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谈创意首都文化创意产业进展与高等院校人才培养协调性征文

更新时间:2024-02-24 点赞:26130 浏览:11233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在对首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对首都文化创意产业与高校人才培养间出现的问题做了重点分析,指出二者在人才供求数量、类型和质量上不协调,提出若干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 高校人才培养 协调性
近些年来,北京大力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其发展不仅速度快而且速率高。其中,人才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人才的需求更是极为迫切。北京市第十三届人大会议就曾提出北京将制定高端文化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的优惠政策。然而,高校对专门人才的培养却稍显迟缓,同时后劲不足。长此以往,将给首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进而为经济增长带来不少牵绊。因此,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与高校人才培养的协调性进行研究,即:如何使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与高校对此类人才的培养相互协调,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1 首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

1.1 文化创意产业定义

文化创意产业(以下简称“文创业”)的概念起源于西方,不少学者对此做过界定。其中,我国著名学者金元浦教授认为文创业是在全球化背景下,以消费时代人们的文化、精神、娱乐需求为基础,以高科技手段为支撑,以网络等新的媒介方式为主导的新产业发展模式。它的主要特征是文化和经济全面结合,以创新为核心,以知识产权为根本,贯穿生产、流通、消费等产业发展全过程的一种跨国、跨地域、跨行业、跨部门重组或重建的新型产业集群,从而满足大众文化、娱乐、精神、心理等方面的需求。

1.2 首都文创业发展现状

北京市于2005年提出发展文创业,并将其分为软件、网络及计算机服务,广播、电视、电影,新闻出版,文化艺术,广告会展,艺术品交易,设计服务,旅游、休闲娱乐,其他辅助服务(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销售,文化商务服务)等9大类。截至目前,北京市从事文创业的企业数量已超过5万个,规模以上的企业有7 300多家,就业人数超过100万,资产总额超过1.5万亿元,营业收入在5 000亿元以上。2011年产业增加值达到1 989亿元,年均增速达到20%。可以说,北京市的文创业发展在全国已处于领先地位,甚至超过服务业成为第二大支柱产业。
2 首都文创业发展与高校人才培养不协调
纵然首都文创业蓬勃发展,仍面临很严峻的问题,其中之一便是专业人才的缺乏。目前,北京很多院校,包括本科和专科层次,开设了美术、广告、影视、艺术等与文创业相关的专业,基本涵盖了所有涉及的文创业相关专业,且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各大高校亦十分重视师资的整合。虽然目前看来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并非科班出身,是从相关专业转过来的,但其学术背景、教学经验等都无可置疑。各高校还加紧实训设施的配备与实习实践基地的建置。尽管如此,二者之间还是存在许多问题,其不协调表现如下。

2.1 人才供求数量不协调

2012年北京市文创业从业人员人数达到140万,只占全市从业人员的1%,而纽约为12%。可见,北京的创意人才占全市总从业人员的比例仍然较低,总量不足矛盾依然突出。除此之外,在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北京将成为文艺演出、出版发行、影视制作、动漫和网游、文化会展和古玩艺术品交易中心。以动漫产业为例。动漫产业每年需要10~15万人,可当前从业人员仅1万左右。相差悬殊。以此类推,保守估计,北京要发展这些重点产业对人才的需求量都分别为10万,而实际从业人员和高校相关专业每年毕业生数量均达不到这个数字(除出版发行业现从业人员数量基本达到外)。随着这些产业的日益壮大,这个缺口还会不断加大(见表1)。

2.2 人才供求类型不协调

文创业领域需要多方面人才,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向勇将文创业人才分为7类(如图1所示)。
文创业是文化知识与经济发展加高新技术紧密结合的产业。从业人员应具备T型知识结构。其顶部“—”代表丰富的社科文化知识,其下部“︱”代表较高的技术水平和操作能力,这对人才培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然而,目前的实际情况是我国文创业存在复合型管理人才少、新兴行业专业人才少、内容创意型人才少的局面。北京的情况亦不例外。从业人员往往表现出要么有内容知识但不懂技术,要么懂技术却缺乏内容知识。由此可见,高校培养的人才与企业和市场需要的人才对接不上。

2.3 人才供求质量不协调

人才供求质量主要体现在从业人员的软件素质上,即创意才能。上海文创业协会会长、著名经济学家厉无畏教授指出,创意才能是创意人才必备的首要素质,是在获得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基础上突破已有模式的独创思维和能力。创意才能是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包括深厚的文化底蕴、T型的知识结构、较高的技术素质,强烈的创新意识等。由于我国文创业刚刚起步,创意理念始被重视,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缺少对创新能力的关注,培养的毕业生往往按照学校书本所教内容刻板“创意”的痕迹比较重,尤其是在实践操作层面,灵活处理能力欠缺,因而无法满足企业用人需求,普遍被企业抱怨为“没有创意”。
3 对策与建议

3.1 设立专门机构,牵引高校发展

鉴于上述问题,笔者建议在政府、企业和高校层面分别设立专门机构,由专人负责三者之间有关事宜的接待、解答、协助与合作等工作,形成联动机制,为各方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例如,高校在进行文创业相关课题研究时,经常需要到企业或聚集区调研,收集相关资料开展实证研究,要求企业或集聚区在不涉及保密内容的前提下给予有力配合,不致出现主管文创业的政府部门与企业管理人员互相推诿的情况。由于我国文创业起步晚、起点低,三方都未建立起彼此间可以对话的专门机构。尽管政校企各方都希望建立更深层次的联系,但在实操层面却存源于:大学毕业论文www.618jyw.com
在无门进入、无人专管、无路沟通的尴尬局面。可以说,高校的运行机制与文创业发展之间无论在内容模式、目标方向还是思维方式上都存在着脱节的现象。因此,高校的人才培养也急切需要政府主管部门和企业的牵引。而这首先需要设立专门机构才能有所保障。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