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中学生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理由意识培养

更新时间:2024-02-03 点赞:14549 浏览:5948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发展,以教师的讲授、灌输为主要教学形式,严重影响了初中数学素质教育的发展进程,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受到普遍关注。本文主要从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问题意识;营造愉悦氛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开放教学时空,鼓励学生敢于提问;适时进行评价,增强学生提问信心四个方面,重点探讨了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策略,以期指导教学实践。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学生;问题摘自:毕业论文格式要求www.618jyw.com
意识
1671-0568(2012)28-0157-02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更加关注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问题意识是促使人们不断的探索和研究的动力,目前,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的问题意识普遍较为淡薄,如何培养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当前诸多数学教师关注的重要课题。因此,研究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鉴于此,笔者对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进行了初步探讨。

一、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1.实践操作活动。初中生动手能力强,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我们可以实践操作活动来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让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积极思维,产生疑问。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在学习“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时,发给每个学习小组各三组纸条,分别为:10厘米、12厘米、17厘米;10厘米、12厘米、25厘米;10厘米、12厘米、22厘米。经过动手操作,学生发现有的可以拼成三角形,有的则不能。这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又使学生心中产生了“拼成三角形的三条边究竟有什么关系”的疑问。
2.密切联系生活。数学来源于生活,同时又服务于生活。数学与生活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将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与实例和数学相结合,可以使学生对数学产生强烈的想学的愿望。如在学习“线段垂直平分线”时,可以提供这样的生活实例:为了解决呈三角形的三个村子出行不便的问题,政府部门计划在三个村之间建立一个站点,使站点与三个村的距离相等。现在给出了几个点,你们判断一下哪个点才是正确的。学生在笔者的指导下选准了点,但对于为什么是这个点,这个点是怎么确定的产生了疑问。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使学生心中产生了疑问。

二、营造愉悦氛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1.以学生为主体。在新课改背景下,我们要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在课堂有更多的发言权与选择权,使学生有主动思考的时间,有胆量提出问题。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应让学生在课前充分展开预习,遇到不懂的知识大胆地提出来,也可以在课下请教同学和老师。在教师讲课的过程中,学生如有不同见解时,也应让学生大胆地提出来,始终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思考。学生不同的见解也许就是学生的创新之处,即使是错误的,也可能代表了大多数学生的共同错误,教师应及时加以指导,使学生自行修改,将错误扼杀在萌芽状态。
2.师生双向互动。师生双向互动,有利于营造愉悦氛围。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与学生要进行有效的情感沟通与心灵互动。营造愉悦氛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在师生双向互动方面,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采取措施:一是以教师积极的情感感染学生。教学过程是师生在理性、情感方面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以笑脸迎接学生,会使学生情绪振奋、学习兴趣高涨。二是初中数学教师要转变角色,树立服务意识,发挥教师合作者与指导者的作用。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努力发挥促进者、指导者、合作者的作用,给学生必要的指导,通过优化课堂教学,有利于与师生之间组成学习共同体,共同发展。

三、开放教学时空,鼓励学生敢于提问

1.设计开放试题。新课程改革提倡要设计具有探索性与开放性的习题。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开放性的试题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为使学生能多角度、多层面来思考问题,教师在进行课堂提问时,要改变数学课程内容的结构与呈现方式,突出开放性和探索性,培养学生对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如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提出几个条件,让学生去亲自体验结论得来的过程。可以要求学生从这些条件中选取两个组成一道题,其目的是考查学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的能力,这样的练习设计能积极调动学生已掌握的知识,从而使学生构建成学习数学的知识体系,不仅帮助学生系统地掌握数学知识,同时也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2.拓展学生思维。问题是学生思维的基础,数学学科对于学生思维的训练是非常有利的,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既有利于数学基础知识的巩固,又能有效地挖掘学生的潜能。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通过让学生做数学题,鼓励学生敢于提问,不断提高学生的思维、推理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问题意识。而在各种思维中,发散性思维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是非常有利的。尤其是在数学问题中有很多一题多解的例子,当遇到这些问题的时候,数学教师一定要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方式来获取答案,这样久而久之,学生的思维空间会不断地得到扩展,发散性思维能力也会不断的提高,从而有利于问题意识的培养和提升。

四、适时进行评价,增强学生提问信心

1.多以表扬为主。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注意发挥教学评价的作用。适时对学生进行评价,有利于增强学生提问的信心。而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则要坚持以表扬为主的评价原则。对初中数学教师而言,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如实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多以鼓励性的语言感染性地激发出学生的内在需求,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与学习的乐趣。对初中学生而言,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通过提问,得到教师的评价与鼓励,能够增强学生提问信心,使学生向更高层次的目标努力。
2.适量进行批评。在坚持以肯定和表扬为主的评价的同时,适量进行批评,有时甚至会起到比表扬更大的作用。对初中学生而言,适时适度适量的批评也是一种激励,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批评,要坚持适时适度适量的原则,其中,“适时”是指在学生出现骄傲自满时,要及时提醒学生,不能骄傲自满、放任自流;“适度”是指注意批评的尺度,在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时,过于严厉和过于宽松的批评都无法起到良好的效果;“适量”则是要注意批评的次数,过少地批评学生不会引起重视,过多的批评又会引起学生反感,都不利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因此要坚持适量原则。
总之,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问题意识的培养不仅仅是数学学科的教学目标,而且是实行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作为初中数学教师,只有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问题意识;营造愉悦氛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开放教学时空,鼓励学生敢于提问;适时进行评价,增强学生提问信心,不断探索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策略,才能促进初中数学教学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林朝清.关于初中数学问题意识培养的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09,(4).
周秀军.谈初中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1,(12).
[3].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0,(12).
[7]孔宪明.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与应用意识的探讨[J].数理化学习,2010,(11).
[8]施林其.浅谈培养初中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必要性[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09,(4).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