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创设初中数学情境创设之教学设计

更新时间:2024-02-10 点赞:5143 浏览:1520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在学习新知识,培养和锻炼初中生思维与解决问题能力时,创设恰当的情境,可以使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 处于一种自主探索知识的状态,产生一种满足、快乐、自豪的积极情绪体验, 从而增强学习的信心, 提高学习兴趣。对初中数学教学亦如此。
关键字:初中数学;创设情境;教学
“数学问题情境”不仅包括与数学知识有关的信息,还包括那些与问题联系在一起的生活背景。它是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之间、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联系的桥梁。因此新教材特别重视情境问题的创设,把它作为掌握数学知识、形成能力、发展心理品质的重要源泉。下面笔者就数学问题情境的常见创设方式谈一下个人的看法及做法。

一、创设问题情境的意义

所谓“问题情境”就是要使学生面临一定的问题并迫切需要解决它。问题情境不纯粹是一个具体的问题,也不是一个问题的某种解决方法,它包含问题背景及学生解决问题的迫切愿望,数学问题是解题者与问题系统的统一体。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要结合具体内容,尽量采取“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扩展”的模式展开,教学中要创设按这种模式教学的情境,使学生在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

二、创设情境教学

1、生活情境导入式创设情境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必须回归到生活中去。生活化课堂教学,能够赋予数学足够的活力和灵性。通过一个现实的生活情境,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降低教学难度,把数学思想潜移默化地传授给学生,培养学生
实践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既能减轻学生负担,又能提高教学质量。

2、提问导入式创设情境

心理学告诉我们, 兴趣是一种情绪激发状态, 有了兴趣可使人的脑细胞运动加快、神经紧张、精力集中、思维敏捷, 感知力、理解力和记忆力都处于最佳状态。我们在数学教学过程中, 创设必要的问题情境, 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实验证明, 学生对某学科有兴趣, 符合他由活动动机产生的认识倾向,就能激发起学习的积极性, 有效地提高学习质量, 形成持续性的学习动力, 真正能起到诱导创新的好效果。
“问渠哪得清如水, 问有源头活水来” 。生活本身就是课堂, 如果知识能学以致用, 学生就会感到知识的重要性, 因而会更用功学习。例如,在讲授“三角形的边的关系”一节时,可设计这样的问题情境:同学们都知道龟兔赛跑的故事吧,小兔由于骄傲输了,不服气。今天小兔不同乌龟赛跑了,它要同小狗赛跑,你们猜猜看,谁会获胜?同学们一致猜测应当是小狗获胜。这时播放课件:小兔和小狗赛跑,小狗沿着折线的路线跑,小白兔沿着直线的路线跑,结果小兔获胜。小狗看到小兔获胜,心里不服气,它说这样的比赛不公平,同学们,你认为这样的比赛公平吗?学生被这一有趣的问题情境深深地吸引,从而积极地对情境中所提供的信息进行选取。发现要看比赛是否公平,实质上就是看小狗和小兔跑的路线是不是一样长,小狗跑的路线是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小白兔跑的路线是三角形的第三边,这样就自然引入“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个论断。

3、活动式导入情境创设

实践活动是知识内容的再现,通过学生熟悉的活动和游戏,使学生感受到生活周围到处有源于:论文的标准格式www.618jyw.com
数学,学习数学的目的就是用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去探索新知。例如在教学“展开与折叠”时,教师首先让学生剪一剪、折一折,在活动中,认识棱柱的某些特征,了解圆柱、圆锥的侧面展开图。让学生根据展开图判断立体模型,根据立体模型想象展开图形。最后,让学生再动手制作简单的立体模型。学生个个动手,人人参与,在活动中掌握知识,积累了数学活动经验。

4、利用信息技术和多媒体,创设问题情境

多媒体集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影视等各种信息传输手段于一体, 具有很强的真实感和表现力, 对于一些抽象、不可见、难理解、难解释的概念、原理,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和多媒体创设问题情境,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创设问题情境的途径有许多条, 远不止上面列举的这些。办法多种多样,关键在于教师要有一个“问题”意识,要有创设问题的机智。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思维总是由问题开始的,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只要为人师者勤于钻研,精心设计,操作得当,一定能让学生改变数学“枯燥、单调、抽象”的认识,真切体味到:“学习是生活中最有趣和最伟大的游戏”。

5、利用新旧知识观念的关系作为情境导入

新知识的学习总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在教学新的内容时,我们应该首先让学生从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在新旧知识的对比中,得到解决新问题的方法,从而掌握新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例如学习“零指数幂与负整指数幂”一节内容时,我先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原来已经学过了幂的运算法则(在正整数指数范围内),现在指数的范围已经扩大到了全体整数,那么,原来所学的幂的运算法则现在是否还成立呢?由此,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争论、辨析,使学生完全投入到对新课的思考和探究之中,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并促使他们进一步去思考。
参考文献:
王晓.浅议科学教学课堂质量的提高[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5:265-272.
秦垦. 启发性课堂与和谐数学[J]. 数学之家,2002,13(5):450-455.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