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工学对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培养方式和实践学术

更新时间:2024-02-24 点赞:7980 浏览:2554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本文主要对目前职业教育倡导的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培养模式进行深入的探讨。分析目前推广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相关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中职教育;工学结合;顶岗实习;校企共建
1674-9324(2012)12-0228-02
目前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是生产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这一培养目标的定位决定了中等职业教育需要与第一生产岗位紧密结合,它不同于普通学历教育,也区别于高等职业教育,与它们最大区别在于中等职业教育最为突出的职业特征。这决定了中等职业教育必须建立起一种与企业密切结合在一起的,以岗位能力、专业素养为培养目标的教育培养模式。另外,中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也必须与当地区域经济产业、行业发展紧密结合。这就需要中职学校能够及时掌握地区经济产业发展方向,深入企业与用人单位密切合作,共同制定并逐步优化以能够满足社会需要、企业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目前绝大多数的中等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教学计划与内容都与企业一线岗位实际情况相脱节。这就造成了学生进入企业后需要再培训,企业用工成本增加,新进人员岗前实践周期增长。学生在学校学习内容与实际工作相差较大。企业用人来自学校与来自社会差别不大,中职教育失去其自身的优势地位。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关于职业教育的论述中明确指出:“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吸收企业参加教育质量评估。调动行业企业的积极性。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接收学生实习实训和教师实践,鼓励企业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根据国家教育部出台纲要内容来看,如何深入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成为了推动中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关键问题。

一、“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与特征

1.内涵。“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标准为依据,以企业中的职业工作项目为学习内容,运用行为导向的教学模式组织教学,培养具有综合职业素质的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模式。该模式的实质就是让学生在最贴合一线的教学情境中参与学习、体验岗位工作,最终学会学习,在提高学习能力的同时也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
2.特征。该人才培养模式具有以下特征:第一,在教学内容上,以行业、企业的职业活动为导向,通过“工作岗位-工作任务-工作技能”的分析,组织教学内容,提炼出相应的课程模块及学习任务。通过完成一个个与工作任务相对应的学习任务,使学生具备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职业能力。第二,在教学方法上,通过创造特定的“职业环境”或“岗位情境”,让学生在校企双方共同开发、设计的学习环境中进行学习,倡导学生参与教与学、学与做的全过程,通常围绕企业的某一问题或项目展开,重视学习过程的体验。第三,在培养学生能力上,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教师可以引导他们进行讨论、交流,并适当地给以点评,这种形式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第四,在考核评价方式上,对接职业考核标准。满足职业岗位群对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要求,教学评价的内容与方式注重过程考核与目标考核相结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考评方式以“过程考核”为主,突出“工学结合”及“实践成果”,终结性考核为辅;评价内容以岗位需要的“职业能力考核”为先,“理论知识考核”为辅;评价标准立足岗位,学习或实习结束后,校、企双方组成组合进行考评,对整个学习或实习过程进行总结。

二、目前校企结合存在的一些问题

1.校企实质性的深入合作困难。虽然目前国家教育部对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出台了一些列政策和措施,但是学校要真正深入到企业中去还是存在着很大的困难。目前我省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大多停留在表面,例如目前省内几大汽车生产厂——江淮、奇瑞、安凯、华菱等用工需求量大,一次招工量上千人,如此大的用工量很难从一个学校满足,另外,作为学校也不会将所有生源放入一个企业。这样造成学校与企业对接流于形式不能切实深入。为了保障用工需求,大多企业目前主要采用订单式培养模式,其目的是保证用工需求,储备一线劳动力。所以大多订单班级的教学计划依旧按普通班级教学计划走,没有企业与学校共同确定的贴合企业一线生产工作需要的教学实施计划。
2.学校软硬件条件限制。目前各校还不能够与行业企业的一线生产完全地无缝对接,主要是由于硬件投入、技术投入和资金支撑等方面的综合原因造成。这样就使得学生在校的实习与其后进入企业的实习所从事的工作有很大差异。学校的专业课教师也主要分为两个层面,一个是中年以上的老师,这批教师主要习惯于比较传统的教学方法,对目前先进的生产工艺方式也缺乏了解,对于学生的实习指导存在一定的困难;另一类是比较年轻的专业课教师,这类教师基本是从校门走入校门的,缺乏企业实践经验,对于行业企业的工作标准不熟悉,没有企业工作经历,很难制定出真正切合企业需求的专业教学方案。

三、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1.校企共建教学性生产工厂。本人认为实践教学体系建设需要满足学生从专业认知、基本技能训练到真实岗位训练的系统要求。可以从校企共建教学性生产工厂。何为教学性生产工厂,即主要以满足教学要求的兼备生产功摘自:毕业论文提纲范文www.618jyw.com
能的工厂。为何要校企共建,主要是要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引入教学体系中来;将企业引入校园,把学校教学工作导入企业生产实践环节中去。教师的工作更贴近企业的实际情况,能够充分了解到企业对员工的岗位标准和技能要求。这样企业就是教学的地方,企业的设备就是教学设备。学校的老师就是企业的一线师傅,教学的产品也是企业的生产产品。学校通过校企共建的模式,形成了产权的纽带服务,增进校企合作深度。
2.深层次推进校企合作基地服务机制。以校企合作基地作为依托,积极拓展与企业的服务机制。开展深层次的校企合作,承接企业职工培训,技术、产品研发等合作服务项目。这样以服务带动基地建设,促进校企无缝对接,突出实践教学的内涵建设,校企合作的功能扩展。中职学校与企业建立供应链上的战略伙伴关系,不仅可以解决职业教育实践教学面临的诸多困难,而且还可整合企业和社会资源,降低学生就业成本和企业培养人才的机会成本,实现多边共赢。对于合作企业来说,一方面,要树立正确的校企合作意识,主动参与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这既是承担企业社会责任的表现,也是为企业储备人才的最佳选择;另一方面,要提高自身校企合作能力,为学校提供更好的工学结合、顶岗实习、选派优质教师等服务。这是实施与深入推进职业导向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132-133.
徐涵.工学结合内涵及其发展[J].职业技术教育,2008,(7).
[3]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