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于古诗词小学中高年级古诗词教学探讨

更新时间:2024-01-04 点赞:26964 浏览:12130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中国是诗词的国度,古诗词是我国历史长河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从楚辞汉赋到唐诗宋词,从屈原李白到苏轼李清照,怏怏大国的诗风词韵陶冶了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小学中高年级是学习、积累古诗词的重要时期。它由一二年级的单纯背诵转化为对诗词的理解与感悟。作为一名语文老师,不能仅仅满足于学生会背、会默写、会翻译古诗词,应从激发学生兴趣、丰富学生内涵、提高审美能力、传承中国文化方面入手,使古诗词教学走上一条更人性化的道路。

一、注重课前预习

预习是感悟的前提,古诗词写作时代久远,有的还有典故,与今日学生的生活经验落差大;加上古诗词抽象、精炼、含蓄的特点均会造成学生理解上的困难。因此学生通过预习,可以粗略地领悟作者的观点、情感,获得与作者初步的沟通。我们的课前预习主要进行以下内容:第一,利用工具书,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和初步理解词语的意思;第二,利用学生现有的资料了解相关写作背景;第三,利用网络资源或向大人们询问初步认识诗人;通过这样的课前预习,既为下一步学习古诗词打下基础,又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品质。

二、将诗人放到具体的社会背景中进行系统介绍

以往学诗,教师出示诗题,然后简单介绍作者,学生被动接受,对诗词缺乏一种探究的。我试着先引出该诗人,然后详细介绍诗人的生活年代、社会背景、思想品质,作品特色。带有故事情节的介绍,娓娓动听,使学生产生极大的兴趣,这时再引入所学诗篇,学生对诗人的兴趣转入具体诗篇的兴趣,由被动到主动。如学习第九册杜甫的《马诗》,学生知道了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到衰的转折时期,一生仕途不顺,诗大胆揭露社会矛盾。在了解了这些背景后,再联系到诗作,就明白了诗中句句写马,而又处处关人,以马的大气象、大志向,来喻人的精神,喻杜甫的品格与志向——尽职尽忠、对家国的责任感、使命感,豪迈之情溢于言表。这样学习,学生对诗作不会仅仅停留在会背诵、会翻译的程度,跨越千年的时空,他们和诗人进行了心灵的沟通和碰撞,这样的记忆是不会轻易忘却的。

三、抓住重点字,由“诗眼”感悟诗意

诗词中“诗眼”是通向古诗词意境的桥梁。因此,我们要善于抓住“诗眼”,让文字动起来、活起来,为通往古诗的意境铺路架桥。重点词语突破了,其他一般的词语就迎刃而解了。如李白的《赠汪伦》,这首诗主要写友情,但是它突出的却是一个“深”字,以水之深喻情之深,既形象又浪漫,既夸张又恰当地流露了对汪伦情谊的赞美。所以“深”是诗眼。抓住了“深”字,诗意及诗人的感情无须解释就一目了然了。

四、重视以读悟情

“七分诗三分读”,可见在学习古诗时朗读的重要性。只有在朗读中,才能充分发挥诗歌的抒情、审美的艺术效果,才能被诗中的情感所感染并与之产生共鸣。由于古诗的语言高度凝练,加之古今汉语的差异,因此对于古诗的读要注重以下方面:1、押韵,古诗中的绝句和律诗一般情况下偶数句押韵,一押到底,在朗读的时候对韵脚就要恰当的重读,非韵脚的音要读得轻一点,就构成了声音回环的美。2、节奏。诗人在诗歌中抒发情怀不是平板的,而是波澜起伏的,诉之于文字便成了诗歌的节奏。要想读出诗的节奏感,就一定要注意诗句中的停顿。在五言诗中,一般是一句三顿,二二一或二一二源于:论文库www.618jyw.com
句式。七言诗的诵读,通常是四顿读, 如“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颜真卿《劝学》),只要准确的掌握节奏,就能读出诗歌的抑扬顿挫。3、语调:不同的诗人,可以表现出不同的语言风格,读起来的语调都是不一样的。而同一首诗歌的每一句,语调也是高低起伏的。所以我们在确定了古诗的风格之后就要用不同的语调来读。这样读起来起伏跌宕,可以很好的表达出古诗的意境。

五、展开想象,体会意境,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

诗词语言精炼,意境却十分深远,所以,在指导学生讨论诗意,体会情感后,让他们闭眼听教师(或录音)朗读古诗,要求孩子们边听边展开丰富的想象,充分挖掘学生形象思维,把人溶入古诗中,产生人在画中游的感觉。在古诗教学中创设意境,发展了学生的想象能力,使学生陶冶了情操,加强了道德修养,并且受到美的教育。

六、在拓展与比较中达到升华

每学完一首诗后,我们可以找一些诗作进行对比教学,1、整合同主题的作品:如学完《赠汪伦》,可以试着读一读《送元二使安西》、《送孟浩然之广陵》等送别诗;2、把握同题材的作品:如学习了《将进酒》,可以回忆以前学过的《浪淘沙》、《登鹳雀楼》等有关黄河的诗。3、延伸同诗人的作品:如诵读课学习了曹操的《龟虽寿》,可以对比他的《短歌行》、《观沧海》进行指导。这样,不仅拓宽了学生的诗文空间,而且体现了“大语文”的教学思想。
总之,作为语文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正确把握古诗词的情感,才能引导学生去发现它的美,欣赏它的美,才能使学生热爱古诗词,传承祖国优秀的文化。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