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浅析高校科研评价系统之理由及其实现对策

更新时间:2024-01-07 点赞:22548 浏览:9832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科学研究是高校承担的三大职责之一,它不仅与科研人员个人的利益密切相关,也同高校在国家高教系统中的地位紧密相连。由于我国科研评价体系存在许多弊端,导致科研评价不能发挥理想的作用。为减少科研评价中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以促进高校科研积极、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科研评价;高校科研;定量评价
1674-9324(2013)05-0255-03 一、引言
科研评价是指评价者在一定价值观的指导下,依据一定的衡量标准,对教师的科研工作进行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的过程。科研评价不仅是高校考核科研机构团体、个人的主要手段,更是评估一所高校在高等教育系统中所处地位的重要指标。由于科研评价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导致科研评价结果不能最大限度的反映科研机构和人员的素质和潜力,从而严重影响了高校科技事业的发展和科研工作者的积极性。为此,如何完善现有的科研评价制度,更好的发挥科研评价的功能,以充分调动研究者的科研积极性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科研评价中采用的主要方法和指标

目前,高校科研评价中的采用的方法大致可分为同行评议和量化指标评价。由于两者有各自的特点,在科研评价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一)同行专家评议

同行专家评议是最早采用的一种科研评价方式。该方式是指由本学科内的专家群体根据自己对参评科研成果的认识作出的评价。由于是具有一定水准的本学科的专家群体,如果实施得当,能够较好地反映评价对象的科研水平。该评价方式受主观因素的影响较大,有时不能公平地反映出科研绩效。如同行之间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关系网;或者评价对象的研究领域与评价主体相同,会有所倾向。

(二)指标量化评价

1.论文数指标。论文数指标指个人在一定时间内发表的论文总数,它主要以一些大型数据库收录的期刊论文作为统计源。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简单、易于统计,因此在各高校的科研评价中被广泛采用;其缺点是仅凭论文数量无法衡量论文的创新性和影响力;并且各种统计源收录的学术期刊良莠不齐,一定程度上无法保证论文的质量。
2.引证数指标。引证数指已发表的论文在发表后的一段时间内被引用的次数之和。与论文数指标相比,引证数可直接反映论文产生的影响力,表现研究成果的社会效应和产生的实际功用,因此也更为科学。引证指数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对于批评引证的处理。一些提出不被主流学术界认可的学术观点的论文,由于被用来做批评引证,反而会使其中一些论文的引证指数升高,对学术评价的结果产生影响。
3.影响因子指标。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IF)是指某期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统计当年的被引用总次数除以该期刊在前两年内发表的论文总数。由于该指标是相对统计值,可克服期刊由于载文量不同所带来的偏差。但影响因子指标也存在以下局限性:(1)引文峰值出现的时间滞后。一篇文章发表后的引用率有50%会出现在前6年的时间里,随后会迅速下降。而目前使用计算影响因子的“最大引文年限”为2年,会造成论文被引次数统计值上的偏差。(2)学术领域不同产生的差异。“如1998年SCI收录的基础生命科学期刊的影响因子平均值为3.1,而数学与计算机科学期刊的影响因子平均值仅为0.5”。
4.h指数指标。该指数是一个混合量化指标,2005年由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物理学家乔治·希尔施(Jorge E.Hirsch)提出。希尔施认为:一个人在其所有学术文章中有N篇论文分别被引用了至少N次,则他的h指数就是N。
h指数巧妙地将数量指标(发表的论文数)和质量指标(被引频次)结合在一起,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以往各种评价科学工作者科研成果的单项指标的缺点。和所有其他评价方式一样,h指数也有其不足的地方:(1)h指数的确定问题。由于在相同学科领域都很难找到一个合适的参考标准,在世界范围内的各大学中,要找到一个合适的参考标准更是难上加难。(2)根据h指数的定义,它不能超越论文数量的界限,因此不利于那些论文数量少而被引频次高的科学家[3]。

三、高校科研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重数量轻质量

这是当今高校科研评价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最严重的问题。高校中不论职称评定、年度考核还是岗位升迁,发表科研论文、著作的数量总是第一个作为评判标准。这种做法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教师在学术上的急功近利行为和浮躁心理。许多教师为了达到学校的“要求”,不得不为巩固自己现有的地位而“发表”文章、为了凑数而写“文章”,写出的文章不过是将自己以往的文章旧瓶装新酒,形成高校所谓的学术繁荣,造成大量“学术泡沫”充斥在学术中。

(二)重评价目的轻论文时效性

有的高校规定教师在一年或几年之内发多少篇文章,就可以评为教授或副教授。如,浙江大学规定教师2年内发表8篇被SCI收录的文章,可晋升为副教授。于是,有的教师采取了“只写文章而不发表”的策略,等自己的文章数累计到了学校的要求,一年之内将其统统发表。这样做无疑对自己职位的升迁是有益的,但热点问题有自己的时效性。有的文章的观点在当时创作阶段看来确实是新颖的,但等到自己文章发表时,已经被学界所广泛了解,文章的质量即使很高也不会得到广泛的摘自:本科毕业论文www.618jyw.com
关注。

(三)重横向课题轻纵向课题

高校负债已是中国普遍存在的现象。众多高校由于办学经费的紧张,把希望寄托于科研经费。大学在此基础上不得不在研究方向上做出某些倾斜,重横向课题轻纵向课题[4]。横向课题由于应用性强、见效快、收益高,理论水平和要求相对低于纵向课题等原因,受到高校的特别青睐。对研究者而言,经济利益的驱使也使他们乐于进行横向课题的研究。然而,众多的研究人员聚集在横向课题上,一方面造成横向课题中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和纵向课题的研究人员稀少;另一方面,导致科研资源配置的“马太效应”,横向课题获得的研究经费越来越多,而纵向课题获得的研究经费越来越少,造血能力下降,形成恶性循环。源于:论文例文www.618jyw.com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