试论高中数学快乐做高中数学教师

更新时间:2024-01-28 点赞:28835 浏览:13265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教师作为学校教育中的核心代表、道德人格的楷模、引导学生的专家,在教育活动中起着几乎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普通人的眼里,教师更是似乎无所不能的。然而美国心理学家威尔逊说过,“对他人高度负责的角色,都要经受相当多的内在冲突和不安全感”。教师在关心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的同时,是否也应该摘自: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www.618jyw.com
对自身的心理健康给予更多的关注呢?
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一直是教师关心的话题。在我国,最新一次全国4~16岁少年儿童心理健康调查发现,我国儿童的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发生率高达13.9%。原因很多,自身、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都有着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其中的学校环节中,教师作为学生的直接接触者,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责无旁贷。然而,紧密联系着学生的教师,其心理健康问题似乎乏人问津。近年国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曾经对14个地区168所中小学的2292名教师进行了抽样检测,发现有52.23%的教师存在心理问题,其中32.18%的教师属于“轻度心理障碍”,16.56%的教师属于“中度心理障碍”,2.49%的教师已构成“心理疾病”。教师作为成年人,自己教书育人,即便有心理压力、甚至产生心理障碍时,往往也很少会想到进行心理排解和治疗。
现在社会对教育的关注越来越大,施加于教师身上的无形和有形的压力也就越来越大。这不得不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教师教书育人,如果自己的心理问题都不能及时得到解决,怎么能够更好的疏导和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
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MASLOW)和密特尔曼(MITTELMAN)曾提出人的心理是否健康的10条标准,第一条就是:是否有充分的安全感。教师的安全感,来源于社会、学校和学生。另一方面,从学校内部来看,教师的人身安全在某些程度上得不到保障,学生、家长伤害教师的事件时有发生。这些事件使教师在管理学生的态度上产生了微妙的转变,慢慢演变为出现教师只管教学的现象甚至“杨不管”的怪事。这需要教育法律制度的进一步完善,需要社会有正确的舆论导向,需要学校和家长对教师的鼎力支持。当然,面对同样这些情况,有些老师仍然乐观热情地面对学生,有些老师却每天抑郁不欢抱怨连连,这说明最重要的还是我们教师自己的心理。
快乐的老师,快乐地做老师,和我们的收入没有正比例的关系,更重要是一种心态。根据美国广播公司报道,科学实验证明,一个人的性情脾气很大程度上由基因决定。科学家在对基因相同的双胞胎进行性情测试后发现,基因可控制50%的快乐情绪。剩余的50%中,40%由一个人的日常所思、所为决定,10%与他的生活环境有关,比如他住在哪里、赚多少钱、婚姻是否幸福、相貌如何等等。我们主观上短期能改变的就是那个40%。

一、引导学生取得成功,是教师获得快乐的必要途径

1、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在课堂上,教师也要以一个探索者的身份出现,站在学生立场多思考。教师自己可以从更高角度来理解的问题,不等于说学生也很明白,理解得很透彻,要给学生适应的时间;历史上很多数学概念都经过长时间的争论,要指望学生在我们讲解之后马上就明白,要求偏高。鼓励学生当堂提出疑问,万万不可认为所有的内容都是我们教师想象中的那样简单明了,从而忽视了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反应。如果学生发生的困惑得不到相应的纾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难能长久保持下去。在课堂练习中,更要加强个别辅导。

2、阶梯式评价体系

让学生觉得学好数学并不太难,除了教学方式要改变外,更要坚持阶梯式的评价体系,使学生觉得只要稍加努力就会获得成功,让学生在不断获得成功的喜悦得更加努力。任何太难完成的教学任务,太复杂的教学过程,甚至是比较繁琐的计算过程,都将导致学生学习注意力的消散。
可以采用低起点、小步距的方法,把前一次问答作为后一次的基础,每次鼓励学生提高一点点,实现目标就表扬。每次看学生多记住了几个公式,多做对了几个步骤,多做对了几题,有多少学生提高了。如果总是盯住学生的问题——指责学生,批评学生,还说什么恨铁不成钢,有用吗?

二、学会自我调节,是教师快乐起来的另一关键

1、注意仪容,健康美丽

身与心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合理安排生活作息,劳逸结合,有张有弛,则身体健康,精力充沛,其必然心情舒畅,开朗大度。每天看到镜子里一张健康的或者精致美丽或者干净整齐的脸,自己心情也会先好几分。教师每天面对学生,其言行举止必然是学生的注意对象,而普通高中学生对这些外在的表现比一般高中学生更为注意。无疑,言谈幽默,举止大方得体,装束高雅和谐的教师更受学生欢迎。当我们在举手投足之间尽显自己的人格魅力,必然使自己成为学生乐于亲近、乐于仿效的老师。在自己获得自信愉悦的同时,使学生亲近自己所教学科,从而达到双赢。

2、经常自省,了解自我

人贵有自知之明。不仅要明了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对心理健康状况更要有点"自我感觉"。通常我们总觉得自己没有心理健康问题,对消极情绪也容易忽视。比如,课堂提问学生正在发呆走神,心里恼火;工作任务过重,容易厌烦;事情多了感到做不完,着急;迫在眉睫的考试或者论文没时间准备,心烦;在家中和家人斗了几句嘴,有点激动……这些负面消极情绪常常不被我们所认识。其实,"想不开"的时候常有,"想不开"的事情常在,如果说没有却是反常,关键是认识它、承认它,不要对它们视而不见,从而放纵消极情绪长期停留在心里,应当通过各种途径予以调适而保持心态平衡。

3、适度期望,预防过度焦虑

焦虑是人们对情境中的一些特殊刺激而产生的正常心理反应。面对事情的紧迫性总会产生一定程度的焦虑,适度的焦虑会产生动力。这种缘于"责任感"而出现的适度焦虑是必要的,然而一直处于焦虑状态之中,则会使人紧张不安,所以还需要以平常心来调节。对待一切事物都要保持平常心。平常心是一种平静而稳定的心态,它不会为一点挫折而灰心丧气,也不会为一点成功而沾沾自喜。"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知足者常乐"等,以此自勉,是有助于保持心理平衡的。常常诙谐幽默一点,阿Q自己一下,有利于保持愉快的心情。

4、提高境界,培养多种兴趣

教师具有多种兴趣和爱好,是教师自我调适,保持心理健康的重要前提。人是有思想的,在工作和生活中不可能没有烦恼,但是人们在业余时间从事某些自己感兴趣的或自己爱好的活动时,专心致志,仿佛把一切烦恼都抛在脑后了。也许这是暂时的,但这些活动,比如旅游、绘画、书法、唱歌、跳舞等,能陶冶人的情操,能提升人的思想境界。常有这种情况,到外面去转转,回来后再想想,也许就觉得原先那些烦恼的确没有什么"意思"。所以,从事这些活动,不仅能使我们能在知识与技能方面有所得,有助于教育教学工作,更重要的是能修养身心,保持自己良好的心态。工作之外的兴趣爱好会让人更加热爱生活,精神愉悦,情绪满足,从而能以更大的热情来面对教师工作。
教师的职业是一个特殊的职业,是一个用生命感动生命,用心灵去浇灌心灵的职业。当我们自身心灵千疮百孔时,难以想象学生会从我们身上看见健康快乐的形象。因此,当我们面对普通高中教育教学中存在的现实困难,即使再不甘再不愿,现实还是现实,学生的入学素质不会有什么变化。而不管你承认不承认,一个人高兴与生气时的教学教育效果就是不一样,不管是享受还是“干熬”都要做,为什么不在寻求快乐中度过,在主动提高质量和效率上下些功夫呢?让我们以一种更积极的态度、更平和的心态,投入到教育工作中去,把自己的工作、生活质量提高一点,快乐更多一点!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