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议何为少不学老何为中专生

更新时间:2024-04-07 点赞:28157 浏览:13042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1672-1578(2012)09-0040-01
经常听家长诉说对孩子教育的无奈,恳求老师对其多加管教。其实,老师也深感无助,只要不讲学习不问成绩,这些学生都是可爱的孩子,为什么一到课堂上就两眼无神四肢僵化了呢?
1 目前,农村学生的语文学习状况

1.1识字与写字方面

一个班级找不到一本字词典,预习草草应付。书写潦草者居多。写字姿势更让人深感抱摘自:本科毕业论文模板www.618jyw.com
憾。笔者观察过两个班90名学生的写字姿势,仅握笔姿势做到正确的就不到10人,加上正确的坐姿,几乎为零。看着他们握笔如攥小棍,头歪向一边,身子伏在课桌上,近三分之一鼻子上架着眼镜,一副木然寡味的模样,笔者不禁哀叹:难道他们对笔下的汉字充满了冷漠?

1.2阅读方面

每人都拥有几十本书,但是从效果来看形同认字,与理解感悟积累还没搭上边。课堂上感情朗读、品味语言、领悟主旨等环节成了奢谈。背诵优秀诗文对正处在记忆黄金阶段的学生来说也成了一个负担。诵读出语感,学语文要积累,学语文要练记忆力,这是绕不过去的坎。《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学生初中阶段背诵优秀诗文80篇(段)。本是件“死去活来”受益终生的好事,他们就是“死活不干”背不下来。名著成套买来,寒暑假布置提前阅读,可多是三年后毕业了还没有真正读完一本,地摊上兜售的书刊似乎更对他们的味口。

1.3写作方面

每人手里都有一两本作文选,以备应急。若是被逼急了(有时要求当堂写作)也能草就,但内容多是空洞无物,抒发的真情实感也不够积极向上,总体立意不高。

1.4口语交际

课上鸦雀无声,课下谩骂成风。礼貌用语羞于用,有话不会好好说,喜欢吼,喜欢讥讽。被请进办公室就低头沉默,回到家一旦受指责就出言不逊顶撞出走或不作回应心生怨恨。在公开场合旁若无人,语言肆意发泄,令人揪心。

1.5综合性学习

和“口语交际”一体,在教材里仍是摆设,多以自学或不学为主。
现状表明学生非学不会而是不想学。教师一再改进教法贴近学生,其结果仍是事倍功半,如谚语所说“把马牵到河边易,但把马头按下去喝水难”。“少不学,老何为”,大好年华就这么被消磨掉,对生命而言是多么可怕的荒芜。何况年轻的心是不甘于死寂的,他们充沛的精力总得寻到发泄的出口,如果知识占领不了这块高地,那么充塞学生内心的会是什么糟粕?可想而知,对孩子的身心成长乃至一生都是有害无益的。
2 原因分析
那么究竟是什么致使初中生学习呈现这样令人不安的状态呢?家长应负首责,是他们过早过度的关心扼杀了孩子的学习潜力。尼采曾说:“生命僵化之处,必有规则堆积。”这话值得家长思考。
现在农村家庭经济条件大多不错,家长文化素质普遍提高,责任感也较强,惟独欠缺科学合理的教育思想。学之初,学生学习阵势就演变成了家长在比拼。“优秀”的孩子背后有一位“负责”的家长。在功利主义的驱动下,专制的家长为孩子制定出一整套周密的训练体系。孩子还小,比较顺从,效果也显而易见。然而,上了中学,学习任务陡然加重,帮手又不在身边,一向被动学习的孩子无所适从,学得越来越吃力,最后不再对学习抱有希望,家长也随之降低期待值“看来不是上学这块料,随他去吧,在校不受欺负不惹祸就行。”殊不知,成才不易,成人更难。
由于一开始紧盯着学习不放,满足于成绩,往往就忽略了孩子身上其他重要方面的培养。比如人格的塑造、良好习惯的养成、健全心态的具备,能否打下扎实的知识和能力基础?能否打下健康发展的精神底子?如果不能可持续发展,那么初中阶段放弃学业的孩子更难成人。
小学阶段,在家长的“帮、扶、放”下,孩子本应最终能够学会自主学习。
此外,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报一两个兴趣班也不为过,只是家长动机要纯正。报兴趣班,可以让孩子学有所长,增强自信,感受才艺带来的乐趣,锻炼意志力。可是大多家长却让这一切都背离了初衷,最终孩子不仅学艺不精,还产生了自命不凡、极力表现的不良心理。
至于报学习辅导班,大多孩子是完全没有必要的。报班提前学习,学生自恃已经会了,开学后一段时间都进入不了学习状态。这样的学习注定没有可持续性,半学期下来多半仍回到原先的水平。
农村孩子远离田间乃至家务劳动,享受“小皇帝”待遇的比比皆是。溺爱让孩子的虚荣心在膨胀、攀比心在节节升级,觉得父母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应当的。他们只有没有追求,只有索取没有付出。到了初中,一旦得不到满足,就会寻求“生财之道”——在同学间借钱或放利息甚至敲诈勒索等等,令家长痛苦不堪。
可怕的是,有少部分家长素质很低,行为不正,让已有是非判断力的孩子看不惯,亲子关系紧张,导致孩子年少的心承受了不少生命之重,这对好孩子来说是一种痛苦。
还有一部分家长外出打工,孩子缺少关爱,缺少管教,致使他们处于失控或麻木状态。更有甚者,把孩子领回家时还得声明“是你自己不想上的,将来后悔别怨我!”初中生,也还是个孩子啊,这种家长,小时候你不教他学会对自己负责,在成长关键期突然放权给他,让他对自己的未来负责,他负得起吗?
美国当代教育家库姆斯警告说:“教育不该被迫在聪明的精神病患者与具有良好适应能力的笨蛋之间做出选择。”真是不幸言中,我们的教育正是如此,尤其是家庭教育。
青年人初生的热情因为百无聊赖变了质,在青春岁月里消耗生命,真的让人心痛。但愿我们的学生都能乐学,用知识点亮自己的生命之灯。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