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创设创设特点语文教学之道科技

更新时间:2024-04-03 点赞:21665 浏览:9671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面对农村初中的生源现状,教师要想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就要通过心理疏导,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常怀一颗宽宏之心对待学生,用艺术熏陶感染学生,让他们感受自然,认识社会,锻炼能力,走特色语文教学的道路。
关键词:优质生源流失特色语文教学
1672-1578(2012)09-0057-01
这几年,我们农村初中生源急剧萎缩。究其原因,一是许多小学毕业生到城里上优质的民办学校(我们区的民办学校有三家,成绩好的学生或家庭经济富裕的学生基本都选择去民办学校就读。);二是许多小学毕业生随父母在务工之地就读。所以,在农村初中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一个年级只有一两个班,每个班人数在四十个左右。学生的语文、数学、英语成绩俱差;留守儿童、离异、单亲家庭的孩子居多。老师上课时,在下面既不动脑,也不动笔,甚至做小动作,扰乱课堂秩序的学生很多……
面对这些情况,痛心之余,笔者常掩卷深思:品学兼优的学生都到城里上民办学校了,我们农村的学生连个学习的榜样都没有了。如何做到既不伤害学生,又能改正他们的不良心态和行为,并能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呢?经过这几年的摸索、探究,笔者创设了有特色的语文教学道路,在施教过程中,还算差强人意,现在写出来与各位同仁共鉴共勉。
1 心理疏导,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心理疏导法,其目的是经常与学生通过心与心的沟通,同他们坦诚相待,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说过:“感人心者,莫先乎情。”通过习作,如:《我的故事》、《快乐的三人世界》、《快乐的一家》等,用家庭的亲情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还可以通过面对面的心理交流,让老师们明白学生最需要的是什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了解,及时解决,有效地防止不良行为的发生。在2010年下半学期,我们班有位谈姓学生,举止乖戾,上课经常莫名其妙地大声喧哗,无视课堂秩序,可谓肆无忌惮。笔者为了让他摒弃陋习,特地把他叫到操场谈心。刚开始的时候,他顽劣不堪,不愿与老师沟通,经过笔者多次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劝说,他终于在笔者面前敞开了心扉……原来这位谈姓同学在他很小的时候,母亲就撇下他父子二人,跟别人跑了,他自小缺失母爱,而他的父亲为了家庭生计,不得不涉洋越海,去国外打工,只剩下他与年迈的奶奶相依为命……了解了这些,笔者就采用“攻心术”,让他明白父爱如山的深沉,奶奶的苍老年迈等,让其痛定思痛,奋发向上。从此,他再也不源于:毕业生论文www.618jyw.com
违反课堂纪律了,学习也比以前刻苦多了。最终在2011年的中考中他取得了优秀的成绩,考上了三星级高中。
2 宽宏大量,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作为一名老师,应时刻牢记互相理解比什么都重要的道理。“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相信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都不是无缘无故的。对于学生中那些不和谐的“音符”,甚至是刺耳的“反调”,都应持宽容理解的态度,保护学生发言的积极性,保证课堂气氛的融洽活跃。“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更为重要的是,教师也要善于换位思考,透过学生轻率唐突的回答,去寻找他们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使之成为推进教学的契机,因疑施教,因势利导,将学生的理解和认识引向一个新的高度。
莫怀戚的《散步》一文中,祖孙二人在散步时的看法不是截然相反吗?可后来为什么没有起冲突、为什么一家人其乐融融地一起散步?不就是因为老祖母慈爱宽容、疼爱她的孙子吗!
只要我们都能推己及人、常怀一颗宽容之心,那些不和谐的“音符”、刺耳的“反调”一定会逐渐变少,直到消失。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不是吗?还有“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说不定教师的放手,宽容学生,敢于让学生在课堂上发表不同的意见,还能够创造思维的火花,汇成创造的火炬,放射出智慧的光芒。
3 艺术熏陶,春风化雨,潜移默化
语文这门学科是一门思想性很强的语言学科,教材里思想内容极其丰富,有爱国主义教育,有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育,有理想前途教育,有共产主义品德情操教育……还有学习方法、学习态度的指导,而大部分作品是作者用笔蘸着心血、欢乐、辛酸写成的,使学生从中感受真、善、美的形象。在语文教学中,决不能滔滔不绝地宣讲课本内容,初中生感情胜于智慧,对一些事物的感情也不稳定,既易于激动,又易于冷漠。
语文中的好多课文可以通过朗读使学生受到熏陶。如《论语八则》,反复默读和朗读使学生受益匪浅。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在艺术构思及艺术想象上堪称一绝,渗透出非常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在教学时,笔者让学生闭起双目,聆听王菲的歌曲《明月几时有》,不知不觉间,学生竟能浅吟低唱,这种音乐熏陶法真是立竿见影啊。有些散文情景交融,充满了诗情画意,这些课文可以用美去感染学生,调动学生的情趣,使学生获得了知识,又获得了美的熏陶。
4 感受自然,认识社会,锻炼能力
我们的学生生活在农村,没有城里的条件优越,但为了能改正他们的不良态度,笔者想尽了办法。农村天大地大,是一个广袤无垠、色彩瑰丽、千姿百态的大课堂,笔者让学生游览家乡的旅游胜地,如华东第一荡——绿草荡、周恩来纪念馆、吴承恩故居、千年河下古镇……让他们充当小记者采访,这些激起了学生的责任感,同时也锻炼的他们的听说读写、分析比较、综合归纳能力。笔者让他们在上学、放学路上多留意广告、橱窗,回到教室后同学间讨论、修改病句、错字,这些对巩固汉语知识、规范语言文字有着重要的作用,也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能力和经济头脑。这些丰富的知识和理念是普通课堂上难以获取的。在期中、期末考试中,学生修改病句、改正错别字能力也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
罗丹说:“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只要我们做有心人,就能创设出属于自己的语文教学之道。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