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学改革以能力培养为导向VB课程教学革新与实践科技

更新时间:2024-03-23 点赞:15587 浏览:6186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为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众多高校面向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开设了VB程序设计课程。在分析VB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课程教学改革,并介绍了相应改革措施及其实践和效果。
关键词:VB程序设计;能力培养;教学改革与实践;互动教学;案例教学
Reform and practice of 源于:论文提纲格式www.618jyw.com
the VB programming guided by ability training
Chen Sijia
Shandong institute of bussines and technology, Yantai, 264005, China
Abstract: As one of the computer foundation courses, VB programming is designed to develop computer application ability for the Non-computer science students in college. By analyzing the teaching status quo of VB programming, this paper proposes to the teaching reform guided by ability training, and introduced the corresponding reform measures and its practice and effect.
Key words: VB programming; ability training; teaching reform and practice; interactive teaching; case teaching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趋势的深入发展,人才竞争日趋激烈。同时,计算机的普及度越来越高,各行各业都需要具有较高信息素养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在培养过程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非计算机专业学生仅仅具有最基本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还应具有更深层次的计算机知识和技能,以及将来在各专业领域中应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VB程序设计课程正是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所开设的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公共基础课程,课程核心内容在于介绍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理论,以及如何应用VB进行基于Windows环境下一般应用程序的开发与设计。因此,为了让这门课程在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中起到应有的作用,对其进行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1VB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1.1 VB程序设计课程的特点

VB是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它采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使用窗体和控件设计应用程序界面,采用事件驱动的编程机制。VB程序设计语言具有好学易上手、界面友好等特点,对于未学过计算机专业课程的学生而言,很适合作为程序设计的入门教学语言。因此,VB程序设计是目前高等院校普遍开设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学生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掌握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规则、常用算法,学会面向对象的、可视化界面的程序设计方法,并了解使用VB程序设计语言开发应用软件的过程,从而为今后的深入学习或自学其他程序设计语言打下坚实基础。
作为一门面向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基础课程,VB程序设计课程具有如下特点:
(1)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缺乏必要的程序设计背景知识,但VB却易学易懂,入门较快;
(2)概念多、理论多、涉及内容多,系统性不强;
(3)课程实践性强,实践教学的效果决定了这门课程的成败;
(4)后期编程对学生基础要求高,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基础相对薄弱、理解能力不够强。

1.2 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校已开设VB程序设计课程多年,但是学生学习的效果却不理想。目前的VB课程教学,重点放在了对语句、语法和一些细节的讲解;同时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也强调语法的重要性,导致学生花费大量的精力去学习语法,对上机操作严重缺乏兴趣,忽视了程序设计课程中实践的重要性。尽管学生可以通过死记硬背来应付各种考试,甚至取得很高的分数,可他们却编不出一个简单实用的程序,也不知怎样运用所学编程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为了改善VB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效果,我们对教师和学生进行了访谈和问卷调查,发现了课程教学和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些问题:
(1)大部分VB程序设计教材和课程讲授中对所有问题都阐述得很全面,但对一些重点问题的描述却没有足够的深度,缺少对学生程序设计基本方法的训练和解决编程问题基本思路的引导。
(2)教学中只是单一地采用“知识灌输”式的举例教学法,而不是采用“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案例+启发”式教学法,统一的教学内容和实例没有和学生专业紧密结合,造成学生对课程逐渐失去兴趣。
(3)学时分配不够合理,理论课学时远大于实验课学时,对于强调实践重要性的程序设计课程而言,造成的后果是大部分学生对实验课不感兴趣,而且编程及实际应用能力较差。
(4)缺少课程设计环节,缺乏知识的整体应用和实际工程项目的开发训练。学生学完本课程后,无法理解和掌握开发一个完整、系统的计算机应用软件的方法,使得学生对知识点的学习支离破碎,不成体系,容易遗忘。
(5)学生可利用的互动教学资源不完善,不利于学生课后自学习惯的培养。同时缺乏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课后学习情况无法考核,不能全面体现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
2教学改革措施与实践
针对VB程序设计语言教学的特点和以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及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课程组教师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一直在不断地进行教学改革和实践,主要有如下一些措施和手段。

2.1 教学过程互动化

大多数高校的VB语言都采用 “集中授课+实验辅导”的教学方式,先在多媒体教室中讲授理论课知识,然后针对所讲授的内容布置实验作业;实验课时由教师辅导学生上机编程完成实验作业,前一次理论课是后一次实验课的基础。在这种教学方式下,VB程序设计课程设置普遍存在理论课学时大于实验课学时的问题,导致教师讲得多,学生练得少,学生缺乏动手能力,不利于编程素养的培养。同时,多媒体教学这种“计算机+大屏幕”教学模式知识容量大,虽然节省了教学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但有些教师上课时照“片”宣科,没有师生互动,课堂气氛十分沉闷。教师上课单纯依赖于电子教案,使得授课方法单

一、达不到预期效果,没有发挥出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因此,本课程从传统的“多媒体教室+实验室”教学转变为在互动教室完成整个教学过程的教学模式;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为“教师讲+学生听+学生练”相结合的互动教学模式;变教师主控为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模式,缩短了学生从教师所讲内容再到动手实践的过程,学生上手快,通过实践更容易理解教师所讲授的理论知识。

2.2 教学内容案例化

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编程基础薄弱,对一些计算机编程的专业术语理解起来有困难,而讲授法是一种单向的信息传递,教师讲述知识,学生被动接受,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虽然讲授法可以让学生很快接受VB语言的基本概念、语法结构等基础知识,但是却无法较好地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更加无法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VB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模式必须从“教为主”向“学为主”转变,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逐步学会解决问题。
案例教学是一种互动式启发教学方法,旨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VB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使用案例教学应注意以下问题:
(1)教学案例的选取和设计要与学生的专业背景和生活结合起来。
(2)应以激发学生求知,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根本出发点。
为使教学案例能够充分发挥其功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取得了一些经验:首先,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案例,案例应目标明确并兼顾知识系统性,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让主线案例贯穿始终;其次,案例的选取和设计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为主,具备趣味性和实用性,结合学生实际,培养学生兴趣,使学生能够深入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最后,案例还要有针对性和关联性,既能够针对当前所讲的知识点,又能够复习巩固以往知识点及关联今后将要学习的知识点,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在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教学过程中,应把培养学生兴趣放在首位,将教学内容以案例的形式呈现,不仅能够使学生更容易理解,还可以很好地将学生生活和所学专业知识与VB教学结合起来,强调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探索性。新的培养模式自采用以来,教学效果有了很大改善,很多同学反映这样上课很有意思,并且对编程产生了更大的兴趣。

2.3 实践教学自主化

VB程序设计语言的学习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光靠课堂的时间和教师的辅导是远远不够的,学生需要在课下多练习、多实践、多讨论,为了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对其进行了以班级为单位的学习小组划分,方便学生之间互相学习和督促。
学习小组的分组原则为以宿舍相邻为依据,方便成员沟通与交流,3~5人一组,每组设一名组长。组长的职责是:督促本小组成员积极主动完成作业;辅助教师记录小组成员出勤情况;带领小组成员顺利完成本课程的学习。同时,对表现优异的组长可以给予适当加分的奖励。小组组长的选取是很重要的,在分组前用2~3周观察学生,要选取学习态度端正且进步较快的学生作为小组组长。分组以后,实验课上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坐到一起,遇到问题时可以小组内讨论。学生之间更容易交流,他们知道自己的问题在哪儿,怎么讲更容易让对方听明白,能快速解决疑难问题。分组讨论使得学生在互相讲授的同源于:论文格式字体www.618jyw.com
时,也巩固了自己所学的知识。
进行分组以后,也为后期的课程设计环节做好了准备。以学习小组为基础,各小组自选题目,组长负责组织与分工,成员之间互相协作,使得课程设计环节能够顺利地完成,并取得较好的项目实训效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学习小组大大促动了学生学习的动力,VB学习也变成立体化的形式,学生不仅在课堂上学,课下还进行讨论和自学,收到较好效果。

2.4 教学资源多样化

VB程序设计的实践教学环节非常重要,实验教学效果决定整门课程的成败,而实验的关键又在于实验教学资源。学生光靠课堂的时间来实际操作编程是远远不够的,在课下要进行大量的个人练习,如何给学生提供课后习题、参考资料等资源,是非常重要的问题。笔者先后以ftp、网站、空间3种方式提供资料,3种方式各有优缺点:ftp提供了方便地上传下载功能,学生可以很方便地获取自己想要的资料,也有利于学生在课下主动完成作业,但是难以动态掌握学生课后情况,只能看是否提交过作业;网站可以提供比较全面的资源列表,但是网站只能统计点击率,无法和学生实现实时交互;空间在交互和点击率上做得很好,但资料需要借助ftp和邮箱进行传递。因此,本课程采用了3种方式结合的方式,即用ftp提供作业空间和大型资源下载,用网站提供参考资料,用空间实现和学生的实时在线交互,动态反映整个教学过程,受到学生的一致好评。图1为我校VB程序设计课程网站,图2为笔者正在使用的空间。

2.5 考核方式合理化

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的改革必然会牵动教学效果测量手段的改革。当前高校对程序设计类课程的学习效果大部分都是通过笔试的方式来测量。这种方式偶然性大,无法考核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学生大多忽视平时的学习,认为考试之前熬通宵也能考高分。同时笔试的形式也使学生不重视VB的实践操作,学完本课程后,依然无法真正运用VB去解决实际问题,使得本课程在学生心目中的印象大打折扣,觉得这门课程学了也是白学,间接影响到新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态度。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VB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不仅要在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上进行探索,还需要在课程考核和成绩评价上进行积极探索,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激励学生学习基本知识,并将
(下转页)
(上接页)
知识应用于实践。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只注重学生最后期末考试成绩,并不能够完全考察学生的真实学习水平和能力,重视教学过程的考核,更能够体现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而且还能够持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我们提出了期末考试改笔试为机试,以期末考试成绩为主、过程考核为辅、竞赛获奖加分的激励考核方法,提出了6+2+2+X的考核比例,即期末机试成绩占总成绩60%,平时实践作业完成情况、出勤率和课堂表现情况占20%,课程设计占20%,竞赛获奖单独加分的考核形式。在教学实践中,这种考核方式既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效,同时也对学生的日常学习进行了考核,加强了教学过程的考核,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特别是期末考试采用上机考试的形式以后,学生在实验课程中的学习态度有了很大改进,并且课下还利用业余时间到实验室调试程序,对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3结束语
经过课程组所有教师的共同努力,本文所提出的改革措施和手段陆续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得以实践,都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特别是提升了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兴趣,对学生考取计算机等级考试资格证书也起到了辅助作用,在学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学目标下,本课程建设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参考文献
苑永波.信息化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比较[J].中国电化教育,2001(8):25-27.
冯烟利.Visual Basic程序设计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3]陈思佳.财经类院校VB程序设计案例教学模式探讨[J].电脑知识与技术:学术交流,2011(34):228-230.
[4]刘芝怡,陈舜青.VB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15):82-84.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