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处着手,创建语文多媒体教学情境

更新时间:2024-03-23 点赞:3662 浏览:835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论文摘要在语文教学中创设情境就是将多媒体技术手段与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二者的优势,营造适合学生接受、能够激发学生求知欲的教学氛围,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的教学方式。笔者认为,要创设高中语文教学多媒体情境,就要将传统学科教学中被淡化了的学生的情感、意志、态度等心理要素确定为语文学科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把学生的志向、特长、兴趣、态度、价值观等能够体现人的自身素质的要素摆在学科教学的重要位置上。而对此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将师生的声情画面与多媒体声情画面进行有效结合。结合传统教学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优势创设情境,应该以以下三方面着手。
● 以素材与内容处着手
在语文教学中创设情境,要围绕语文教学的课程目标及情景所要达到的实际效果出发,本着切合实际、宁缺毋滥的原则,筛选媒体的声情画面,使多媒体声情画面与语文课堂教学需求高度契合。例如,在准备学习《神奇的极光》一课时,我首先明确本课多媒体教学情境创设的目的,即利用多媒体手段创设极光和极光的形、色如何等不足,使教师、学生和多媒体三方达到良性互动。由此,在随后媒体声情画面的筛选上,我就注重选择了一些极光产生的理由、时间等科普知识和极光产生时绚烂景色的影像。在课堂教学时,我播放极光的影像,让学生直接观看极光的形、色及极光发生的历程,探讨极光发生的原理,更深刻、更全面地理解课文,以而激发学生的求知,再辅以作者生平及写作背景等知识的介绍,以而为培养学生的革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有利条件,提升学生的语文素质及审美能力。
● 以课堂整合点处着手
在语文教学时,教师要围绕具体的教学情境,有的放矢,“点”示多媒体的声情画面。理由有二,其一,多媒体的声情画面是为辅助教学而生,不应占据主导地位,由此宜精不宜多;其二,多媒体声情画面大多因需而设,或为语文积累,或为上课导入,或为课堂释疑、探究。由此,教师“点”示多媒体的声情画面是一种带有强烈目的性的教学行为。如在《孔雀东南飞》的教学中,我先行播放一段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相关音乐,使学生感受到其中的伤感之情,由此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内心悲伤的感情,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如果在讲课的历程中播放,很可能就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降低课堂教学效果。
● 以教与学的契合点处着手
语文是一个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学科,只有师生之间达到密切交流、充分互动才能使学生在掌握好语文学科工具属性的基础上,深刻感受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由此,优秀的多媒体语文教学情境的重要标准之一就是师生之间的密切配合。而师生间默契配合的关键就是要找准教与学的契合点。
一是课程导入自然。课堂的导入最重要的是要与主题紧密相联。有了多媒体的帮助,教师可以在课堂利用“时事热点”导入法。如在2008年教授张爱玲《封锁》一课时,我先通过影像展示一些抗震救灾中涌现出的感人事迹,然后又比较性地展示出诸如“范跑跑”之类非正面角色,以“人性的暗流”话题引入课程学习,使学生既乐于就新闻热点进行评论,又兴奋于对“人性”话题进行深入探讨。这种导入的方式为课程实质内容的学习赢得了巨大的探究动力。
二是以身垂范。“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是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也是语文课件制作中最重要的部分。教师范读可以通过声音、体态和表情传达教学信息,其效果是多媒体所不具备的。笔者制作课件时,在制作与“读”有关的部分,必挑选一些与教师自身条件及课堂需求相匹配的声音素材。如教《蜀道难》时,笔者先范读课文一遍,首句的三个语气词(噫吁嚱)读起来让学生感到悲恸,诵读完后,许多学生都感慨:“老师竟然能将这么长的诗背下来。”此时,教师的示范作用远胜于媒体语音作用。但在教《苏武传》时,考虑到课文篇幅较长,课堂时间有限,由此我没有进行范读,而用陈悦演唱的《苏武牧羊》洞箫曲子做课堂背景音乐,让学生在音乐声中阅读课文。
三是明确重点。在多媒体课堂上,由于信息量的大幅度增加,容易让学生的学习陷入被动,教学质量难以保证,多媒体的作用适得其反。解决学生在大量信息面前难辨重点的有效措施就是精简课件中的不足与提示,结合学生解决不足的实际能力来设计不足,用“不足”来突出重点,引导学生的思路,并通过教师适时强调和随时板书重要信息来加深学生对重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作为奋斗在高中语文教学一线的教师,笔者深知多媒体教学的优越性是无与伦比的。但我们必须以语文学科的自身特点出发,以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出发,以提升学生的革新能力出发,以提升教学质量出发,严格遵循多媒体教学手段实用性、恰当性、综合性、辅助性和启发性原则,才能使多媒体技术的利用恰到好处,才能使传统教学方式与多媒体教学手段相得益彰,也才能使创设多媒体语文教学情境的目的得到充分体现。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