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辅导员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浅探

更新时间:2024-04-19 点赞:21202 浏览:9461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是教育部2006年已经明确规定的,但是,真正能清楚地认识到辅导员定位的内涵的高校甚至辅导员本人,却并不多见。在工作中,辅导员的工作性质往往在不经意间就发生了变化。要想改变这一点,就要深入探讨辅导员角色定位的深层含义。本文从学校、社会、辅导员本身入手,将辅导员角色定位问题研究开去,最终找到其实现的途径。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实现途径
1674-9324(2013)33-0036-02
高校辅导员队伍在高校教育管理体系中占有着重要的比例,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在现今的高校辅导员队伍中,一股低迷、倦怠的情绪似乎悄悄在蔓延。相当一部分辅导员不同程度地反映出工作压力大,任务繁杂,得不到合理的待遇,成就不突出等问题。工作积极性与担任辅导员的年限成反比,这种现象并非偶然,在全国地高校中都可以听到这样的声音。究其原因还在于辅导员的角色定位问题。

一、“辅导员”含义的理解误区

教育部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提到:“辅导员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然而事实上要做到这些具有相当的难度,因为对辅导员的理解有三个误区的存在:(1)社会误区。社会上对辅导员的认识有以下几种:①完全不清楚。此部分人群大多为未受过高等教育人群,对此职业完全陌生。②听说过或知道,但以为辅导员没什么用。此部分人群大多常见于大部分家长和部分经历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由于我国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不完善,在前些年对辅导员重视不够,认识不清职责不明,难免会让学生和家长产生这样的印象并流传下来。③了解并认为很重要。此部分人群一般为了解高校管理制度,或与辅导员队伍发生过良好交集,但占社会人数的比例是极为渺小的。(2)学校误区。在很多高校中,无论是学校的职能部门、教师、还是学生,都有这样的一种想法:“有事就找辅导员,他有义务去解决。”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辅导员像一个陀螺一样连轴转,相当一部分并不属于辅导员范畴的工作都要去做,反而将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与研究的事职工作挤出去,本末倒置。(3)自身误区。在社会误区的双重压力下,很多辅导员在繁杂的工作中看不到未来,看不到希望,纷纷将此职业当作跳板,转到其他岗位,如教师、机关人员等,摘自:学术论文模板www.618jyw.com
更进一步造成了辅导员队伍的不稳定,破坏了教育链条的延续性,更加深了社会、学校对辅导员教师队伍的误解,形成了恶性循环,由此可见,对辅导员的正确定位已是刻不容缓。

二、辅导员定位的重点方面

根据教育部2006年24号文件精神,高校辅导员的定位应从以下三方面入手:(1)教育定位。高校大学生辅导员最基本的条件,即为思想政治教育或相关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毕业,具有党员的身份,在理论水平和政治培养上有着相当的高度,完全具备讲解大学生思想政治课的能力,但绝大部分高校的思想政治课都不是由辅导员担任,而是由专业课教师担任。这样一门普遍、范围极广的课程,对于除思想政治专业外的学生来说,理论性较强,难免枯燥乏味,失去兴趣,达不到开设课程的目的。而如果由辅导员担任本院系的课程,则可以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本院系学生的特色中去,可以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2)管理定位。学生的日常事务管理,是辅导员工作的另一个重要内容。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辅导员也必须从过去的“保姆”身份挣脱出来,如果辅导员像保姆一样事无大小地替学生做好每一件事,且不论这将会产生多少无用功,对学生本身也是错误的教育方式。大学生入学年龄基本在16岁以上,从法律角度讲,他们已经是完全行为能力人,有权做出任何行为,也有责任承担其后果。辅导员的保姆做法只会使学生越来越依赖他人,丧失自我,无责任意识。所以对学生的管理定位绝不能成为一句空话。这对学生成长、成材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3)指导定位。“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对于学生来说,具体解决某事可能会使他走出当前的困难,但下次遇到类似的问题他又会陷入困境。因此,辅导员应具备高屋建瓴的思想,既指导学生解决眼前问题,又要将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传授于他。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和关键是人的素质全面提高。而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需要辅导员作为指导者在学生的心理方面、情感把握、人生导航及职业生涯方面给予正确、及时、有效的指导,这才是一个高校辅导员应当努力发展的方向。

三、实现辅导员角色定位的途径

辅导员角色定位的贯彻是一个长期的工作。在具体的实现过程中,需要以下四个方面的途径:(1)确立符合形势的政策指导。目前,我国关于辅导员职业性质等内容的政策主要有《普通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等,文件明确规定的高校辅导员的职责所在,是辅导员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明确了高校辅导员走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的道路,培育出能力更强的新型人才。尽管这些政策给予了高校辅导员地位以基本的保障,但真正在落实过程中想要达到目标,还需多方面的共同努力。(2)明确职责完善机制,推进强有力的制度保证。此举是由各高校来完成的措施。明确辅导员的职责内容与范围,减轻本不属于辅导员的责任压力,可以使辅导员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生的教育管理当中去,实现效率提高;完善激励机制,将辅导员待遇、晋职等以制度的形式确立起来,让辅导员们对未来的发展有希望、有目标,增强工作满意度与积极性。所以过分地以量化方式考核辅导员并不是一个有效的制度。(3)加强高校各部门之间的配合与沟通。在绝大部分高校中,辅导员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外,还担负着学生党建、团建、学生会管理等各项任务,而相关部门之间的配合也相当重要,若配合不当将会造成辅导员工作的冲突。如组织部和学生处在同一时期分别下达重要任务,或是两个部门沟通一下便可合并下达一个任务,却要求辅导员分别处理等等,这样既浪费时间又降低效率。(4)利用媒体宣传,逐步促进社会、学校和辅导员自身对观念的改变。近年来,国家在这一方面做了巨大的努力,如举办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评选等,在社会上引起了相当大的反响,向广大人民展示了辅导员的工作性质和内容,让更多的人认识并理解辅导员职业的伟大。在这一项工作中宣传的角度很重要,要注意引导辅导员向“三化”的转变,切忌与旧观念没有差别,形成误导。
辅导员工作神圣而伟大。在迅猛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辅导员的角色定位必须与时俱进,由保姆转型,做好学生的心灵导师、生活导师和人生导师,研究作为教育者、管理者和指导者的重要意义,结合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论,培训出能力更强的综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Z].2006.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Z].2006.
[3]杨柳.试论网络环境下对高校思想工作的新要求[J].时代教育,2013,(5).
基金项目:牡丹江师范学院校内项目《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与职业化建设研究》(XS2012011)
作者简介:杨柳(1984-),女,硕士,毕业于吉林师范大学学专业,牡丹江师范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辅导员,团委书记,讲师。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