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播撒播撒希望与智慧德育课堂

更新时间:2024-03-01 点赞:23655 浏览:10725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准备生活的唯一途径就是进行生活,离开任何直接的社会需要和动机,离开了任何现存的社会情景,要培养对社会有益和有用的习惯,是不折不扣地在岸上通过动作教儿童游泳”。新课标提出:“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因为“生活是生命的轨迹,也是生命的基点。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这就需要教师将教学与其它活动结合起来,引领孩子感受自然,实践和向往美好的生活,懂得享受有道德的生活。

一、让教学回归生活,激发孩子探究生活的热情。

著名诗人泰戈尔曾经对一位教师赞美道:“孩子们和他在一起,从未感到被禁锢在有限的教室里,倒好象是在各处漫游……他不象其他教师那样,仅仅是一个教科书的运载工具,而是使他的教学人格化。他的教学是从生活材料中来,易于被人类本质所吸收,他成功的真正原因在于他对生活、对思想对他周围的事物以及同他接触的孩子们的强烈兴趣。他的灵感不是来自于书本,而是来自他情感丰富的心灵与世界的直接沟通。”正因为这样,在教学中教师才能引领孩子回归自然、回到社会,激发孩子热爱生活、探究生活的热情。在真实的教学实践中,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拥有善良、健康的心理品质和高尚、健全的人格。

二、在教学中注重情感的体验,让人文与道德共生。

省教育厅的钟教授在他的《品德课例研究方法》中提出:“在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的教学中,对孩子心灵的浸润、感化或情感的碰撞、震撼,是必不可少的核心教学艺术”。教师应富于极大的感染力,以丰富的情感来提升孩子的道德体验,让他们直接感知亲身经历的东西,同时把握好道德引领下的人文知识教育。
例如:李老师在三年级上册《夸爸爸,赞妈妈》一课的教学中,采用了“核心教学艺术”,成功引领了孩子正确的道德情感体验。
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孩子蒙上眼睛,在家长的搀扶下跨过障碍物,使他们切身体会到黑暗中的无助以及无助中的被助。接下来,通过“真情讲述”、“问答测试”和“场景模拟”等形式,使孩子们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会用体验来感受亲情;用心灵去感悟亲情;用语言来赞美亲情。最后一曲爱的颂歌《感恩的心》使亲情再一次升华,教师在悠扬的乐曲声中充满深情的叙述:“爸爸、妈妈给了我们生命,他们的关爱照亮着我们成长的历程。有太多太多的赞美与感激要说,就让我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吟唱……”此时此刻在老师的感染下,孩子们的内心情感遭受了强烈的碰撞。伴着优美的音乐,孩子、父母跟随老师跳起了手语舞。这时老师的话音再次响起:“是谁在你刚来到这个陌生的世界时,把你抱在怀中?是谁伴你蹒跚学步,教你咿呀学语?是谁在你遭受病痛折磨时为你焦急、担心而彻夜无眠?……是谁疼你、爱你、呵护着你,却不求回报?……”这撩人心弦的话语深深地触动了孩子们的内心世界,使他们从心灵深处对父母更加地热爱与感激。
在老师的感召下,在情感的互动中,使孩子们充分体会到父母的养育之恩,教师以自己丰富的感染力和表现力,启发和引领孩子美好的情感体验,让人文与道德一起呈现,使孩子的心灵倍受震撼,通过活动既丰富了孩子们的社会与道德情感,又锻炼和增进了他们的社会学习和发展的能力。

三、准确把握教材,提升孩子的兴趣和自我构建。

鲁教授说:“教科书的功能并不是要让孩子在头脑中复制教科书所呈现的一切,而是凭借它激活自己的思想,得出自己的结论……教科书是实现调动孩子心理活动,思想活动,促进孩子自我建构的一种手段”。钟守权主任根据她的思想提出了如何正确使用品德与生活(社会)教材进行教学设计的方法,把握教材对孩子兴趣情感的关注;落实教材对孩子观察力、探究力和审美情趣的引领;利用教材提升孩子的社会经验和生活智慧。课堂上既表现教学的统一要求,又留给师生自由创造的空间。这就需要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策略和教学设计能力,需摘自:毕业论文的格式www.618jyw.com
要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拓展和创造生动有效的教学活动。依据新课标对教学的要求,王老师和张校长精心设计了一堂优秀课例:五年级上册《让烦恼走开》,准确地把握了教材,经过拓展和延伸,创造了一个生动、活泼的品德课堂,促进了孩子的自我构建。
首先,课堂设计了两个人物:“开心果”和虚拟的“心灵博士”,制作了一棵“健康树”。教学以情景剧的形式展开,激发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让开心果唱着歌进场:“最近比较烦,比较烦……”,老师以朋友的口气问:“开心果,你也有烦心事?说来听听”,原来开心果数学没考好,妈妈又爱唠叨,所以心里实在烦。说完,开心果举起黑色心形卡,写上自己的“烦恼”,挂到了健康树上。老师幽默地说:“呀,这真是个烦心事。”于是,指导其他同学也和开心果一样将自己的“烦恼”写下来,挂在了健康树上。通过此项活动使孩子们知道: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遇到烦恼,烦恼会伴随我们一起成长,但处理不当会影响我们的身心健康。(这一教学设计:充分体现了课堂对孩子兴趣的关注,以及对孩子情感的尊重。使他们能说出烦恼、认识烦恼,并渴望解决烦恼)。
通过参加新课程实验研讨会以及听课、欣赏优秀教学案例,使我深刻体会到:“品德教师是雕刻孩子心灵的天使”,在教学中,需要用敏锐的眼光去发现生活中能触动孩子内心的事例;捕捉实践中能拨动孩子心弦的画面;描绘现实中能震撼孩子心灵的场景。教师只有对生活充满了情感,对教学充满了热爱。才能找准可以拨动孩子心弦的“生活点”和教学“切入点”,从而使品德课堂焕发出无穷的魅力和无限的精彩。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