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推进以有效性为目标推进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革新征文

更新时间:2024-02-22 点赞:18277 浏览:7473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创新是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的重要的战略性课题。高校基层党组织适应新时期、新形势的需要,以组织工作有效性为目标,推进基层组织思想意识创新、体制机制创新、组织模式创新,进行组织创新的探索和实践,创建了特色党支部建设、网上党组织建设、党群共建等组织建设创新的思路和模式,不断探索提升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有效性高校基层党组织创新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和发展,党的建设也出现了一些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在基层党组织建设上表现为“一些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不强,有的软弱涣散,有的领域党组织覆盖面不广,部分党员意识淡化、先锋模范作用不明显”。高校基层党组织需要不断通过建设创新来提升战斗力,发挥其在引领、保障高校教学、科研、人才培养以及各项工作中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
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创新的目标和任务
《决定》提出:要不断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创新,“党的基层组织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创新活动内容方式,找准开展活动、发挥作用的着力点,在扩大党员参与面、提高实效性上下功夫,增强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对于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来说,就是要紧紧围绕思想意识创新、体制机制创新、组织模式创新来提升党组织的活力和战斗力。
1.要树立“以有效性为目标、以先进性为标志、以责任性为纽带、以性为手段”的组织创新意识
“以有效性为目标”就是按照《决定》的要求,不断拓展思路,以不断提升党组织效能为党组织建设创新的依据,通过党组织建设创新真正达到“增强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目的;“以先进性为标志”就是要通过基层党组织建设创新,激发党组织的活力,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体现党组织的先进性和先锋性,使党组织真正成为时代的引导者、事业的引领者;“以责任性为纽带”就是要时刻想到党组织的责任和使命,使党员干部“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以性为手段”就是要通过加强党内建设,发挥广大党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共同推进党组织建设创新。

2.要建立适应高校改革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作为基层党组织建设创新的保障

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要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为目标,紧紧围绕学校的改革和发展、人才培养、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重要职能,进一步明确党的组织建设和学校业务工作的关系,依托教学、科研团队和团学组织设立组织机构,不断扩大党组织的覆盖面,进一步发挥党组织在事业发展中的引领、保障、推动、服务作用。应进一步贯彻和落实《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执行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健全和完善党内,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不断提升党支部书记的能力和素质,加强党员教育管理,保持党员的先进源于:论文结论www.618jyw.com
性和先锋模范作用。

3.要创建形式灵活、内容丰富、思想先进、号召力强的新型党组织模式

高校新型党组织建设,从形式上讲,就是要采用灵活有效、党员和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如面对迅猛发展的网络信息技术探索建立网上党支部,尝试在虚拟空间开展组织生活等;从内容上讲,就是要不断创新组织生活方式和党员教育管理模式,通过具有党员自主性、创新性的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增强党组织教育管理党员的效果,增强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从效果上讲,就是要建立基层党组织创先争优、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并以此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
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创新的方法和途径
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凝聚力、号召力不强。党组织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单一,工作的效率和效能低,党员对传统组织活动不感兴趣;党员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意识不强,党内建设机制和党员意愿的表达机制不健全;思想政治建设等“软”任务与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硬”任务相比地位不高、作用不突出等因素导致党组织在群众中缺乏威信和号召力。如何创新基层组织形式、组织工作内容和工作机制,是基层党组织工作创新的主要内容。

1.固本强基是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创新的永恒主题和任务

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创新必须建立在“固本强基”的基础上,要在不断拓展基层党组织的覆盖面、进一步做好积极分子培养和党员发展工作、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抓好支部书记队伍、做好党员教育管理等基础性工作上下功夫。高校要围绕普通高等学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检查评估,以评促建,进一步加强党组织建设,建立健全制度和机制,使基层党组织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不断提高。

2.“引领、服务、保障”是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创新必须坚持的导向

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创新要紧紧把握“永葆党组织和党员的先进性”这个方向,承担起核心和主心骨的作用。一是要发挥党组织的核心和引领作用,坚持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正确方向,带领党员群众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各项工作中发挥先锋引领作用,回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建设一所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建设这样的大学”的问题;二是要发挥党组织的服务和保障作用,服务高校改革发展大局,服务党员群众,抓住工作大局和群众需要的关键环节,做高校事业发展的坚强后盾。高校基层党组织要通过采取党员承诺制、党内帮扶机制、党员先锋岗等形式主动开展服务,确保“一个党员一面旗”“有困难找组织”等党组织服务保障机制落到实处。

3.围绕中心是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创新必须坚持的原则

“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中心”是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创新的原则,也是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目标和任务。高校的中心任务是人才培养,中心环节是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党的各级组织建设就要围绕这个中心任务和中心环节来进行。一是党的组织要建立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组织与机构中,并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二是党的工作要围绕学校中心任务展开,避免就党建论党建、党的工作“活动式、运动式”等脱离中心工作的“两张皮”现象。三是强调党政共同负责、党政分工不分家,遇到涉及学校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要集体决策,党组织在保障中心任务过程中要始终坚持政治引领、工作保障和环境营造。

4.健全机制是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创新的必要保证

一是建立健全党员教育管理机制,将党员日常教育管理、开展专题性党员教育与党员在线教育管理有机结合起来,构筑科学化、经常化、精细化和网络化的党员教育管理立体网络结构。二是建立健全党组织活动项目化工作机制,通过建立系统的、分级管理的项目负责制,使党组织活动更贴近党员生活,更能激发党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三是建立健全党内机制,通过发挥党员参与、监督、管理的作用,畅通党员利益表达机制,使党员在党组织中的地位更平等、权利更突出、责任意识更强、发挥作用更大。四是建立健全党员激励机制,通过开展创先争优等活动,不断强化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使党员的荣誉感、归属感更强烈,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
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创新的探索和实践
面对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创新的目标和任务,遵循党组织创新的方法和途径,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党委从“如何发挥作用”这一问题入手,以基层党组织的组织模式、运行方式创新为突破口,进行特色党支部建设、网上党组织建设、党群共建等多种基层党组织创新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特色党支部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特色党支部建设是以增源于:论文参考文献www.618jyw.com
强党支部工作实效性为出发点,通过工作创新和品牌创建,经过支部成员共同研究,形成支部特定的工作模式和有别于其他党支部的工作特色。学校党委在开展特色党支部建设的实践和探索中,提出“突出组织特色是关键、围绕中心工作是主线、服务学校大局是方向、推动科学发展是目标、建立长效机制是保障”的创建原则,以建设“学习型、和谐型、研究型、服务型、型”等不同类型党支部为载体,以“明确定位有目标、搭建平台有载体、提供支持有保障、形成品牌有成效”为创建标准,通过一段时间的建设和总结,形成了一批先进示范典型。例如,阿拉伯语系教工党支部是“党支部工作与教学科研工作相结合、党支部发展与教师个人成长相结合”的和谐型党支部、西葡语系学生党支部以共产主义理论研究社为学习平台的学习型党支部、跨文化研究院研究生党支部以“京东学苑”为学术品牌建立的研究型党支部、朝鲜语系学生党支部以服务朝阳区望京街道韩国人聚居区为特色的服务型党支部、机关第五党支部“不断提升工作质量、创新服务学生形式”的创新服务型党支部等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党支部脱颖而出。
特色党支部建设的探索和实践证明,要提升基层党组织工作的活力,必须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自身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必须及时对基层党组织工作创新给予充分的肯定,必须通过一定形式使其形成较为稳定的长效机制,必须及时帮助基层党组织总结提炼出工作品牌。

2.网上党组织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随着国际化步伐的不断迈进,出国进修、学习、讲学的师生比例在高校逐年提高,为出国党员教育管理的难题,学校朝鲜语系党总支尝试在出国党员中建立党小组,并以“朝鲜语系学生海外党小组”的名义开设了博客空间,在朝鲜、韩国留学的学生党员通过加入博客的方式开展党组织活动,且通过视频方式参与系党总支的党员教育活动,取得了较好的实践经验。学校党委受此启发,建设了“翔宇”党员教育管理平台,为每个党总支、直属党支部预留了本单位建立“网上党组织”的空间,各党总支和直属党支部也积极探索利用网络平台开展党员教育管理的实践,使出国(境)党员和积极分子“联系沟通难、组织学习难、开展活动难、指导服务难”等组织管理的难题得到了有效解决。
下一步将继续探索对外出实习、学习的党员和积极分子、生病或行动不便的离退休党员等进行教育管理和服务的方式,发挥网络平台快捷、方便、多点的优势,将党员和积极分子紧紧团结在党组织周围,使党的工作和党的组织真正做到多方位、深层次、全过程、全覆盖。

3.党群共建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开展党群共建能更好地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延展党组织的工作手臂,同时更好地服务群众,增强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威信。2010年12月,组织部、共青团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基层党建带团建工作的意见》(组通字[2010]76号),明确提出党建带团建“以带思想建设为根本、以带组织建设为基础、以带队伍建设为关键、以带创先争优为载体”。学校党委贯彻落实文件精神,推进机关、离退休党支部与学生团支部开展共建,提出“思想引领、组织融合、工作互补、品牌共建”的工作思路,通过“共上一堂时事政治理论课、共开一次入党积极分子座谈会、共听一次红色故事会、共同组织一次参观学习活动、共学一首红歌”等“五个一”活动,发挥党组织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和共青团组织活动方式灵活的优势,推动党组织和团组织共同发展。学校在推进党工共建方面,主要是以“工会建家”为载体,以基层工会组织为主体,基层党组织给予工作支持,在建设“文化工会”、创建和谐环境工作上,推动工会组织健全工作机构、完善工作机制、创新工作方法。
党群共建工作的探索和实践,是对新时期、新形势下发挥党组织传统工作优势的探索。通过党群共建的模式,多层次、多角度、多领域地为师生员工服务,在服务中强化组织建设,在服务中不断增强党在群众中的号召力和影响力,在服务中提升党组织的战斗力,团结带领广大师生员工不断推动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
(作者单位: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党委组织部)
[责任编辑:蔡桂兰 实习编辑:祖迪]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