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谈留守农村留守儿童生活,教育目前状况及深思

更新时间:2024-01-09 点赞:7362 浏览:2312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本文通过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和教育现状的描述,明确农村留守儿童所存在的问题,分析了这些问题所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可供解决问题的办法,并呼吁社会的关注和行动。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生活和教育;问题;解决办法

一、农村留守儿童出现的原因及数量

由于城乡二元结构及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人口迁移流动日益频繁,农村出现大量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于是出现了一个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the left-behind children)。这些孩子们的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到城市打工,自己留在农村,跟父亲或母亲中的一人,或者与上辈亲人,甚至父母亲的其他亲戚,朋友一起生活。
根据全国妇联统计,2009年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超过5800 万人,其中14周岁以下的农村留守儿童约为4000多万人。根据《中国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样本数据推算,全国有农村留守儿童6102.55万,占农村儿童37.7%,占全国儿童21.88%。2013年5月,全国妇联发布《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调查显示,46.76%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同时外出,这些孩子中,32.67%与祖父母一起居住,10.7%的孩子被托付给亲戚,朋友,

3.37%为不确定或无人监护。

近年来,留守儿童问题引起许多研究者的关注,各种统计都显示出留守儿童的数量在增加,规模在扩大。据预测,根据现行户籍制度不发生太大改变的情况下,2020年留守儿童数据将达到2.3亿左右,2050年将会是

3.4亿左右。如此数量巨大的群体,他们的生活和教育状况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二、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和教育现状举例及分析

1.亲情失落,缺少父母关爱

在外务工的家长不常和孩子联系,即使联系时,仅仅会问问学习情况,而对孩子留守前后的情绪,思想变化等很少关注。有的留守儿童看到别的孩子和父母在一起会很难受,会觉得孤单无助,感到被遗弃,对父母产生疏远感。
海南省文昌市一留守儿童,其父母长期外出打工,与他疏于联系,偶尔摘自:本科毕业论文答辩www.618jyw.com
联系时,交流又无从谈起,使他与父母产生严重隔阂,视父母为陌生人,连爸妈都不愿意叫。为了挽回与孩子之间缺失的亲情,其父母承诺喊一声爸妈奖励10元钱,但也无济于事。
四川眉山市一位11岁女孩,父亲外出6年,母亲外出9年,从未回家,也无电无信,当问起她有关父母的问题时,整整半小时,常年沉默寡言的她痛哭不已,只断断续续说了两句话:“我不想父母”,“我不希望他们回家”。
父母对子女的责任主要不是养育而是教育,特别是小学和初中年龄段的孩子更需要父母关爱,指导和家庭早期教育的支持,如果这个时期父母一方甚至双方缺席,都会在孩子人格成长中形成某种障碍,影响他们以后成为一个健全的社会成员。

2.心理健康和人格发展受到影响

0—14岁的儿童正是情感,品德和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期。由于远离父母,留守儿童长期在缺少父母关爱的家庭环境中成长,缺少与父母交流的机会,临时监护人无瑕顾忌留守儿童思想情感的变化,使得留守儿童缺少正常的与人交流的机会和渠道,有了烦恼不主动或不愿意向人倾述。有的孩子会产生自卑心理,内心封闭,缺乏自信,没有上进心。有的孩子因为内心敏感又会表现出过度的自尊,对老师和亲友的管教和批评产生逆反心理。
又因为留守儿童多生长在放任自流,情感缺失的环境中,道德和品格在家得不到正确调教。许多孩子沾染了不良习惯,缺乏道德约束,经不起外界不良事物的引诱。不良文化和越轨的不良行为容易被缺乏正确判断的他们接受。
2010年4月,四川自贡市富顺县彭庙镇一七旬太婆被人杀死在家中,凶手是被害人年仅13岁的姨孙,目的是为了从姨婆那儿拿上网费。更让人毛骨悚然的是,这孩子去年还掐死了自己的亲奶奶。此孩子父母在外打工,由60多岁的外公外婆照顾。
2012年2月,广西合浦县侦破了一起连环抢劫案,3名主要的嫌疑人最大的18岁,最小的才14岁,从2010年下半年起实施多次抢劫。他们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他们辍学后整天沉溺于上网玩游戏,抢劫只是为凑够上网费用。
据云南省妇联的一项留守儿童行为的调查:留守儿童出现打架,抽烟,喝酒,偷拿别人东西等不良行为的情况与其他同学相比;和其他同学相比留守儿童上网吧的现象;留守儿童帮助别人、与别人分享的行为和其他同学相比的情况:在留守儿童身上,疏于管教成为一种无奈的放纵。

3.学习状况令人担忧

父母一方外出打工,留在家里的父亲或母亲由于承担了繁重的家务和田间劳作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关心孩子的学习;父母双方外出打工,照顾孩子的爷爷奶奶一般都是文盲或半文盲,而且也要承担全部家务和繁重的农活,只得照顾生活,很难辅导学习;大部分接受寄养的家庭最多只能确保孩子的人生安全,对学习情况不闻不问。
还有不少务工的父母认为读书无用,学历高与低,毕业后都要外出打工。受这种认识的影响,留守儿童的学习态度消极。
许多留守儿童学习没有自信,认为自己不能学好。学习方法也不合理,遇到难题不愿意向别人寻求帮助,只是自己独立思考,或者遇到难题就放在一边不理。学习习惯也差,上课听讲情况差,因为无人督促,课后复习也不到位。
四川眉山市在抽样调查的3102名学生中,成绩优秀的占13.1%,较好的占26.5%,中等偏下的和较差的占60.4%。四川遂宁市一中学200名留守儿童中,45%的孩子学习成绩较差(每学期均有不及格科目),49%的学生成绩中等,成绩优良的只有6%。
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龙泉镇一所留守儿童比较集中的小学,全班435名学生,留守学生有110人, 约占学生总数的1/4。这些留守学生,31.8%是学习成绩较差的,57.8%学习成绩中上或中等,学习成绩优秀的仅9.8%。该校反映:每年学校有不少学生考上重点中学 ,但至今(2010年)没有一个是留守儿童。 重庆巫山,巫溪两地区3—6岁的学前留守儿童入园率分别是30%,35%,0—3岁的入园率为0。
江苏徐州某县一镇中学,有一年入学时,有1000人(留守儿童)进入初中,到毕业时只有700人,其中升入高中的占20%,升入职业技术或中专的占30%,有一大半的人流入社会,而且初中未毕业中途流入社会的近1/3。

4.面临各方面的安全隐患

2008年7月湖南省涟源县遭遇一场特大洪灾,12名儿童死亡,其中11名是留守儿童;2009年11月,广西贺州鞭炮黑作坊爆炸,11名被哄骗来的留守儿童受伤;陕西扶凤县5名小学生相约,其中4名是留守儿童;2012年5月江西宜春市袁州区堰溪村,5名留守儿童溺亡,全村找不到一个年轻人施救。
多数留守儿童缺乏成年人的陪护,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由于没有父母的直接监管,遇到突发事件缺乏自我保护和应变自救能力,容易受到不法分子的侵害和利用,特别是留守女孩容易成为性侵对象。
据中国青年报2012年6月报道,家住河南省固始县某村的一留守女童,2011年8月30日因身体不适被外婆带去检查,发现12岁的她竟已怀孕4个月。
留守儿童还成为某些社会不法分子眼中的目标。为拉拢留守儿童入伙,一些社会不法分子往往采取免费提供毒品的方式,一旦这些小孩吸毒成瘾被“套牢”后,就成为他们实施违法犯罪的工具。
近年来,农村各地学校撤并,部分远离集镇的留守儿童由于无人接送只好自己上学。笔者曾目睹重庆永川区一小学生放学后独自一人坐用轮胎做的“船”过300多米宽的河。还有许多孩子骑着比自己身体还大的自行车,坐不着坐垫,只能在车上站着踩着脚踏前行,农村的机动车又往往不遵守交通规则,常常超速行驶、逆向行驶,严重威胁孩子的生命安全。

5.隔代抚养的弊端

隔代抚养有一定的好处,如老人细心,但也有弊端:祖辈大多是文盲或半文盲,很难辅导学习;对孩子的过分溺爱,造成孩子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的心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也使孩子偿失了自我摸索经历挫折的成长机会;老年人的行为和语言会加速孩子的成人化,甚至在部分情况下会造成孩子心理老年化;有的老年人喜欢安静不喜欢运动,会造成孩子缺乏活力。

6.生活艰辛,卫生习惯差,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在一些家庭中,农村留守儿童在上学之余,需要参与喂猪,下地等劳动,甚至还要担当起照顾祖辈和弟妹的责任,小小年龄就早早体验到了责任与生活压力。
据四川新闻网2011年12月报道,四川自贡江西小学两姐妹因父母外出打工,常年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年长一岁的姐姐(10岁)扮演家长的角色,帮妹妹辅导功课,帮奶奶煮饭洗衣服。
大部分农村留守儿童居所简陋,家庭贫困。
从家庭经济收入来看,以重庆市为摘自:硕士论文格式www.618jyw.com
例,农村留守儿童家庭年收入在1万元以下的占留守儿童家庭总数的62%,1万元—2万元的占22%,2万元—3万元的占13%,3万元以上的占3%。农村留守儿童的人均生活费每月在200元以内的占留守儿童总数的50%,200元—300元的占2%。
海南澄迈金江镇一留守儿童,由76岁的奶奶照顾他哥姐三人,父母打工寄回的钱远远不够其生活费用,生活艰难,只得吃蒜头炒盐送饭。
许多农村留守儿童衣着不整洁,饮食卫生差,营养不良。部分农村留守儿童体格生长发育指标水平与非留守儿童相比明显较低。[3]

三、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解决的办法

1.家庭方面

留守儿童的家庭文化和道德教育基本处于空白。外出务工人员为了承担生活重任,不得不背井离乡,对子女的教育鞭长莫及;隔代抚养大多偏于溺爱,和寄养的家庭一样,以生活照顾为主,基本无法替代父母履行品德培养,督促和辅导孩子学习的义务,即使父辈有一方在家,由于要操持整个家庭生活,督促和辅导的力度也被大大削弱;亲情的失落,心灵上的孤独带来许多负面效果。
因此,家长走出家门但不能走出孩子的心田。可利用好电话,书信,网络等架起沟通的桥梁;组织留守儿童到父母打工地团聚,让孩子了解父母在城里打工的不易,让在外务工的家长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例如,2007年暑假,浙江理工大学理学院志愿服务队寻找到在浙江打工的三名四川籍留守儿童家长(2名四川德阳市绵竹齐天镇薄柳村的孩子的家长,1名德阳市绵竹五福镇普尚村的孩子的家长),用DV拍下他们工作,生活的画面,展示给他们在老家的孩子,也把留守儿童的画面带给家长。2011年7月,志愿者有回访了这些儿童。

2.学校方面

农村学校的负荷过重,留守儿童使本已捉襟见肘的农村学校又再添负担(如人力,财力,物力);使教育能力和教育需求存在落差;农村学校缺乏专业的心理教师;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部分教师只关注成绩和成绩好的学生,成绩差的留守儿童父母本来就不在身边,如果在学校又得不到温暖和关怀,就会觉得自尊心,自信心受到严重伤害,致使他们厌学,甚至敌视学校,教师和教育,进而辍学;农村学校在管理和布局上有待作调整。
因此,对于农村学校,在人力,财力和物力上应加大投入。学校应该加强管理,为留守儿童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可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对留守儿童实行动态管理,学校通过档案的建立,全面了解掌握每个留守儿童的家庭状况,学习状况,生活状况以及监护人的情况,关注他们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并根据档案记录情况,定期进行分析。学校可建立联系卡制度,用来沟通学校与留守儿童监护人之间的联系,以确保双方信息能及时沟通。学校应开设心理教育课,开展思想教育和情感教育,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纠正工作。对留守儿童的监护人进行培训,让其懂得教育子女的方法。学校可与留守儿童所在的社区保持联系,以保证没有教育的盲区和漏点。还可探索新的办学模式,如寄宿式的中小学,通过寄宿,让留守儿童在老师和同学群体中成长,让留守儿童受到更多的监护,照顾和关爱。通过寄宿,也为近年来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后不方便就近入学的留守儿童提供上学保障,减少留守儿童在家或上学途中安全事故的发生。学校也应该认识到对留守女童的性教育的重要性。对农村地区的学校师资进行必要的培训,让老师们教授相关知识。可通过主题班会的形式开展性教育,让他们了解基本的性知识,知道怎么拒绝,怎么保护自己。

3.社会方面

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界定不一致,如父母离家几个月的孩子是留守儿童,又如14岁以下还是18岁以下的孩子是留守儿童。界定的不一致导致政策的征对性不强。各年龄阶段的留守儿童处在不同的成长阶段,所面临的问题不一样。所以,对留守儿童问题的分析也不够精细和深入。
对农村留守儿童的资金投入不够,如前文所提到的农村学校中对留守儿童资金的投入。
城乡二元结构的壁垒使进城打工的家长无法将孩子带在身边,只能将其留在家乡。主要原因在于城乡隔离的户籍制度以及与这种户籍制度相伴而生的子女在原籍所在地免费教育或低费入学,在原籍所在地中高考的制度,农民工无法承担劳务输入地子女入学的高昂费用,在简陋的农民工子弟学校入学无法解决升学考试问题,各地教材使用不同使农民工子女在转学后面临两地教育内容不能衔接的困境。这些原有制度屏障与社会发展的进程不合拍,直接导致了留守儿童这一群体的产生和扩大。
而且,城乡二元结构的长期存在和国家政策的倾斜,导致城市和农村教育的发展不平衡,不仅高中阶段的教育落后于城市,而且基础义务教育阶段存在的问题也不少,农村留守儿童的基础教育则更是处于一种十分薄弱的状态。
农村存在着部分不良少年,部分留守儿童缺乏是非辨别能力,与之为伍,最终成为问题儿童,网吧业主为了赚钱而接受未成年人上网,这些留守儿童沉溺其中,逃课,滋事。这种社会环境使留守儿童禁不住诱惑而成为不良少年。
因此,从以下几方面可作改变:
社会职能部门应制定有较强针对性的政策;明确责任的主体,促进政府各职能部门和单位的协调合作,确立责任主体。
设置针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专项基金。有了经济上的保障,开展留守儿童的工作才更容易。也可以拓宽贫困救助资金筹措渠道,把留守儿童也纳入到救助范围之内。
改革户籍制度的核心并不在于完全取消户籍管理制度,而是要逐步削弱乃至取消与户籍相联系的城乡隔离的各种制度,如消除城乡在就业,医疗,住房,教育等方面的人为壁垒,从而保证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农民工流入地的政府应尽力打通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子女进城入学的通道,制定出台与当地市民子女一视同仁的政策,逐步取消义务教育的户籍限制。让进城务工农民及其子女享有与城市居民平等的权利和社会利益,使进城务工农民子女跟随父母进城生活。
加快新农村建设,尽可能实现劳动力就地或就近转移,这样农民工就能经常返村子女,在解决经济问题的同时不耽误下一代的教育。引导产业向农村地区转移,农民能在家门口上班,减少留守儿童数量。
社会各部门应一起努力,为农村留守儿童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采取严厉措施整治学校周边和农村地区的治安环境,可在学校附近设立治安执勤室或报警点,加强校园周边巡逻;利用各种媒体宣传,引导和教育人们提高对关爱留守儿童重要性的认识,倡导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关心留守儿童的行动,如争当社会妈妈,组织青年志愿者服务队,提倡同学之间的友谊关爱等。
强化父母作为法定监护人的法律责任,不能对孩子放任自流;所委托的第三方监护人法律应对其义务给予规范;对无人监管的留守儿童则需由政府来担当监护人。

四、总结和呼吁

发生在留守儿童身上的种种问题,折射出当前社会制度存在的问题,可以说留守儿童已经不是一个群体的问题,而是中国未来的问题。这也是我们应该高度重视留守儿童问题的一个原因。农民工对实现我国城乡间的功能整合,利益整合,关系整合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解决好他们子女教育和生活问题,关系到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顺利进行。留守儿童问题是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社会问题,经济要发展的前提是社会要稳定,为了社会的长期稳定,我们需要解决好留守儿童问题,这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及教育等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稳定发展,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意义重大。
所以,对留守问题的关注不要仅仅停留在某个社会单位在某个节日去慰问了某所农村学校的几个留守儿童或者某位领导在某处和留守儿童合影纪念等,更希望社会各界能切实行动起来去关注留守儿童问题。
参考文献
栾殿飞 流动时代的留守儿童问题[J]兰州学刊 2012(10):146-150
全国各地妇联 妇联系统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调研报告汇编[R]2006
[3] 赵钦 ,倪鑫泉,尹黎 对当今中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研究—对四川省德阳市C镇留守儿童的调查[J]学术论丛(区域经济)2008(52):181-182摘自:毕业论文的格式www.618jyw.com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