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思想政治思想政治课堂学生学习兴趣激发

更新时间:2024-02-18 点赞:29760 浏览:13460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现在的学生独生子女多,且多数娇惯严重,他们对学习有很大的抵触情绪,上课没有积极性,教师的上课积极性也受到影响,特别是枯燥的政治课。那么,怎样避免这种现象呢?通过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只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更为思想品德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
1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政治课不受学生欢迎的一个原因是教学形式枯燥单一,课堂气氛沉闷,教师有苦无法诉,真是苦不堪言,不利于培养学生素质的教育实施。中学生具有形象思维能力较强、意志薄弱不持久的特点,这就要求教师在讲授时一定要生动、形象,只有这样,才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使学生对思想政治课产生兴趣,必须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与现实的社会生活相贴近,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耐心引导学生的注意力,进行生动活泼形象化教学。现行的初中思想品德课教材,改变了过去的严谨有余、活泼不足的编排风格,从大量的具体事例入手,调动学生内在的情感因素,使课题气氛生动活泼,教学实例可读性强,很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这就为运用兴趣教学手段提供了客观依据。
2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

2.1 尝试多种导入方法

笔者在平时的教学中,特别是导入新的一课,常会讲一个好故事,播放一首动听的歌曲,或做一个小游戏,有时还会演一段小品乃至相声。教师应注意新课引入的艺术性和科学性,应该把带入课堂,激发学生的情感;带着笑容走进教室,表达对学生的赞赏;课堂教学注重乐趣,使教学生动有趣。灵活的教学方法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2 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思想政治课教学情境要求教师主动创新,积极利用所创设的情境提高学生注意力,诱发学生听课的主动性,为学生创设一个个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同时教师应充分发挥计算机对文字、图形图像、动画、视频、音频等多种媒体综合处理能力的优势,以及灵活的人机对话等特点,能充分体现直观的教学原则,满足学生的感官需求。政治教师应根据学科特点,利用直观教具,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使学生的思维跟着教师呈现的教学情境积极思考。这就要求教师创设的情境具有相当的真实性。
如在讲授“培养爱国情操”这一课时,笔者结合钓鱼岛的局势组织课堂讨论,从网络上下载钓鱼岛是中国固有领土的历史资料,同时把钓鱼岛的地图通过幻灯片展现出来让学生观看,学生了解到中国是最早发现、开发钓鱼岛的,通过先占取得主权。钓鱼岛至晚到明代就已经被中国人民发现、利用和命名,台湾沿用“钓鱼台”名称至今。大陆现代则称该岛为“钓鱼岛”。2012年9月17日,央视报道:中国学者发现1895年日政府就知道钓鱼岛是中国的。通过看中国钓鱼岛美丽的海域,听大海的声音进行情境创设,在音、形、像等多元信息的刺激下,让学生在思想上产生强烈振动,迅速投入到与课文内容相应的一种激昂悲愤的情绪中。学生的爱国情绪真正的激发出来,于是笔者趁热打铁,让学生与同桌交流自己的看法,然后小组讨论,再在课堂上汇报。这样大家对爱国主义情感也就有了直接体验,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3 鼓励学生朗读,转变学习方式

这种方式是多数政治摘自:毕业论文www.618jyw.com
教师所忽视的,在政治课堂学生读书前,教师应提示本课的主要内容或读书的基本要求,应指导学生带问题通读课文,对本课内容有一个初步了解。教师在黑板上写下相应的提纲,让学生找出提纲中对应的教学目标和有关知识内容。学生只有通过反复朗读,才能为自主探索打下基础。当他们苦于“山穷水尽疑无路”时,教师提出一个挑战性问题,引发学生深层次的思考,他们就能收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比如抓住关键性的话或者关键性结论追问“为什么”,进而引发学生质疑。
笔者在讲“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时,一开始先让学生读书,他们似乎感到没有什么困难的地方,一会儿就把这节课的内容看完了,提不出问题。但当提问“如何理解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商品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时,学生便不知所措,一脸惘然,匆匆又低头看书。通过再次朗读课文,他们茅塞顿开,讨论时立即提出:“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是什么含义?”等等。在学习过程中注意给学生提供一定的时间,让他们进行完整的科学探究,在朗读中体会黑板上提纲的知识内容,进行深刻的探索交流,从学生朗读交流的角度提高学生的理解力。
3 小结
总之,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调动学生兴趣的方法比较多,只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在备课的同时注意备学生、备教学方法,注重选择灵活多样、切合实际的方法,便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效果。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