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势在必行生导师制——一种势在必行制度学生

更新时间:2024-03-06 点赞:5288 浏览:1313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本文从本科生导师制的重要性、从国内高等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着手阐述了其现实必要性,并从构建新的育人机制的高度进行了系统客观的分析,结合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应用型人才培养,提出了明确的措施办法,提出设立企业导师的新观点。
关键词:本科生导师制;教育改革;模式建构
1674-9324(2013)33-0005-02
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形式,本科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中心工作之一,应试教育的种种弊端,在高校管理者、教师、学生中还留有深深的印记,严重冲击和制约人才培养质量,一大批高分低能的“人才”走出高校,进入社会,无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之需,值得深刻反思,应切实加以改革。导师制不失为一种好的制度,应提到高校管理体制、育人体制改革突破口的高度,有效推进。导师制是大学教育的组成部分,实行导师制需突破现有的培养模式和教学理念,创设教与学、学与学互动的新型教学结构,可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课内课外的结合,由教学到导学,强调基于学生主体性下导师的“导引”作用,通过导师在不同阶段的个性化指导,夯实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为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本科生导师制的重要性

本科生导师制最早源于14世纪英国的牛津大学,是牛津大学最具特色的人才培养制度之一。牛津大学新生到一个学院报到时,学院当局就给他指定一位导师。本科生的导师称Tutro,研究生的导师称Super Visor。导师是学生所选择学科的学者,负责指导学生的品德思想、学业生活,协助安排学习计划、职业规划等。“指示应读之书,批改课卷纠缪指正而外,与探讨辩难,导师发问,诱导学生思索,学生质疑,乃得导师薪传”,导师制的核心是导师。据统计,英国历史上的41位首相中,大多毕业于牛津大学,有46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是牛津校友,本科生导师制发挥了重要作用,世界许多著名高校也都实行了此项制度,受益匪浅。随着国际交流的深入,近十年,在我国开始受到普遍关注,部分高校开始学习实践这项制度,效果如何,姑且不论,但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确对此作了很好的概括:本科生导师制创设了教与学、学与学互动的新型教学结构;本科生导师制为本科生的研究型学习导航;本科生导师制是由导师对学生的品德、学习与生活各方面进行个别指导的一种教学制度;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可以改变中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深化中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出大批具有丰富个性的杰出人才;本科生导师制是遵循因材施教的教育规律提出来的,是一种发现人才,培养更专门人才的手段,能保证素质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实行本科生导师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由此可见,高校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多么必要和重要,同时也将会多么不易,绝不仅仅是一个导师与多个学生的简单组合,必然触碰到国内现有的高校育人环境与体制,面对一系列矛盾与冲突,问题与弊端,是对实行本科生导师制高校的集体意志与决心的重大考验。

二、国内高校实行本科生导师制面临的问题

当前,国内不少高校已在试行,但跟风和走过场的不少,管理者、教师及学生难以形成“三位一体”的良性互动,实行情况可能并不理想,牵涉到对现有模式的缺陷与问题的再认识与再造,本身就是一个痛苦的过程,突出表现在以下几点。
1.教育管理效益低,疏于高效规范:现行的工作体系、工作内容庞杂,学生工作者很难有精力研究学生工作规律、经验教训、当代大学生的特点、思想动态等问题,学生工作者空洞的说教多了些,能真正满足大学生情感需要的心理咨询等有益的工作少了些;管细枝末节多了些,而主动地思考、设计和开展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工作少了些;大量的精力消耗在日常琐碎事务上面,教育管理工作表面化。
2.教育管理方式行政化,对学生训导多,而服务和权益保护少,管理者与学生之间缺少沟通,互相不够理解。
3.本科教育模式单

一、过早专门化,通识教育程度不够、创新因素不足,质疑意识不强。

4.教书育人的本质没有体现:教育的本质是育人。许多教师只管教书,不谈育人,认为那是辅导员的事情,与自己不相关。这样既削弱了教师育人的积极性,也极易形成教师不负责任的局面。

5.现在的大学课堂,教师教学生听,师生之间缺乏情感的交流、上完课就走人,关系淡漠。

6.教授不大愿为本科生上课,教师的人生最高追求,被职称制度异化了。形成了一种现象:大学教师为评教授而去讲课,评上教授后,就尽量少上或不上,甚至连副教授也是如此,导致本科生课程的主讲教师以助教和讲师居多。
7.大学校园与社会生活融合程度越来越深。青年学生受到的负面影响也越来越强,大学生群体的道德心理素质令人担忧。我们的教育管理却滞后了、脱节了。
8.应试教育的影响:教育质量的评价被考试制度异化,学生关心的是考试结果,而不是学习的过程和所学到的知识,更不是能力与创新意识的提高。应试教育扭曲了教育的本质,所谓素质教育不过是幌子和旗号而已。
种种问题,突显了当前国内高校管理体制、育人体制的弊端,这样的育人环境,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发展、创造性被抑制,只能被培养成“理论型”人才、“低能型”人才,与应用型、技能型、创新型人才相去甚远。教育在于育人,而非制器,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对于改变这种局面、修正大学教育甚至整个学校教育的缺失,不失为一项理性的选择。

三、建构基于本科生导师制的育人模式

实行本科生导师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高校有必要对当前人才培养的管理体制、育人体制进行全面的“会诊”,做好顶层设计,从上到下,层层落实,尤其要把握好以下环节。
1.“三位一体”,凝聚共识;从系统工程的高度,强化制度建设。成立本科生导师制改革的专门工作机构,对国内外实施导师制比较成功的高校展开深入的调研,吸取经验,为我所用。管理者、教师、学生必须“三位一体”,缺一不可,正确理解和认识导师制本质和意义,导师制的贯彻落实和作用发挥,专业教师认识到位是关键。高校应做好顶层设计,建立有利于激励教师担任本科生导师的管理制度,各项措施综合配套。考核制度落实,办法切实可行。将导师的业绩与晋职、晋级、酬金、荣誉等挂钩,从上到下扎实推进。另外,让大家明确,导师制是一项育人制度而不是活动,是必须完成的职责而不是义务。否则,恐难以落实和深入开展,最终流于形式,走走过场而已。
2.改革培养方案,构建新的教学模式,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实行本科生导师制要对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进行改革。从行业社会对知识和能力需要出发,强调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力,使导师因材施教、个性化指导和学生涉足交叉学科成为可能,改变“流水线”式的培养方式,使本科生呈现千人千面的局面。建立导师制的教学模式首先要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改变重理论轻实践,提倡“基于问题、基于案例、基于项目”的“项目导入”式教学,用项目贯穿整个理论与实践学习过程,让学生动起来,为解决问题而学。优化教学内容,少讲精讲,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重学习的过程与考核;及时引入新知识、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等行业社会所需,利用企业资源打造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平台,提供实践中学习的机会。除了理论,教师还必须深入实践,在实践中,学生是被指导者和参与者,教师是指导者同时也是学习者。学分制是高等教育中普遍采用的管理制度。目前许多高校采用的是学年学分制或弹性学分制,不是“完全学分制”,学生只能照着“菜单吃菜”,弹性空间小,几乎没有自由选课的机会,自由选择专业的机会更少;作为补充,提倡实行“辅修专业”制度,为学有余力学生开辟专业之外的学习路径。导师对学生的导引作用就被大大的约束,在人才培养的环节,学生的主体地位尚需要有根本性的重视和改变。
3.优选高校导师,引入企业导师。建立高校专业导师与企业导师队伍,分阶段实行导师制,如将本科四年划分成前3年和后1年,前期专业理论课阶段,安排双师型高校导师,后期专业企业实践阶段,安排企业导师,使学生在不同的成长时期能得到差别化的指导,由于企业导师的介入,学生实践能力有更好机会得到提升,提前接触行业社会。导师是本科生的专业“向导”,应是专业学科的源于:论文范例www.618jyw.com
骨干和能人,不光有积极性和责任心,对行业社会的现状与未来要有较多的接触与了解,对高校专业培养方案从目标定位、制定、执行、考核等全过程有深度的参与,工科导师应是“双师型”导师,能把学生带入导师的项目中,从中能知晓所指导学生在知识和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如土建类专业,导师还可以结合执业资格和专业技能要求,指引学生积极参加基于能力的技能培训与实战训练,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导师不同于辅导员。导师是专业学科的教师,对学生以课程和专业方面的指导为主,以思想引导、生活指导等其他辅导为辅。辅导员及其他学生工作者则以思想引导、生活指导等为主,专业与学习指导为辅。二者是互补的关系,在执行中,要避免职责交叉,角色混淆。毋庸置疑,本科生导师制是一项很有建设性的制度,国外高校执行了很多年,已有很多成功的范例,国内高校的探索与实践,要见到实效,实属不易,以上涉及的问题与建议,需要一个系统化的安排才能解决。普通工科本科更要抓住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的契机,更新观念,切实行动,瞄准“应用型”培养目标不放手,积极构建新的育人机制,本科生导师制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当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罗国基,周敏丹,王迎娜.近年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研究综述[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4).
赵吉勇.本科生导师制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大连大学学报,2006,(03).
[3]贺香梅.高等教育应推行本科生导师制[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2003,(09).
作者简介:李文渊(1967-),四川成都人,副教授,主要从事土木工程教学与研究,教学管理。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