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学生论中学生道德情感教育

更新时间:2023-12-26 点赞:28549 浏览:13158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道德情感既是人类品德结构形成的条件,又是品德的结构中的重要因素,它是促使人源于:论文开题报告www.618jyw.com
们产生意志和行为的内驱力,对道德行为起着巨大的推动和调节作用。本文从三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为论文的概述,交代了道德情感的含义以及中学生道德情感的特征,第二部分具体交代了中学生道德情感教育的具体内容,最后一部分交代了中学生道德情感教育的方法。通过以上论述使读者明确中学生的道德情感方面的教育必须给予特别关注。
关键词:中学生;道德情感;教育
1674-9324(2013)05-0249-02

一、道德情感教育概述

(一)道德情感的含义

《教育大辞典》中这样解释:“道德情感是关于人的言行是否符合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而产生的情感体验。个人用社会公认的道德准则感知、比较、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行为举止时,所体验到的一切情感都属于道德情感。”道德情感是人类的社会情感之

一、它使个体充满生机与活力,它是人类全部活动的枢纽。

(二)中学生道德情感的特征

1.外显性。中学生的道德情感在小学阶段已经逐步发展起来,到了中学阶段由于自身生理因素的影响,道德情感的外显性更易于表露于外,他们不善于处理自己的喜怒哀乐,常常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不善于隐匿自己的悲欢,常常受到他人的影响。处于青春期的他们需要教师仔细观察他们的行为,通过掌握每个学生的情绪,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进而进行教育教学活动。
2.脆弱性。初中生易于通过想象发生情感,想象性的道德情感较突出,他们对某种道德情感的感知会迅速产生情感,即直觉的道德情感占优势,对于具体事件的理解不够深刻,往往停留于事件的表面,道德情感往往是单纯的,这样的情感很容易遭受破坏,表现出极其脆弱的一面。
3.不稳定性。中学生的喜怒哀乐变化无常,往往会受到老师、家长的态度的影响,中学生对于道德概念已经有了自己初步的理解,不过还是不能对行为的深层含义进行理解,多数是无动机的模仿,其行为往往是幼稚、单纯的,这样的道德情感的主观性很强,变动性很大,呈现出一种不稳定性。

二、中学生道德情感教育的内容

1.对中学生进行自尊感的教育。自尊感教育是对中学生进行道德情感教育的重要内容,健康的自尊感对中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对于中学生的情感教育要从多方面入手。首先,对中学生进行自尊心教育。中学生有强烈的自尊心、自我独立意识,作为教师应循循善诱,就事论理,使中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建立自尊。其次,对中学生进行成就感教育。中学生处于成长的特殊阶段,他们的心理发展不完善,他们更加看重来自外界的承认或认可,教师应该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学生使他们获得成就感、自信心。最后,要对中学生进行自我责任感的教育,在当代中学生自我责任感不强的情况下,教师应该抓住学习、生活中的契机,对中学生进行自我负责意识,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责任意识。
2.对中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情感教育。集体主义情感教育就是使中学生形成集体主义观点,善于在集体生活中进行教育,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入手:首先,要对中学生进行热爱集体的教育,要让中学生了解集体生活的要求,适应集体生活,积极的参与集体生活并且培养中学生的集体意识。其次,对中学生进行“心中有集体”的情感教育,教师应该使学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并且懂得个人的进步与集体是分不开的,要让学生懂得遵守集体的纪律与规章制度,培养学生为集体服务的能力。最后,对中学生进行服从集体决议的教育。当代大学生多数为独生子女,服从意识较为薄弱,教师应积极引导中学生有事要与大家商量,增强个人服从集体、少数服从多数的观念。
3.要对中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情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是道德情感教育的主要内容,它是一种由“我”逐渐向外扩充的情感,这就要求教师对中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使学生由“我”扩充到亲人、故土、国家。首先,对中学生进行热爱祖国河山的教育。学校应该通过开展各种课外活动使学生感受祖国壮丽山河的同时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其次,对中学生进行热爱各族人民的教育,要让学生了解到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祖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有了国民才有了我们丰富多彩的生活,培养学生热爱人民的思想。最后,对中学生进行热爱中国的教育。教师应让学生了解基本的党史,让学生意识到我们的党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它有着光辉的历史,没有的领导就没有我们今天拥有的一切,包括以爱国主义为起点的共产主义理想教育以及以学英雄为主要内容的革命传统教育。

三、中学生情感教育的方法

1.说服教育法。说服教育法是对中学生进行道德情感教育的最基本的方法,它是通过讲解、谈话、讨论等方式摆事实,讲道理,启发中学生的觉悟性,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以达到对中学生进行道德情感教育的目的。说服教育法具体又可以分为讲解法、谈话法和讨论法。
2.榜样示范法。榜样示范法是对中学生进行道德情感教育的重要的方法之一,它是一种以别人的好思想、好品德、好行为去影响、教育学生的方法。一般常用的榜样有:革命先烈、英雄模范人物;同学中的好人好事;教师和家长等。榜样是中学生生长意志和行为的内驱力。
3.奖励惩罚法。奖励和惩罚法是中学生道德情感教育不可或缺的教育方法,表扬和奖励是对中学生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基于肯定的评价,使中学生明确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并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发扬。惩罚则相反,这种方法既可用于集体也可以用于个人。奖励惩罚法教师运用恰当则会获得良好的效果。

四、中学生情感教育的原则

1.“以情”原则。情感本身具有感染性特点,也是构建在“以情感人、情理交融”的教学原则的基础之上,揭示出学科教学实施道德情感教育总的指导思想。其核心内容是指出了情感教育中必须明确:无论是人的情感,还是物中蕴含的情感因素,都会对特定的人产生影响。
2.优化学生道德需要原则。优化学生道德需要是道德情感教育的核心,这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既要深入了解学生的情感特点以及动机和需要,并在教学中加以正确区分和引导。这是因为人的道德情感产生和发展的内在动因就是主体的道德需要。
3.和谐互动原则。是根据儿童品德形成和发展规律而确立的教学原则。它要求教学必须真正做到“情理交融”,达到道德认识的提高及道德情感的培养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目的。在情感教育的过程中与教育对象进行有效的互动,秉承和谐教学的教学理念是情感教育得到良好的效果。
4.循序渐进、反复强化的原则。中学生的道德情感同其他任何事物一样,总是循着由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的轨迹发展的。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反复强化教育、持之以恒。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教育培养学生健康而丰富的道德情感的目的。
参考文献:
杨绍刚,郭本禹.疫情与道德发展[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9.
朱小蔓.情感德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3]毕爱华.小学生情感特点及道德情感的培养[J].济南教育学院学报,2002,(2).
作者简介:刘盈盈(1987-),女,辽宁海城人,渤海大学政治与历史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学科教学(思想政治)。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