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协同行业特点型高校协同革新比较优势和路径选择

更新时间:2024-04-02 点赞:6578 浏览:1834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 行业特色型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其科技创新工作面临着新挑战和发展困境。深厚的行业背景、独特的学科群优势、出色的行业影响力、共同的行业文化情怀,决定了行业特色型高校在推进协同创新过程中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行业特色型高校的协同创新要加强与行业企业联动,在创新项目发现机制、组织管理机制、评价激励机制、利益共享机制和成果的转移转化机制等方面狠下工夫。
关键词: 行业特色型高校;协同创新;比较优势;路径选择
1673-8381(2013)03-0023-04
伴随着“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以下简称“2011计划”)的出台和推进,协同创新必将成为高校科技工作“十二五”期间及今后发展的中心主题和必然趋势。行业特色型大学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居于重要地位,在服务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行业特色型大学如何进一步抢抓机遇,率先发展;如何解放思想,创新发展;如何科学规划,跨越发展,都需要对其协同创新的现状基础、特色优势以及路径选择做深入的思考和探索。

一、 行业特色型高校科技创新面临的现实挑战

行业特色型高校是我国政府为了加快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培养大批专业技术人才和行业精英,在借鉴苏联高等教育发展模式,依托行业对有关综合性大学进行院系调整和重组的基础上,陆续兴办的一批服务于重点行业的高等院校。经过长期的办学实践,行业特色型高校逐步形成了自身独特的办学方向与优势,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世纪之交,伴随着政府机构改革的推进和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国家对高校管理体制进行了重大调整和改革,行业特色型大学分别划归教育部和地方政府管理,解决了原来部门办学条块分割、专业过窄、重复建设等弊端,进一步整合优化了办学资源,为高等教育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为行业特色型大学拓展新的学科增长点,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实现在更大范围内与社会融合共进赢得了良好的契机。但经过十多年的改革和实践,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行业特色型高校的科技创新工作也面临着一些新挑战。当然,这些问题和挑战,既有主观方面的,也有客观方面的;既有内在的因素,也有外部的影响。

(一) 世界科技发展的趋势

科技的核心地位得到进一步强化,各国纷纷制定战略措施,大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如美国出台了《创新战略(2011)》,英国发布了《10年框架:下一步工作》,法国、日本也颁布实施了《技术创新与科研法》、《科技基本法》。各国都把增强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始创新与集成创新放在极其突出和重要的位置,通过立法制定并完善支持创新的专门法律法规,努力加大政府和社会的各项研发投入,促进和保障新型行业产业的孵化、发展和壮大。其中,美国的创新战略和举措,更应该值得关注和思考。美国在《创新战略(2011)》报告中着重提出,美国未来经济增长与国际竞争力取决于创新能力,美国必须在创新、教育以及基础设施等方面占据世界领先地位,要举全国之力加大对创新的投入,促进美国人民内在创造力与想象力的发挥。同时,要加强政府行政机构和运行方式的改革,切实提高行政管理服务的效能,聚焦经济增长,应对新世纪挑战。

(二)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一是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和教育的需求。随着知识经济和全球化时代的到来,科技与教育、科技与经济、科技与社会发展的结合越来越紧密,知识转化为商品、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也越来越短。二是人才培养对科学研究的需求。现阶段,高校存在科研反哺教学、科研促进教学、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作用发挥不够明显等问题。如何建立完善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的良性互动机制,推进科研教育一体化是当前高校面临的重要课题。三是《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科技规划纲要》)对高校的要求。《科技规划纲要》确立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宏伟目标,并充分肯定和明确了高校在培养高层次人才、基础研究以及解决国民经济重大科技问题等方面的生力军和主力军的作用。因此,不断加强高校科技创新水平和能力的提升,充分发挥高等教育作为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重要结合点的独特作用,是科学技术得以不断突破的动力源泉,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根本保障,是国家间综合实力竞争的基础和核心。

(三) 行业特色型高校自身发展的困境

一是特色优势学科不多导致原始创新能力不强。尽管有不少行业特色高校在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转制后,实施特色化与综合化相结合的发展战略,加强对现有学科布局调整优化,大力培育拓宽新的学科增长点。然而,新建学科和专业在较短时间内,很难办成特色、积聚优势。特色优势学科覆盖面较窄,基础支撑学科群尚未形成,新兴学科培育不成熟、发展缓慢,重大科研成果数量偏少等问题是大部分行业特色高校面临的共同困境。二是科研的空间和广度受到挤压。高校间科研趋同化竞争以及有些同类型高校合并后多学科的规模优势,在一定程度上抢占了行业特色型高校科研发展的部分空间。另外,原来行业特色型大学所服务的一些大型企业自身资金密集、技术密集以及人才密集,怎样写毕业论文www.618jyw.com
具有技术创新的主体优势,也对高校科研创新的需求有所降低。三是高水平人才集聚度不高或者严重失衡。高水平领军型人才主要集中在几个特色的优势学科,新增的学科专业因基础积淀薄弱、资源投入不足、实验条件相对较差等原因不易吸引优秀人才,成为学校汇聚人才的瓶颈,致使学科间师资力量严重失衡。也造成了学科“交叉难、难交叉”以及新兴学科无法异军突起等难题,对全校学科生态和整个科研创新体系带来了不利影响。四是科研的策划组织能力相对较弱。相对于高水平综合性大学以及一些科研机构而言,行业特色型高校科研的组织管理机制、项目的发现机制、工作评价激励机制以及成果的转移转化机制等科研体系,仍存在不少薄弱环节,特别是在重大标志性成果培育的视野、目标、路径以及推进力度上稍显不够,难以适应当前科技发展多学科交叉、渗透融合、集成发展的趋势,造成承担和解决国家、区域以及行业的重大、战略性科技需求的能力不足。

二、 行业特色型高校的时代机遇和比较优势

2010年全国教育大会的胜利召开以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规划纲要(2010—2020)》的颁布实施,开启了我国从教育大国迈向教育强国的新征程。中国的高等教育需要一批优秀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同样也需要一大批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温家宝曾针对高等教育的问题指出,高校办得好坏,不在规模大小,关键是要办出特色,形成自己的办学理念和风格。众多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实践也充分表明,他们“并非在初创之际就声名显赫,并非都是大而全的综合性大学,也并非所有学科都独占鳌头。麻省理工学院、加州理工学院、巴黎高师、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等都堪称小而精的特色型大学的典范”。
“2011计划”出台实施,为行业特色型高校下一步发展赢得了新的机遇,指明了方向和思路,也对行业特色型高校更有效地开展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提出了更高层次的挑战和要求。行业特色型高校的科技创新工作应该加强顶层设计、科学谋划,乘势而上。高校协同创新是指“高校内部各学科教师之间、高校与高校教师之间以及高校教师与科研院所和企业的研究者、生产者、管理者之间,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重大科技项目,解决行业关键和共性技术以及生产实际中的重大问题,投入各自的优势资源和能力,在政府、科技服务机构、金融机构等相关主体的协同支持下,合作攻关,从而力求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上取得重大进展和突破的创新活动”。因此,推进行业特色性高校,与行业企业协同创新,加强产学研用相结合,可以促进行业特色型高校“以用为媒”、“用为纽带”重新构建与行业、企业的双向互动关系,并且从以前的“依附性”、“输血型”关系深化为“互惠互利、合作共赢、利益共享、风险共担”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型关系。一旦这种协同契合的关系稳定建立,行业特色型高校与行业的合作将会提升到紧密融合、相互依存、持续不断的高度。
同时,在深入开展协同创新的过程中,行业特色型高校拥有明显的比较优势,能较好克服协同创新过程中“缺乏领袖、不愿协同;利益失调,不想协同;思想各异,不好协同;条块分割,难以协同”等难题。一是特色学科建设起点高。行业特色高校拥有显著的行业背景、相对集中的学科分布、长期服务于行业发展等先天的内在基础条件,其特色学科普遍具备了承担国家或地方经济建设所需要的重大科研课题的能力。二是“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基础好。“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对象大都是学科精度极高、具有深厚的行业底蕴和学科积淀的行业特色型大学。通过这些项目建设,“加大了学科结构调整力度,促进了学科交叉,推动了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推进了资源共享,增强了解决国家、行业和地区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问题能力”[3]。同时,这些成效也为校校、校所、校企、校地以及国际深入开展协同创新奠定了良好基础。三是资源数据共享相对成熟。比如连续举办六届的“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发展论坛”、11所行业特色型高校组建的北京高科大学联盟等加强了高校间信息资源的共享和合作。同时,不少行业高校在部分优势基础科学或特色学科领域建立全国性的科学数据中心,为基础科学研究提供信息共享平台,比如国家基础条件平台“材料科学数据共享网”、首都高校科技信息网、食品科研资源特色数据库等平台建设,向国家和社会开放科技创新资源,为推动协同创新提供了保障条件。四是文化互动的融合性。行业特色高校是行业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其多年来培养的大量毕业生都活跃分布在原行业领域,成为行业领域的管理中坚和技术骨干,使学校与行业发展始终血脉相连。同时,行业特色型大学在与行业企业共存共荣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鲜明的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这种文化既源于行业的优良传统,又因大学的传承创新,焕发出持久的、强大的生命力和感染力,成为深入协同创新的重要力量和文化基础。

三、 行业特色型高校协同创新的路径选择

当前,许多高校以及科研院所兴起了争创“协同创新研究中心”的热潮,凸显出抢抓机遇、率先发展的责任与意识。但是,应该看到,通过竞争,最终能够列入国家或者省级层面“协同创新研究中心”的高校和科研院所毕竟还是一部分,其他的怎么办,是不是就无所作为了呢?协同创新本质上是一种管理创新,更是科研理念和方法的创新。协同创新活动既有微观的组织内部的,也有宏观的组织与组织之间的。所以,行业特色型高校包括每个科研团队甚至每个科研工作者都应该充分理解和把握协同创新的内涵和精髓,运用其实质和方法,切实肩负起培养行业所需人才、解决行业共性关键技术、推动产业升级的重任。新时期,如何更新观念、扬长避短,有效推进协同创新?如何整合相关资源、把握关键要素,创新相关的管理体制机制?这些都是行业特色型高校进行科技创新面临的共同课题。

(一) 创新科研项目的发现机制

实现协同创新,首先要面向需求,学校要与服务对象建立起持久、稳定的沟通联系机制,及时准确了解行业企业的科技需求、攻关难点,改变单纯依靠研究者自身的认识提出科研选题,克服单兵散团作战的缺陷,使高校的科研活动更有质量、更出成效。其次,要培养一支既了解整个行业企业技术现状、技术体系和技术需求,又能科学谋划下一步技术发展路径的行业战略专家和协同创新的领军人物。最后,要发挥在学科、人才等方面的优势,把国家和地方战略需求作为创新发展的动力源泉,加强对行业共性、关键技术和应用基础等问题的研究,强化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取得一批基础性、原创性、标志性成果,支持和引领行业的科技革新。

(二) 创新科研项目的组织管理机制

实现协同创新,高校必须创新组织模式,形成跨学科、跨领域和跨学校的项目管理机制。一要加强平台和基地建设。与行业企业密切合作,联合承担关系行业关键技术的重大科研项目。二要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的机制。高校与行业企业间可通过“选、引、聘、挂”等多种方式,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和水平。对于一些高层次拔尖人才特别是一些工程师资人才,可以本着“不求所有,不求所在,但求所用”的思路,通过聘请、、咨询、讲学等灵活多样的形式,采取柔性的管理方式与聘任机制。三要建立健全校、院(所)二级科研管理体制。既重视管理,更要强调服务,注重灵活性,增强基层的科研主动性。对于长期从事基础研究的科研人员要提供稳定的支持,加大对青年骨干科研教师的培养倾斜,可尝试建立一支专职的科研队伍,承担和应对国家与行业重大需求和科研任务。四要促进学科交叉。凝练特色的科研方向,鼓励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以相应交叉平台基地为基础,以科研文化建设为保障,大力建设高水平的交叉科研创新团队。

(三) 创新科研工作的评价激励和利益共享机制

健全的科研评价、激励机制,引导高校协同创新和科研管理向着正确、健康的方向发展。一方面,科研评价要更注重科研质量。要综合运用定量与定性分析等多元评价标准,重视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完善重大项目同行专家评审的机制,加强对评审过程的监督。对一些创新性强的小项目、非共识项目以及学科交叉项目,要给予特别关注和支持,改进考核方式,进行长期培育,鼓励原始创新。另一方面,要完善协同创新的激励机制,遵循效率优先、公平合理的原则,坚持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合力打造利益共享机制,真正实现个人贡献与利益分配、资源配置相挂钩。

(四) 创新科研成果的转移转化机制

实现协同创新,高校要解决好如何面向市场转化成果,如何面向产业化建好平台等问题。显然,创新高校的科研成果转移转化机制不仅十分重要,而且也很有必要。一是要构建“政产学研”合作长效机制,探索地方政府与校、企三方共建专业研究院、区域研究院、校企联合研发中心等。二是要完善高校科研成果技术转移转化机制,促进与企业技术有效集成与应用。通过知识资本与风险资本的紧密结合,使高校与行业企业间的合作,变“下游”合作为全程合作,局部合作为整体合作,形成共同利益市场主体。三是要建立健全知识产权激励机制和知识产权交易制度,促进企业与高校和科研院所之间的知识流动和技术转移。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应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将知识产权拥有量及其转移状况作为科研业绩认定、职称评定和科技奖励工作的重要指标和条件。四是要发挥高校大学科技园等载体的作用,鼓励师生广泛开展创新创业活动,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积极融入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
参考文献
西南财经大学.加强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建设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科学发展\[J\].中国高教研究,2009(3):69.
李忠云,邓秀新.高校协同创新的困境、路径及政策建议\[J\].中国高等教育,2011(17):1113.
[3] 科学技术司.改革开放中腾飞的高校科技(1978—2008)\[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29摘自:写论文www.618jyw.com
.
(责任编辑 赵文青)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