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尝生活中音乐味道

更新时间:2024-01-10 点赞:22295 浏览:10397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论文摘要:摘 要 随着全新基础教育教学革新的不断深化,“生活化”已经成为小学音乐教学革新的走势。基于教学实践经验,结合其他教师的探讨成果,提出小学音乐课堂实施生活化教学的一些做法。
关键词 小学音乐;教学革新;生活化教学
1671-489X(2012)25-0017-02
陶行知老先生曾经说过:“生活即教育。”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将小学音乐教学生活化,贴近生活,全面培养学生欣赏、体现和运用音乐的能力,进而提升审美意识、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音乐教学生活化已经成为小学音乐教学的一种全新走势。既然生活化教学开展得如此轰轰烈烈,那么在小学音乐的课堂上如何实施生活化教学,提升课堂效率呢?
1 唤醒主体经验,激发音乐兴趣
借鉴学生的“主体经验”可以更好地让学生转变在音乐学习中的角色,积极主动地投入到音乐课堂的学习中来。学生对于音乐的最初感觉是由歌唱培养起来的,借助歌唱教学最容易将学生引入音乐大门,在歌唱教学中唤醒学生的主体经验,让学生体验音乐的独特魅力,对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大有裨益。
唱歌是一种“呼吸”的艺术,培养良好的唱歌呼吸习惯在音乐歌唱教学中至关重要,教师应当以生活的呼吸习惯入手,着重培养歌唱时的呼吸习惯。为了让学生体验生活中一些不同场景下呼吸的感觉,在练习呼吸的初期,为学生创设不同的情境,体验不同情绪下呼吸感觉的差别,让学生体验在睡觉时、收到惊喜时、生气时、郁闷时等不同生活情绪下呼吸的独特感觉,将这种生活化的体验带入课堂,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共鸣,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如,教师在呼吸训练时,运用语言将学生带入想象的情境中:“有一天跟爸妈一起逛公园,突然见到了一个很久没能见面、十分想念的好朋友,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同学们会怎么体现?”学生大都有类似的情感体验,做出各种吃惊、惊讶的表情,在教师的指导下将其熟练成为一种无意识的动作,在歌唱中带入这种惊喜的感觉。又如,教师可以将呼吸的动作练习放入具体的动作环境中进行操作,春蚕吐丝般均匀地呼气、漏气的气球一般有制约地呼气、吹蜡烛般有爆发力地呼气,将原本看不见摸不着的呼气策略具象化,使音乐课堂的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生活。
2 创设游戏情境,指导发声训练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进行生活化音乐教学时应当以兴趣为导向,努力革新教学策略,利用游戏化的教学手段,着重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相较于其他学科而言,音乐教学更加灵活,更容易与学生的生活产生交集。教师在音乐教学历程中,创设游戏情境,恰当地运用一些游戏化、生活化的教学手法激发学生兴趣,显得很有必要。发声训练是歌唱学习中的重点内容,结合学生的兴趣培养,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发声训练中来,可以大幅度提升课堂效率。
例如,在歌曲《小溪流水响叮咚》教学中,为了让学生体验发声历程中那种渐强的感觉,笔者设计一个教学游戏:“咱们今天的课堂里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大家喜欢的喜洋洋,可是他太淘气了,不知道躲到了哪里,现在大家齐心协力把它找出来吧。”接着宣布比赛规则:喜洋洋藏在小朋友的身后,老师请一个同学出来找他,在这个同学找的历程中其他的同学边拍手边唱歌,用歌声和掌声给他一些提示,找喜洋洋的同学离得越近,歌声和掌声就越轻,离得越远则越响,除此之外不能够用其他的方式提醒。学生在这种游戏情境中高兴地唱着、拍着、笑着,丝毫没有拘束的感觉,开始还不太习惯,后来强弱的发声越来越准确、越来越有感觉。之后,教师进行游戏总结:在寻找的小朋友离喜洋洋越近时,我们用歌声提醒他,声音越来越轻,而且是渐渐地变轻,我们把这个发声的变化叫做渐弱;同样,越来越强的发声,我们称之为渐强。
经过游戏的激发和锻炼,学生对渐强、渐弱的发声训练充满了兴趣,甚至在课下的交谈和游戏中也会时不时地带入这种发声的感觉,原本是教学难点的发声教学训练收到良好的效果。
3 倾听乡土之音,提升鉴赏能力
良好的音乐鉴赏能力不但能够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更能够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是提升学生音乐素养的重要手段。由此,要想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教师就应当抓住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兴趣,利用更多贴近生活的音乐体验来激发学生的欣赏兴趣,养成学生善于聆听生活之中美好、自然音乐的习惯。在小学音乐的课堂教学中,音乐教师可以多与学生讨论一些生活化的内容,借助讲解生活中的音乐体验形成与学生之间的共鸣,同学生一起分享那些熟悉、熟知的乡土之音,这样既有利于调动学生音乐学习的积极性,也有利于提升小学生在音乐鉴赏方面的能力。
教师可以选取一些学生在生活中经常听到,具有思想性、艺术性的中国味歌曲,以不同方面体现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情感,如《龙的传人》《中国娃》《好日子》《橄榄树》等;也可以选取一些具有浓郁乡土气息和自然田园风格的歌曲,如《稻草人》《快乐的农夫》《赶圩归来啊哩哩》《苹果丰收》等,让学生在聆听这些情感丰富歌曲的同时不断提升自身的音乐鉴赏能力。
4 转变评价方式,推动学生进展
生活化的评价更加强调学生真实经验的重要量,着重注意教学对于真实生活的反映。在革新评价方式时应当充分体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精神,贯彻新的音乐课程标准基本理念,着眼于学生的进展和提升进行评价,重视激励与改善的功能,通过科学的评价,有效推动学生的进展。

4.1 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音乐教学的实践历程是评价的重要方面,应当给予充分的重视,建立评价记录档案,经常性地对学生的音乐课堂体现情况、作品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在学期末或者学期中再进行集中的考试测评,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将学习评价融入学生的生活点滴。也可以采取观察、谈话、提问、抽唱等多种多样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考查。

4.2 定性评述与定量测评相结合

在教学活动中,对于学生的音乐爱好、情感反应、参与态度、知识掌握情况等多个方面进行考查,将准确、形象的文字评述与量化测评结合起来,为教师的教学革新提供信息支持。

4.3 自评、互评、他评相结合

通过“班级音乐会”或是其他音乐活动展示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作品、演出照片等,达到相互交流和激励的目的,构建一个生动活泼的生活化评价平台。
5 结语
总之,音乐教学必须与学生的生活、实践密切结合起来,指导学生以生活中发现和探讨,使音乐与生活相互交融,音乐教育生活化、学生生活音乐化,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主动地参与到音乐教学中来,使小学音乐课堂焕发活力。
参考文献
黄荔曼.浅谈童声合唱中声音训练的趣味练习[J].基础教育探讨,2009(6):53,56.
郭宁.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做到以人为本[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11(S1).
[3]汤晶晶.论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对策[J].阅读与鉴赏,2011(11):50.
[4]郑蕾.新课程标准下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性[J].新课程,2010(10):54.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