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中西方中西方教育管理比较

更新时间:2024-01-30 点赞:3390 浏览:820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关键词:职业道德差异文化自觉文化自信
《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文化工作者要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和作风建设。要成为优秀文化的生产者和传播者,必须加强自身修养,做道德品行和人格操守的示范者。这对普通高校尤其是艺术院校的师德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决定》同时指出,“借鉴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 在全球化时代的今天, 不同的文化体系之间的交流和碰撞增加,因此我国的教师文化传统不可避免地受到西方德育文化传统的冲击。加强对西方国家师德教育的研究,取之所长、避之所短,就显得尤为必要。
中西教师职业道德理解存在不同的必然性——中西文化传统的差异
由于中西方在文化传统上有所差别,导致对师德内涵理解不同。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尊师重道的传统贯穿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发展历程,积淀了深厚的师德文化底蕴。学者冯惠先概括了传统师德的精华,即在源于:免费论文www.618jyw.com
教师品质上,要求身体力行,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在师德修养上,强调克己内省、改过迁善,对待学生要诲人不倦、 循循善诱、不耻下问;在教师观上,强调文质彬彬 ,然后君子的理想人格;在师德规范上,要求教师既要教书,又要育人,通过立人达人,去启发每个人的内在自觉,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在师德养成上,重视慎独、内省、自律。但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等级观念分明,学生对教师更多的是服从和依赖,导致学生缺乏自主意识和自主能力。
西方教师职业道德的发展历程,可以以文艺复兴作为分界线。此时人们在对学生是否实施体罚上还存在着争论,而到了文艺复兴时期,伴随着思想文化上的繁荣,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认识又向前推进了一步。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思想家反对教师的权威主义和对学生的体罚,崇尚自由精神。此后,“自由精神”就成了教师职业道德的主线,在此基础上,近代西方师德观又强调教师要培养学生在德、智、体各方面的能力;教师要顺应儿童成长的层次性、规律性组织教学,顺应儿童的身心发展进行教育。西方国家一般不会提倡教师应具备某种品质,对教师的道德品质定位不高,他们的教师必须遵守作为教育服务者的职业道德,具备法律规定的教师素养和品质便可,强调的是一种服务理念。[3]
中西教师职业道德发展脉络不同
中国师德文化底蕴深厚,但由于历史的原因,1978年以后,我们才开始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将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历程进行梳理,有学者将其分为“三个十年”。从1978年~1990年,是由照搬经验到开始颁布法规的阶段。这一阶段,1984年,教育部、全国教育工会联合颁发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要求(试行草案)》。从1991年~2000年,是规范明确和逐步完善的十年。1991年,国家教委和全国教育工会重新修订、颁布《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0年至今,是凸显专业性和务实性的十年。2000年,教育部、全国教育工会颁布《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试行)》,进一步完善我国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2008年6月,教育部公布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征求意见稿。[4]
而在西方,尤其是在发达国家,很早就开始进行教师职业道德的研究,制定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在这方面成果显著的当属美国。早在1896年,美国乔治亚州教师协会就颁布了《教师专业规范》,随后,各州相继仿效。1975年,全美教育协会对《教育专业规范》的结构和陈述作出了重大修改,并沿用至今。[5]1996年,美国出台了《优秀教师行为准则》,在总共的26条规定当中,有21条都涉及教师的专业方面的要求。
中西方教师职业道德发展特点不同

1.中国在教师职业道德发展方面的特点

一是职业道德研究内容向广度拓宽,研究领域向纵深拓展。我国在教师职业道德方面研究起步较晚,近些年,该方面的研究才不断地走向完善。从最初研究教师职业道德内涵、意义,逐渐转向研究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机制,并着手研究西方职业道德发展研究及其借鉴等问题,丰富了教师职业道德研究的内容。此外,注重将理论与实践研究相结合,逐步将该问题的研究向纵深领域延伸。
二是职业道德规范更具有明确性,更具有现实可操作性。建国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几经变更。从1984年10月,教育部、全国教育工会联合颁发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要求(试行草案)》中的6条规定,到1991年8月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6条要求,新增“廉洁从教”条目,旨在引导教师抵制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2008年5月,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之后,关于师德问题再次引起社会的热议。2008年6月,教育部公布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征求意见稿,“保护学生安全”这一条被首次纳入其中。2011年10月12日,《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征求意见稿),将“不得从事影响教育教学工作的”“坚决抵制学术失范和学术不端行为”[6]列入条目。可以说,每一次的变更都是基于新形势下教师职业发展的特点和原规定在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修订而成的。
三是对教师职业道德内涵的认识更趋于理性、人性化。建国以后,由于历史原因,我国长期搞政治运动,教育同政治紧密联系在一起,教师一度被认为是执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传递者”,政治色彩浓厚。新世纪以来,一个明显的变化是,人们开始更多地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职业倦怠等问题。

2.西方在教师职业道德发展方面的特点

西方对该领域研究起步较早,因而研究更趋于专业化。早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的一些学者就已用实证研究方法比较系统地分析了教师的品质人格。1968年,美国国家教育协会正式制定了《教育职业准则》,这个准则成为受到学校聘用与获得教师许可证的基本条件。与此同时,其他西方发达国家也开始了教师专业化的标准建设。
西方教师职业道德发展对我国教育管理研究的启示

1.强调价值认同,探索教师职业道德培养新途径

与计划经济时代不同,现阶段教师职业的内外部条件都发生了变化。教师社会地位的上升,吸引越来越多接受现代教育的年轻人加入到教师队伍中来。此时,仍然采取那种传统的强制的灌输方式进行师德教育己经不合时宜,“注重教师职业及师德的内化与行为养成,使从教者和教师备选者真正从内心、从价值取向上认同教师专业,使从教变成一种内心的自由选择,在自主的道德践行过程中提升职业道德水准,如此,师德教育才能真正见到实效”。[7]

2.强化本国教师职业道德研究“内在发展性”,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自信”

中国在教师职业道德研究方面与西方有着明显的差距,但这并不代表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价值观没有其生存的空间,只有西方的教师教育研究模式才是合理的、正确的……这就要求我们克服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树立面向未来的民族文化意识。[8] 在当代社会,只有我们传承教师职业道德的优良传统,同时遵循教师职业道德的时代性,才能逐步走出一条中国的而非西方某国的教师教育研究之路,真正使我国的教师教育研究呈现“中国话语”“中国问题”和“中国特色”。
参考文献:
《人民日报》:《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1,(10):01 .
[7] 李国庆,赵国金:西方教师职业道德发展研究及借鉴[J].高校教育管理,2011(5):51-52,55 .
[3]胡青,杨柳:中西方教师德育传统对比及其对当代的启示[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08(2):56.
[4]郅庭瑾 吴慧蕾:我国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发展与评价[J].中国教育学刊,2009(8):27.
[5]张桂春.国外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经验及启示[J].教育科学,2001(1):33一36.
[6]《中国教育报》: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征求意见稿),2011-10-13(1).
[8] 楚江亭:“文化自觉”与教师教育研究的价值选择[J].
(作者单位:中国戏曲学院)
[责任编辑:张雯]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