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述导航系统网络课程智能学习导航体系设计与实践电大

更新时间:2024-03-24 点赞:33316 浏览:14906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文章对网络课程中智能学习导航的内涵、意义和建设步骤进行了探讨,初步构建了智能导航系统开发的概念模型,为网络课程的智能导航设计提出了一些新的思路。
关键词:网络课程;智能学习导航;系统
:A
一、引言
目前,主流网络课程一般都采用超文本、超媒体的结构,它能很好地体现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思想。超媒体信息组织形式使学习者在学习时可以自己制定学习目标,自由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路径,支持个性化学习风格,有利于学习者进行发散思维,特别有利于学习者在问题解决能力、思维能力上的培养。但是,也正因为超文本、超媒体结构的“非线性”和“交互性”,使学习个体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迷失方向,也就是所谓的“信息迷航”。信息迷航使学习个体不能循序渐进地、系统地获取学习内容,不利于综合素质的整体提升,也容易导致学习个体浪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来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路径,增加了不必要的认识负担,降低了学习效率。这就要求在设计网络课程时,在发挥超文本、超媒体优长的同时,要认真考虑向学习者提供引导措施,这个措施就是“导航”。成功的网络课程必须要具有方便良好的导航系统和灵活多样的导航策略。

二、导航与智能学习导航

(一)导航
导航原是航空或航海学上的术语,就是导引飞机或轮船沿一定航线向一定目的地航行的意思。网络课程中的导航是为网状知识结构中的学习者提供即时有效的引导,以避免学习个体偏离教学目标,帮助学习个体进行有效学习,提高学习效率的策略。随着网络课程使用对象的泛化和开发指向的复杂化、人文化,对导航的设计要求逐渐系统化。网络课程导航系统的根本任务就在于为学习者准确地指明当前位置,同时能快速、方便地进入下一个学习内容而不会迷航。具体体现在:让学习者清楚了解教学内容的整体结构框架;让学习者快速而简捷地找到所需信息;让学习者了解当前学习内容在课程知识结构体系或学习过程中的位置;让学习者根据学过的知识和走过的路径,确定下一步的前进方向;让学习者在使用网络课程遇到困难时,能顺利找到解决困难的方法。

(二)智能学习导航

与传统学习导航相比,一个完整的智能学习导航系统不仅包括课程结构说明、课程知识拓扑图、课程和学习单元快速链接、资源检索、导航帮助等静态导航策略,而且包括诊断评价控制下的多种动态导航策略。诊断评价主要通过初始性诊断评价、形成性诊断评价和终结性诊断评价等方式来实现,随时探知学习个体的认知风格和认知能力;动态导航是根据诊断评价的探知结果,随时自动调整不同学习个体的学习资源分配和呈现方式。
基于此,智能学习导航系统最大的特点在于,它能控制网络课程对学习个体逐步开放,自动适应不同学习个体的导航要求,根据学习个体知识结构、认知风格和认知能力的逐步提高,而适应性地扩大学习个体所浏览的范围和改变学习资源的呈现方式,具有诊断评价支持下的主动性、动态性和适用性特征。智能学习导航系统是诊断评价与动态导航的有机结合。

三、网络课程的智能学习导航系统结构

网络课程的智能学习导航系统主要由诊断评价和动态导航两个子系统组成。诊断评价是动态导航的依据,动态导航则是诊断评价的最终目的。

(一)诊断评价子系统

诊断评价子系统主要由初始性诊断评价、形成性诊断评价和终结性诊断评价等三部分构成。

1.初始性诊断评价

在网络课程的个性化学习中,学习个体具有较大的自由度,教师的“监控引导”作用相对减弱,因此对学习个体初期的诊断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动态导航子系统制摘自:毕业论文格式要求www.618jyw.com
定学习方案提供依据。
初始性诊断评价的主要作用是得到不同层次学习个体认知风格和认知能力的具体参数,并存入动态导航子系统的学生模型库。
(1)认知风格
所谓认知风格是指学习个体相对稳定的组织和加工信息的方式。如场独立型—场依存型、聚合型—发散型等等。
这里的“场”是指周围环境,它能不同程度的影响人的感知。场独立型—场依存型就是根据学习个体受环境影响的程度而划分的一组认知风格。场独立型指个体凭借自己所处生活空间的内在参照,从自己的感性知觉出发去获得知识、信息;场依存型指个体依赖自己所处周围环境的外在参照,从环境的刺激中去定义知识、信息。在人际交往和学习上两者有明显的差异:场独立者较少或不受环境影响,比较喜欢独处,社会交往能力差;场依存者容易受环境的支配,更多地利用外在的社会参照来确定自己的态度和行为,对其他人有较大兴趣,表现出善于与人交往的能力。在学习偏好上,场独立者偏爱与人无关的学科(如自然科学),学习过程中惯于个人研究、独立思考,擅长从整体场中分辨具体信息,具有较好的内在学习动机和较强的理解、分析、推理能力;场依存者倾向重视人际关系的学科领域(如人文科学),在学习过程中对环境因素敏感,乐于在集体环境中学习,擅长于社会交往、移情,具有循规蹈矩和条理化的学习倾向。
(2)认知能力
所谓认知能力是指学习个体认识、理解知识的能力。主要描述为学习者对网络课程学习内容认知能力的高、中、低三种形式。

2.形成性诊断评价

形成性诊断评价的主要作用是在动态导航子系统中针对不同层次的学习个体制定学习方案,对其学习行为进行动态跟踪评价。将每个学习个体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反馈到动态导航子系统,对其学习方案进行必要调整,以达成提高网络学习效率的目的。形成性诊断评价主要通过精确评价和概略评价来实现。精确评价是通过课堂练习、课堂作业和单元测试等形式为学习个体对某章节内容实际学习效果进行精确评估。概略评价是通过上网时间、发贴次数和发言质量等指标对学习个体的学习态度进行概略评估。

3.终结性诊断评价

终结性诊断评价的主要作用是对学习个体的学习效果进行统一标准的衡量和鉴定。主要通过组卷模型、考试程序和判卷程序以及综合评估等程序来实现。在终结诊断评价过程中,无论学习个体的认知能力有何差异,均需通过统一标准的综合评估。 综合评估包括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定量分析是对学习个体课终考试以及各单元和小节成绩进行的综合分析。定性分析是对学习个体是否通过本网络课程学习做出最终的衡量和鉴定。
如果综合评估不合格,系统将再次返回到动态导航子系统,找出学习个体在某章、节或知识点中的薄弱环节,进一步进行复习性指导,直至达到整门课程的学习标准为止。

(二)动态导航子系统

动态导航子系统主要是根据诊断评价的结果,为不同学习风格、不同心理因素和不同起点水平的学习个体,在学习的每个阶段自动设计出与其相适应的学习方案,并以导航界面的形式体现出来。以便使学习个体置于最有效的教学程序中,实现人与学习资源的最佳优化组合,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动态导航子系统主要由学生模型库、媒体资源库、知识库、导航引擎和导航路径等部分组成。

1.学生模型库

学生模型库是存储学习个体认知风格和认知能力描述性参数的信息库,是形成不同学习方案的基础。

2.媒体资源库

媒体资源库是用于存储支持课程内容的多媒体资源,如:图片、声音、视频、动画以及多媒体课件等。同一个教学内容,一般可以通过多种媒体形式来表达。每个学习单元都对应着多种形式的媒体资源,例如《美学概论》中关于美的形式的描述,就有文字阐述、专题教学片段、图片举例、教学录像、教学课件等多种表达方式,可以根据不同学习者的个性需求来选用不同的媒体资源。
3.知识库
知识库是指网络课程各种学习资源和学习模型(教学方式)的综合仓库。对本门课程所涉及的全部知识点信息以及具体教学方式进行统一管理,以提供与学习活动中的学习个体导航界面相一致的格式化接口。

4.导航引擎

导航引擎的主要作用是:依据诊断评价子系统存入学生模型库的评价结果,结合媒体资源库的媒体情况和知识库知识体系,制定出与学习个体的认知风格和认知能力相匹配的学习方案,最后形成可操作的用户导航路径界面。

5.导航路径

导航路径是输出结果的最终体现,是整个智能学习导航系统面向学习个体的唯一出口,也是学习个体进行学习的具体界面。
综上所述,智能学习导航系统可以结合学习者认知能力的差异性,融注先进教育理念,使其学习过程更具人性化,更符合自主性学习的规律和特点。

四、网络课程智能学习导航系统的运行机制

以《美学概论》网络课程为例,对网络课程智能学习导航系统的运行机制做进一步描述。

(一)评价机制

诊断评价是智能学习导航的基础性工作,主要由初始性诊断评价、形成性诊断评价和终结性诊断评价三部分组成。
当学习个体初次进入课程学习时,要进行“初始性诊断评价”,“初始性诊断评价”主要用来测试学习个体的“认知风格”和 “认知能力”。
当学习个体对小节和单元学习结束后,将分别进行小节和单元的形成性诊断评价,其包括:小节的课堂练习、课堂作业和单元测试以及评价综合分析等内容。
当学习个体通过规定的单元和小节以后,导航系统将对其进行终结性诊断评价,其中包括:课终考试和综合分析评价等内容。

(二)分类指导机制

根据初始性诊断评价结果,把学习个体分为高级、中级和初级三大类。智能学习导航系统就根据每个学习个体认知水平层次的差异,结合课程教学资源生成学习个体导航路径界面,使不同认知水平的学习个体可以进入不同的学习模型,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
初级水平学习个体采取“形象认知式”的认识方式。因为初级水平学习个体对美学知识所知甚少,因此宜采取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学习方法。这一类学习个体学习流程的基点是浏览各种资源,感受美的形象,在审美欣赏的过程中,增加对美的事物的表象记忆,再通过对电子教材的学习、听课堂讲授、参与研讨活动的概念学习环节,逐步将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统一起来。
中级水平学习个体采取“概念认知式”的认识方式。因为有了一定的基础,同时很多重要的知识点还不巩固,所以巩固相关知识点是关键所在。这一类学习个体学习流程的基点是单元测试,通过单元测试,将记忆中熟悉的和不熟悉的概念进行梳理、整合,再通过学习电子教材、听研讨教学讲授、进入研讨站研讨等系列环节,全面学习相关内容。
高级水平学习个体采用“问题解决式”的认识方式。其选择性和随机性较大,这一类学习个体的学习流程基点是参与研讨站点的研讨活动。在研讨中,高级水平的学习个体可以担任研讨站的站长,通过和同学的交流,深化对知识点的认识,再经过对电子教材的学习,源于:毕业论文致谢信www.618jyw.com
对资源库的浏览或在师生论坛发表文章,深化其对知识的深度理解。

(三)学习激励机制

学习激励机制主要是为适应学习个体在认知风格和认知能力上的不断变化,而采取的认知能力自动升降级的机制。
在开放的网络学习环境中学习个体的认知能力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其对美学知识的学习和理解以及对开放网络学习环境的适应,其认知能力有可能发生变化。这样就要求导航系统应随时检测出学习个体在认知能力上的变化,并随时对其学习导航做出调整。
参考文献
张红.关于“现代教育技术”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J].电化教育研究,2001,(7).
王晓东,许刚等.函授网络教学系统的构建与应用[J].继续教育,2007,(4).[3]陆克久.网络教学在任职教育中的应用探讨[J].继续教育,2009,(9).
[4]张杰,杨在宝等.网络课程资源建设的四维模型与原则探析[J].继续教育,2011,(3).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