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创造性思维学前教育学生舞蹈创造性思维培养途径

更新时间:2024-02-19 点赞:6714 浏览:1891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在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中,创造性的培养已成为舞蹈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舞蹈教育的终极目标,而创造性的主要特征创造性思维,本文笔者从舞蹈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谈起,提出了三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方法,以期提高学生的舞蹈创造能力,为以后走向工作岗位奠定扎实的基础。
关键词:学前教育;舞蹈创新思维;培养
舞蹈是以经过提炼、组织、美化了的人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来塑造舞台形象的艺术,是最高尚和最有感染力的艺术。舞蹈艺术的生命力又在于不断地创新,舞蹈艺术的活力也在于不断地求新求异的创新,因此培养学生舞蹈创新意识,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十分必要的,下面笔者从舞蹈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入手,提出几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方法。

一、展开联想,培养思维的流畅性

(一)借助音乐展开联想,培养形象思维。音乐是声音艺术,舞蹈是形象艺术,二者具有着密切的关系。舞蹈动作节奏的进行正是音乐内在的灵魂形象,可以说音乐是舞蹈的声音,舞蹈是音乐的形体。音乐作品中的节奏、旋律可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使其在心里产生“内心视象”,从而把音乐情感的的流动性与舞蹈动作的形象性相结合,逐渐培养学生用心倾听音乐,并赋予音乐动作的能力。
(二)借助文学展开联想,培养形象思维。舞蹈与文学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自古以来诗、乐、舞三位一体。诗歌丰富的想象力和夸张生动的比拟能极大地启发学生的创造力,正如吴晓邦教授曾专门做过的讲述:“文学创作是作者对现实生活的真实情感和想象,通过作家的技巧,才能表现人民的生活思想和感情。舞蹈也是如此,单在一般的技术上是不够的,有时从形式上看,好像舞蹈不需要什么思想就可以表现出来,可是仔细想一想,一个舞蹈的表现如果不通过思想,就失掉了意义……在舞蹈创作上,舞蹈者有时必须通过文学创作的‘思路’和丰富的想象才能从生活基础上激发情感,创造形象。我们抓住了这个‘思路’,往往就能把握住舞蹈动作的抑扬顿挫,缓急轻重,刚柔粗细,还有各种各样的具体表示:如同意、疑问、命令、恳求、惊叹、威胁等等,来表达各式各样的情感。所以舞蹈家必须经常通过文学作品中丰富生动的生活内容和严密紧凑的结构,去获取从事舞蹈创作上的结构和想象,而进行舞蹈艺术创造。”

二、克服思维定势,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一)尊重每个个体的想法,不强制要求表现一致

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经历、情感经历等各不相同,因此他们对事物的看法、想法都存在着差异,作为教师的我们就应该看到每个学生的差异,正视每个学生的差异性,并善于发现学生的学习优势,善于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多个层次去引导学生思考、领会,同一个舞蹈作品,不同的个体会有不一样的理解和不一样的想象。教师应启发学生以不同方式和手法变化处理舞蹈,不应要求所有的个体都表现一致 。比如,毛相、刀美兰、杨丽萍三位民族舞蹈家同样表演以吉祥的孔雀为题材的傣族独舞,表现风格却独具一格。如果说,毛相的孔雀舞表演从追求形似达到了追求神似的境界。用现代审美的眼光来看,毛相表演的孔雀舞尚不能称为纯艺术,但它却是一种源于生活、源于自然、更是源于内心真实情感的纯真表达,为广大人民所喜爱,具有民族传承的认同感。刀美兰的孔雀舞,在继承传统孔雀舞蹈语汇的基础上,吸收其他民族舞蹈的语汇,赋予了孔雀舞一种浓郁的东方美:传情、典雅。而杨丽萍的孔雀舞则既继承传统又超越传统,即不以展现性格、具体的人物刻画或典型形象作为目的,而是努力在肢体的灵动中塑造一种文化的形态,宣泄的是炽热如火的与天马行空的民族性灵。[3]
三部作品中一个源于自然的拙朴韵律,一个源于娴静端庄的舞台神韵,一个源于空灵淡泊和浪漫情怀的民族性灵。他们的艺术创造思维各不相同,因此在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培养多维思维习惯,克服以某种习惯方式进行反应的思维定势,彻底摒弃俗套和陈旧的模式,突破常规,才能使观念不断更新,才能使思维更具有新颖性与灵活性。

(二)重视直觉思维,提倡即兴舞蹈

直觉是指不经过一步一步思考突如其来的领悟与理解。通常我们把猜想、预感、假设、灵感都看做是直觉。[4]它是创造性思维活跃的一种表现,它具有与总体性、瞬间性和猜测性的特点。我们教师应该有意识地支持和帮助学生去发展它和利用它,从而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水平。
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音乐与舞蹈主题。艺术——包括舞蹈在内,都是人类在长期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认识现实、反映现实的特殊形式。生活是舞蹈的唯一源泉,舞蹈则是生活的反映,同时又反作用于生活。没有丰富生动的生活素材,学生就无法进入创作过程。因此,教师在给学生提供的音乐与舞蹈主题,应具有生活性,使学生在生活性的主题中锻炼灵感、顿悟的能力,创编灵感所带给他们的具有生命力的舞蹈。
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即兴舞蹈的空间和时间。舞蹈形象具有直观性、动态性和表情性的美学特征,因为舞蹈是形象性的艺术它借助人的形体动作、姿态表现人物性格、创设情绪气氛、借喻自然万物。然而舞蹈形象却不是或者更多的不是社会生活中实实在在的形象,而是某种特征、某种暗示。因此它本身就带有一定的抽象性、多义性与模糊性,就需要想象——需要用身心去体验和感受,从而在内心唤起一定的情感意象。[5]好的舞蹈教学并不是仅仅停留在动作的模仿与练习,一味追求高难度技巧,而应该给学生即兴舞蹈的时间和空间,培养学生对舞蹈情感的领悟与理解,只要学生真正领悟到了舞蹈的情感,他才能够在即兴舞蹈的原始道路上走向创新。
在课堂上,学生可以根据教师所提供的音乐与舞蹈的主题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中,即刻发挥“即兴舞”,这样的训练方式就是用以训练学生快速思考并用肢体动作做出反应的能力。因此,在舞蹈教育中,重视直觉思维的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活泼、自由的思维能力。

三、挖掘超常思维,培养思维的独特性

(一)克服从众心理,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特性。“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质疑是培养学生思维独特性的有效途径。只有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的人,才能产生创新的冲动。
有些舞蹈动作比较复杂,但是大部分学生还是会分成小组在一起一遍又遍地跟同学模仿,以使动作做的更加准确。这时候,我们就要求学生在回课的时候提出问题,如哪些动作可以改变成其他动作,学生们积极思考,并不断尝试自己新编的动作,从而诱导启发他们的思维。
(二)改变单一思考模式,培养学生思维的求异性。求异思维是学生表现出对事物独特的感受和独特的动作表达方式、力求创新的一种思维。是学生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角度探索各种答案,发觉现象与本质、形式与内容的不一致性以及已有的知识的局限性。在舞蹈活动中,首先,学生要善于运用逆向思维改变单一思考模式,解决舞蹈中遇到的问题,要敢于反问自己,自我反思,敢于舍弃自身惯性思维,在不断的探索和研究中寻求新思路,解决新问题。这些奇怪的问题就是思维独特性的表现。其次,学生要敢于对其他学生的惯用思维进行逆向思考。而不是顺着他人的思路去模仿,去顺应,而是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如杨丽萍的《云南印象》就是走的与同行逆向思维的路子。
综上所述,舞蹈教育的关键是创新,创新是舞蹈的生命,如果没有创新,舞蹈便成为陈旧的、僵化的艺术,也就谈不上是最有感染力的的艺术,更谈不上是美。要想创新,就要培养学生们的创造性思维,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舞蹈创新能力,也才能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源于:毕业设计论文网www.618jyw.com
的学前教育教师人才。
参考文献:
吕艺生.舞蹈教育学[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0.
肖庆玲.舞蹈与文学的“通”与“异”[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8月第26卷第4期
[3]谢莲花.孔雀舞的传承基础与审美合力—―以毛相、刀美兰、杨丽萍为例[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7.1
[4]卢强,高明书.教育心理学[M].北京出版社,2010.
[5]尤怡红.诗意舞蹈与创造性思维之联系[J].泉州儿童发展职业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