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教育改革省属师范教师教育革新三个“两难”选择理由要求

更新时间:2024-01-26 点赞:8511 浏览:2543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 当前,我国省属师范大学的教师教育改革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和挑战。其中,外显度较高的三个“两难”选择问题是:省属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的培养主体是师范大学还是(教师)教育学院;培养模式是“学士”还是“学士后”;培养类型是部分学段教师还是全学段教师。对这三个问题的不同选择,将直接影响到我国省属师范大学教师教育改革的重心和方向。从国际教师教育发展趋势和国内师范大学发展实际来看,确定(教师)教育学院的培养主体地位,选择“学士后”的培养层级和全学段教师的培养类型是比较理性的选择。
关键词: 师范大学;教师教育改革;培养主体;培养模式;培养类型
1673-8381(2013)03-0068-04
当前,我国省属师范大学的教师教育改革已经进入深水期,面临着一些新问题和新挑战。特别是在几个关键性的问题上,仍然分歧较大,处于左右摇摆的“十字路口”,尚未达成共识。这直接影响到省属师范大学教师教育改革的重点、方向和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当前我国省属师范大学教师教育改革所面临的培养主体、培养层级、培养类型的选择问题等需要深入探讨。

一、 培养主体:师范大学还是(教师)教育学院?

当前,我国省属师范大学的综合性定位与发展已经成为现实,师范专业与非师范专业并存的格局不断强化。这意味着教师教育已经成为师范大学诸多专业中的一个,举全校之力办教师教育的状况已经完全改变。在这种背景下,是固守传统的“以全校之力办教师教育”,还是整合资源,成立新的(教师)教育学院来办教师教育,就成为我国省属师范大学面临的一个抉择。对此,目前学界争论较为激烈。一些学者认为,作为专门培养教师的师范大学, 培养主体理所当然应该是学校;但另一些学者则认为,随着师范大学综合化趋势的不断加强,教师培养已不再是学校的全部而仅仅是部分职能,因此,教师培养主体应该进行调整,不能再放在学校层面,而应下放至专门的(教师)教育学院。
第一种观点认为,教师教育是一种不同于其他类型教育的特殊的教育事业,事关国家基础性、根本性、长期性教育目标的实现,应继续设立独立的师范大学,并将教师培养作为师范大学的整体性职能。唯有如此,才能培养出高质量教师,满足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如西北师范大学校长王嘉毅教授认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师范大学仍然是培养我国中小学教师的主体……应重点建设若干所师范大学,使之进入全国高水平大学的行列,它们不仅可以直接培养高水平的中小学教师,也对其他师范院校和教师教育机构具有示范和辐射作用,带动全国教师教育的发展。”有鉴于此,师范大学必须继续高举教师教育旗帜,从学校层面出发来统一考虑教师教育问中国免费论文网www.618jyw.com
题,举全校之力,办好教师教育,为基础教育的改革发展提供优质师资。目前,除个别几所师范大学外,大部分省属师范大学仍然将教师培养主体定位在整个学校层面,由全校来培养中小学教师。
第二种观点认为,师范大学是“大学+师范”的复合体,师范大学首先是作为大学而存在的,应该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创新”诸要素的统一。教师教育只是师范大学区别于其他类型大学的一个特色而已,绝不是全部。除了培养教师,师范大学还要培养其他类型的人才。因此,应该将教师教育的任务交给专门的(教师)教育学院去完成,而不应由全校来承担。如果继续坚持由整个学校培养教师,那师范大学将不堪重负,失去发展的大好机遇,最终沦落为教师培养机构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大学。这一观点的代表人物朱旭东教授认为:“在我国现代大学制度建立过程中,教师培养体系已经在发生变化,这种变化的方向就是重建以现代大学的专业学院为组织机构的教师教育学院体系……实现教师教育的教育学院化。”目前,国内省属师范大学中,绝大部分教师培养主体仍然在学校层面,真正将教师培养主体重心下移的只有南京师范大学,该校已完全将教师教育的主体下放至专门的教师教育学院,通过教师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各学科专业的优势互补,对汉语言文学(师范)、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英语(师范)、历史学(师范)等10个教师教育类专业实行由教师教育学院招生和管理,教师教育学院承担全校师范生教师专业化培养任务。
我们认为,从严格意义上讲,部分师范大学在学术研究方面还达不到真正意义上的大学标准,如学术创造力不强、学术影响力不大、学术贡献不多,特别是在教育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方面力量不足、成果有限。为了使省属师范大学更像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大学,必须重视学术性,以学术为根本,以师范为特色,走综合性大学的学术强校之路。这就要求我们要逐步调整教师教育的实施主体,降低教师教育重心,将教师教育纳入到整个大学体制内,使其成为大学功能的一部分,由专门的(教师)教育学院承担培养任务,致力于培养有志从教的学生,促进教育学科建设,不断提升教师教育专业化发展水平。其他专业学院则可以集中资源,充分挖掘自身的学科优势,大力加强本专业学科建设,致力于学术性的提高。这样,既有利于夯实师范生培养的学科基础,又有利于强化教师教育的专业基础,实现学术性与师范性的有机统一,从而真正提高教师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进而培养新型的专业化、研究型教师,这将是我国省属师范大学当前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目前,我国34所省属师范大学中,已经有七八所大学成立了专门的教师教育学院,负责教师教育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
师范大学之所以多年来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不高,究其原委,与在“举全校之力举办教师教育”的培养体制下,师范大学教师教育重心过高、科研力量分散、学术水平较低不无关系。要扭转这种局面,就必须调整教师教育主体,将教师教育的主体从整个学校调整为教师教育学院,实现教师教育的教育学院化。再者,从国际发展趋势来看,教师教育学院化也是一种世界潮流。目前国外尤其是美国的很多知名大学,如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都是在教育学院(或教育研究院)培养教师的。如果一味地坚持高重心,由整个师范大学培养教师,那么,师范大学的办学思路就会越来越窄,发展空间就会越来越小。因此,必须开阔视野,从国际教师教育发展的趋势来考虑我国师范大学的发展问题。这就要求我们摒弃封闭的发展思路,树立开放的大学发展观,让师范大学的发展依存于整个高等教育体系,而不是独立于高等教育体系之外。因此,我们认为,教师教育的主体应以(教师)教育学院为主体而不是以学校为主体。源于:电大毕业论文www.618jyw.com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