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数学数学课中融入数学建模教学

更新时间:2024-02-13 点赞:11565 浏览:4701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随着全国大学生数模竞赛的开展,数学建模融入课堂教学就显得很有必要,它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际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视野,锻炼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数学建模 建模意识 创新 实际应用
1672-1578(2013)04-0047-01
近年来,全国高校大学生数模竞赛广泛开展,人们逐渐认识到数学这门学科的教学模式,应在传统教学方法上引入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而数学建模就是这两者结合的桥梁。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融入数学建模的教学就显得很有必要。
1 数学建模是数学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源于:论文网站www.618jyw.com
之一

1.1什么是数学建模

数学建模是对一特定对象为某些特定目的,做出一些重要的简化和假设,运用适当的数学工具得到一个数学结构,用它来解释特定现象的现实壮态,预测对象未来状况,提供处理现象的优化决定和控制,设计满足某些需要的产品。简单的说就是:
实际问题→模型假设→模型建立→模型求解
应用←检验与评价←模型分析

1.2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

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是通过对数学知识的讲解,给学生一些习题的练习,来达到训练学生的基本计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演绎思维能力,通过对一题多解的探讨,寻求不同的解题方法,不同的解题途径,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普遍感觉到枯燥,学习兴趣不高。这都是传统教学的不足。

1.3数学建模是对学生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

数学建模是数学知识与实际应用能力共同提高的最佳结合点,在课堂教学中,多注重数学建模的教学,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容易掌握知识点。例如在讲解函数这一章节时,可以给学生讲解建立函数模型的知识。函数反映了事物之间的联系,揭示了现实中众多的数量关系及运动规律,日常生活中的许多问题,诸如造价成本最低、生产利润最大、风险决策、股市期货等方案最优化的问题的研究,都可以建立函数模型。
2 开拓视野,培养创新能力

2.1开拓视野,丰富知识,提高自学能力

学生在学习数模的过程中,要自学很多相关知识,提高自己查阅资料的能力,在多学多做的实践中,开拓了视野,扩大了知识面,逐渐形成一种洞察能力,即抓住问题重点的能力。

2.2培养创新能力

解决数学建模的方案不是唯一的,即使是同一问题,不同的学生思考的角度不同,解题的是不一样的,但是大家都会殊途同归,这对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一个很好的培养。
3 教学中融入数学建模意识
教学中融入数学建模意识,让学生意识到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要性。在讲解函数的连续性的问题时,讲解完有关知识点后,引入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即建立数模,解数模。例如椅子问题:四条椅子放在地面上,通常只有三只脚着地,一般放不稳,但挪动一下,往往可以放稳,这是为什么?这个问题看起来与数学并无关系,但通过合理的假设,能用数学知识不解答。首先作以下两点的合理假设:(1)椅子的四条腿一样长,四腿的连线是正方形,(2)地面为数学上的连续曲面,即沿任意方向,地面的高度不会出现间断,没有出现台阶的情况。其次建立模型并求解模型:
由假设(1),以两对腿对角线为坐标轴建立坐标系,腿脚开始处于坐标轴上A、B、C、D 四个点,我们把椅子挪动看成是绕O点旋转,设AC与X轴的夹角θ,它的函数表示椅子的位置,则ABCD绕O点旋转到EFGH时与轴的夹角θ,“着地”就是椅脚与地面的距离(椅脚与地面的竖直高度)为0。椅子位于不同的位置,椅脚与地面的距离也不同,故这个距离是θ的函数。
若记两脚A、C与地面的距离之和为g(θ),两脚B、D与地面的距离之和为f(θ),因为椅子在任何位置总是三只脚可以着地的,即对任意的θ,g(θ),f(θ)中必有一个为0。这样“椅子的稳定问题”归结为可用连续函数的介值定理解决的数学问题:
假设g(θ)和f(θ)是θ的连续函数,f(0)=0,g(0)>0,对任意的θ,f(θ)g(θ)=0,求证:存在θ1使得f(θ1)=g(θ1)=0。
事实上,设h(θ)=f(θ)-g(θ)
则h(θ)在0,■上连续(由假设2),且
h(θ)=f(θ)-g(θ)<0
把AC旋转90度后到BD,而BD到AC位置,故有f(■)>0,g(■)=0,从而h(■)=f(■)-g(■)>0,由介值定理有h(θ0)=0即f(θ0)-g(θ0)=0,而f(θ0)g(θ0)=0从而有f(θ0)=g(θ0)=0。亦即四条腿着地。
上述问题,是把实际问题数学化,用函数的连续性建立模型,并说明问题的正确性。在教学中使数学来自具体问题,又回归到具体问题,对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有很大的帮助。
4 数学建模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建立一个数模和解答这个数模,学生都要应用数学知识进行分析、推理、证明和计算,还用数学语言表达实际问题,及用普通人能理解的语言表达数学结果,同时还要有一定的计算机及相应数学软件的能力,由此可见,数学建模是对学生的一个综合能力的考察,是一个实际应用能力的见证。
参考文献:
王兵团.数学建模基础[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姜启源.数学模型[M].2003.6.
[3]张兴永.数学建模简明教材[M].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