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教学质量以课程联系提升电子教学质量

更新时间:2024-03-28 点赞:22206 浏览:9778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以加强课程联系为切入点,以电子专业课程实践教学为案例,说明提高教学质量,锤炼教师团队的有效途径,更有利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融会贯通,增强学生创新设计及综合应用能力,也有利于构建紧密配合、有机联系的课程源于:科研方法与论文写作www.618jyw.com
体系。
关键词:课程联系;教学质量;电子专业
1672-5727(2013)05-0097-02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社会对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数量越来越大,同时对人才培养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的教学质量出发,探讨提高教学质量的新思路、新方法。本文以加强课程联系为切入点,在分析专业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实施教学内容改革,创建教学团队,开展综合设计等措施来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背景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授课的重点主要集中在该课程自身理论及实践体系的讲授上,教学内容较少涉及其他相关课程,即课程单项技能与综合应用的相互衔接不相适应,使得各课程之间没有直接的联系,导致学生无法进行综合课题的设计。往往说得头头是道,碰到实际问题无从下手,这样的一些问题引发了我们对课程改革、教学整合的思考。只注重了理论或单项技能的传授,却忽视了课程核心能力的培养。这样,学生知识掌握不够扎实,综合应用及创新设计能力比较薄弱。这既不利于学生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巩固所学知识,也不利于构建融会贯通的课程体系。因此,为进一步提升电子类专业教学质量,有必要在教学过程中对加强课程间的相互联系方面进行探索。
明确专业建设方向,确定课程建设内容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的建设方向是以电子信息产品测试维护、生产制造能力为核心,培养适应当前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所需要的电子信息产品的安装、调试、检测、维护能力,具备电子信息产品的制造、装配、推广、应用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在此建设方向的基础上,确定了专业课程的内容,如图1所示,包括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此外,还开设了专业选修课,素质教育课等课程。
协调课程内容,促进课程衔接
为了适应新的课程体系发展,促进课程相互衔接,有必要创建专业教学团队,共同协商课程教学内容,使课程内容相互渗透。
改革课程教学内容 分析前后续课程的关系,进行教学内容的改革,在教学过程中为后续课程做好铺垫。比如,在进行《电子CAD》课程教学时,以单片机基本电路为设计任务,并向学生介绍电路各部分的功能,包括晶体振荡器电路、电源电路、键盘电路、指示灯电路等,为后续单片机课程教学奠定基础。在进行《电路分析》课程教学时,以按键复位电路为例介绍电容的充放电特性,为今后学生的电路设计打下基础。在进行《虚拟仪器技术》课程教学时,以上下位机通信为例,完成虚拟仪器与PROTEUS仿真软件通信,向学生展示本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的联系。总之,将学生在今后学习和科研中可能遇到的典型电路、案例作为实例、习题等引入到课程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促进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提高学习兴趣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创建专业教学团队 加强课程联系,提高教学质量,实施课程改革,促进教师的合作与互动。每一位教师都有自己的专业所长,都有相对独立的工作岗位,教师的职业特点和目前的教学模式,决定了教师之间关系是松散的,容易形成各顾各的工作作风。但是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单靠一个人一个学科的教学,绝对达不到我们的教育目的,完不成教育任务。所有教师必须通过相互协作,群策群力,共同对学生施加影响,才能培养出具有较强操作技能的综合素质人才。
因此,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要求教师从“单兵”作战转向团队协作,需要从注重教师的个人学习走向组织学习。教师团队绝非个体的简单集合,团队教师专业各有所长,需要精心组织和建设才能形成。教师只有能够理清课程与专业的关系、课程与课程体系的关系,了解课程设计与开发背景及课程培养目标和专业建设方向,才能真正知道如何设计教学内容、如何向学生展现教学内容,培养学生专业技能。
开展综合设计,加强课程联系,提升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的提升,体现在学生运用专业知识解决本专业领域问题的能力,即对所学课程知识的掌握、理解、应用能力。
课程之间相对独立,拥有各自的课程标准、授课计划、实验实训项目等,培养学生不同的知识和技能。但课程之间又相互关联,它们是一个整体,共同为本专业教学目标服务,具有延续性,特别体现在综合设计过程中,需要应用多门课程知识完成某项应用设计。因此,加强课程联系,培养学生综合技能,巩固所学知识并融会贯通,才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电子专业在原有课程教学内容基础上进行深化,开设《电子创新设计》课程,通过综合应用多门专业课程知识,完成电子产品的设计与制作,并以此课程作为衡量专业人才能力培养目标的审核依据。比如设计“基于单片机的LED灯远程控制系统”,要求学生使用虚拟仪器软件完成上位机开发,使用PROTEUS软件完成单片机电路仿真,并使用PROTELL完成电路板设计,最终完成电路板的装配与调试,实现控制系统。这样的教学设计,既有利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融会贯通,提高学习兴趣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也有利于构建紧密合作、有机联系的课程体系,提高教学质量,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课程间既有本质上的区别,又有实践上的联系。从动态的角度理解课程,加强课程联系,将目光转向综合设计能力培养,巩固教学成果,提升教学质量,锤炼教师团队,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不仅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化对理论的认识,具有实用性,直观性,先进性,也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取得较好的效果。同时也为教师间的相互交流,相互促进营造了良好的协作氛围,有利于构建紧密配合、有机联系的课程体系,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参考文献:
秦平,沈钺.基于课程联系探讨“电路分析基础”教学[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7(29):88-90.
李会容,张雪峰.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探索[J].攀枝花学院学报,2011(28):123-125.
[3]杨成全,卢玉和,石云龙,王振义.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1):79-81.
[4]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5]石伟平.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技术[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6]蔡卫新.基于教学质量的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研究[J].南方周刊,2008(5):52,78.
[7]姚淑霞,陈黎霞.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的改革[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10(5).
作者简介:
贾佳(1980—),女,陕西西安人,硕士,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电子电路\虚拟仪器以及FPGA的教学。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