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课堂爱上数学课堂自信快乐学习

更新时间:2024-04-15 点赞:16313 浏览:7066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 小学数学不只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发展智力,还要体现社会主义教育性质,体现素质教育的目的。而在教学中运用电教媒体,可以很好地实现以上素质教育的目标。
关键词 小学数学;电教媒体;素质教育
1671-489X(2013)13-0092-02
小学是学生学习的最初阶段,也就是基础阶段,基础打不好以后学习会很困难。学习某一科也是同样的道理。由于小学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在培养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个性鲜明、各具特色的人才方面,担负着重要的责任。在数学课堂中通过讲授形成知识和能力,并让学生体会知识的形成,而不是简单地告诉或讲述。离开了知识形成过程一切都是空中楼阁。但过多的练习和讲解让学生失去了学习和研究数学的快乐,更不用说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思维了。那么,该如何去摆脱这些现象,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和数学能力呢?电教媒体为实现数学课堂的实效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1 让学生学会学习
数学教学的关键不在改变数学知识本身,而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观,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将终生受益。小学阶段正处于培养习惯的关键时期,要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好习惯一旦形成,学生的学习自然也就进入了轨道。这也是教师组织教学能否成功的重要条件之一,所以要致力培养。在培养过程中难免会有反复,教师要善于抓反复,反复抓。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以极其认真的态度全身心地投入,如认真源于:论文格式要求www.618jyw.com
听讲,积极思考,踊跃回答问题,认真审题,按时完成作业,计算后要认真检查,认真书写等,逐渐学生养成自觉、主动、认真的学习习惯。这些都是高效课堂的基础保障。
在教学中,要在学生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比如,可要求学生课前预习——把自己不懂的地方上传到本班的“数学交流站”中,教师可以及时掌握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疑点、难点,在备课时可以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展开教学;而学生上课时带着这些问题听讲,学习更有目的性、更有动力。而对于在预习中已弄懂的内容,可通过听讲来比较一下自己的理解与教师讲解之间的差距、看问题的角度是否相同,如有不同,哪种好些;课后复习——教师可以出示复习提纲及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题目,学生课下可以根据学习效果,上网进行自主复习,避免重复性学习,为学生提供宽松、自由的学习空间,提高学习效率。只有真正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才不会是一句空话,才会落到实处,学生才会受益,才会实现师生双赢,学生对于学习数学才会乐学、好学,才会自主地学、创造性地学,才会成为创新性人才。
2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包揽了学生的学习活动,严重扭曲了教学行为,抑制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束缚学生才能的发展。教学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课堂教学应从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发挥上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观察、操作、表述,指点学习方法,控制与调整学生学习活动。而兴趣是学生学好数学的首要条件,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是教师的首要任务。数学教学不单纯是一个认识过程,还是一种情感过程。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教师来培养。“兴趣”是内在的动机,它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离开了这种动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不可能有主动进取精神,注意力也不易集中,更说不上积极思维,这样就不可能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想方设法去利用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努力创设求知情境,让学生产生探求数学知识的强烈兴趣,使学生由被动接受数学知识转化到主动地去猎取知识,处于最佳的心理状态,为教学新概念创造良好的气氛。
如在讲“分数的基本性质”时,笔者利用多媒体讲故事,导入新课:“有位老爷爷把一块地分给3个儿子,老大分到了这块地的1/3,老二分到了这块地的2/6,老三分到了这块地的3/9。老大、老二觉得自己很吃亏,于是三人就大吵起来。刚好阿凡提路过,问清争吵的原因后,哈哈大笑起来,给他们讲了几句话,三兄弟就停止了争吵。你知道阿凡提为什么会笑吗?他对三兄弟讲了哪些话?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这方面的内容。”精彩的故事情节,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面讲解分数的基本性质作铺垫。
3 形象展示概念的推导过程
小学生主要是通过概念来了解、理解、知记数学知识、掌握数学知识的,而概念往往抽象,不易理解。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后,学生可以清楚、形象地掌握内容。由于概念是从现实世界的具体事物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因此,教师在数学概念教学中,必须遵循从具体到抽象的原则,由感性认识逐步上升为理性认识,并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注意利用学生熟悉的事物进行观察比较,或让学生动手操作,获得必要的感性认识,然后通过语言来逐步抽象、概括出数学概念。教师要善于为学生创造条件,引导他们通过观察、思考、探求概念的含义,沿着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认知过程去掌握概念。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学习数学仅仅是一个起步,更重要的是在学生形成概念之后,要善于为学生创造条件,使学生经常地运用概念,才能有更大的飞跃。只有学生会运用所掌握的概念,才能更深刻地理解概念,从而更好地掌握新的数学知识。
例如,在教学圆柱体积概念时,先回忆圆转化成长方形以求出它的面积,然后启发学生运用类似的方法求出圆柱的体积。教师通过大屏幕展示操作,把底面分成若干份相等的扇形(如分成16等份),然后引导学生观察:沿着圆柱底面的扇形和圆柱的高把圆柱切开,可以得到大小相等的16块。教师将这分成16块的底面出示给学生看,并提问:现在把底面切成了16份,应该怎样把它拼成一个长方形?指名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操作演示,先只把底面部分拿给学生看,提问:圆柱的底面被拼成了什么图形?学生很容易回答是长方形。教师再进行操作:大家再看看整个圆柱,它又被拼成了什么形状?……学生通过多媒体的多项功能,不但轻松记住了圆柱的体积计算方法,而且了解了具体的推导过程,加深了对“体积”概念的理解。
4 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快乐感
在小学数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应以学生为本,从学生心理出发,找到合适的方法,做到真正激发学生的情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实现育人的本质。通过数学学习,应使学生在兴趣与动机、自信与意志、态度与目标等方面获得发展;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应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养成尊重客观事实的态度,并具有勇于创新的精神以及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习惯,这些都属于非智力因素的范畴。根据小学生争强好胜、喜欢表现自己的特点,在教学的各个环节适时引入竞争机制,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和兴趣,让学生在竞赛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增强自信心,提高自觉性和自制力。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电脑计时开展“百字竞赛”“口算竞赛”“谁是我班学习小达人”等活动,不仅能把学过的知识变相地巩固,而且通过教师在“数学交流站”中展示个别学生的优秀作业、个别学生的听讲录像、个别学生的上课表现,还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快乐感,一举两得。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