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通过深度学习实现信息技术能力与人文素养培养完美统一

更新时间:2024-02-23 点赞:34334 浏览:15118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在日常的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往往把技术性与工具性放置高位,注重信息的获取和处理,但往往忽略了信息的运用。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简单的技术堆砌,只求掌握技术,忽略了技术背后的创意;二是简单的知识堆砌,缺少了思考和想象。根据新课程标准,信息技术课程只讲究“会做”是完全不够的,我们还必须注重“做好”,信息技术课程只讲究“做好”是完全不够的,我们还必须注重培养“人文素养”。那么,怎么才能做好?怎么才能培养人文素养呢?笔者认为必须在信息技术课程中抓住深度学习这一主旨。
深度学习认为学习是一种有意义的过程,最重要的是要把新旧知识建立联系,这是从过程角度对深度学习的解读,而在学习目标方面,强调深层次目标的达成;从认知水平角度来说,强调学生思维的培养以及高水平思维能力的训练;从学习结果来说,旨在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即问题解决能力;而就教育主旨来说,强调学习过程的情感投入与人的自身价值的完美体现,强调完整的个体生命质量的培养,即学习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下面结合本教学设计逐一进行解读。
● 强调有意义的学习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指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等。”本节课的重点是要求学生能复述出PowerPoint制作的一般流程,并能够综合运用“结构化思考与形象化表达”的三种常用方法。根据“制作思想”、“制作方法”及“操作技能”三点一线(三点即三个教学思路,一线即一个教学目标),分别采用案例分析法、任务驱动法和“示范—模仿—创作法”完成相应的教学目标。在此基础上能够使用PowerPoint常用的操作技能:幻灯片母版、图形制作和超链接。可以看出,将知识点镶嵌在一定的问题与情境中进行教授,从思想、方法到技能的逐步渗透对于学生的有意义学习来说起到了强大的助推作用。
● 关注更高层次目标的达成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指出:以兴趣为起点,以活动为载体,螺旋上升地设置内容,要让学生在“玩中学、做中学”。淡化学科体系,打破各操作软件之间的界限,以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的实践任务为主线,将学生必须掌握的软件操作分散到不同学年的实践活动中,通过技术要求的提升引领学生螺旋上升式学习。本案例正是体现了以上的内容设置特点,关注学生高层次认知目标的达成,为了达成高层次的认知目标,在内容的学习与编排上采用了布鲁纳的螺旋式上升的编排方式,一步一步搭建知识的脚手架,从而将学生的认知逐步引导至较高的层次,达到应用、分析、综合类认知目标的达成。
● 注重学生的思维训练
教师讲得虽然精彩,学生做得虽然认真,但很多课堂依然是学生在“复制”教师的操作,进行着简单的“堆砌”。很多所谓的“任务驱动式教学”都限制了操作的细节,实质上只是简单的分步操作,学生根本没有思考的余地。而在本案例当中,教师先是给出了相应的案例,启发学生的思维,在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的基础之上打开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视野,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任务练习,逐步摸索与思考,最后通过教师的示范、学生的模仿以达到学生的创新。这是一个典型的从新手到专家的过程,教师在学习过程中的角色是逐渐的由扶到放,而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从模仿专家解决问题的思路开始,逐渐将自己的思路与想法融入其中,最后达成创新的目标。在这一过程中,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结构化思考与形象化表达的能力。这种设计更符合本学科特色,更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更有利于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更有利于彻底地杜绝“技术堆砌”和“信息堆砌”。
●强调问题解决能力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指出:“应用与创新相结合”的课程目标。要体现个别差异,鼓励技术创新。多样的课程,打破教室和书本的局限;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主题,任务要求分水平,适应个别差异的特长发展需求;教学过程中要鼓励更自主的技术实践与更开放的科技探究与技术创新;适度引导学生思考、探究、理解适合其年龄的信息技术核心概念。本案例设计非常注重高层次认知目标的达成,最终也体现在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上,通过创作一个作品的形式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效果,进一步培养了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将学生技能的掌握情况作为重要的衡量指标。学生通过创作个人作品,实现了“做中学,学中思”的目的。
● 强调学习的工具性与人文性
技术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双重身份,信息技术课程作为一门技术属性的课程理应具有这两种属性。因此,在教授课程的时候,我们不应该仅仅将思路局限在工具性上,还应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与情怀,而这正是深度学习所倡导的。深度学习认为:注重学习者的情感体验与人文关怀,以实现人的自身价值为教育的落脚点。以信息技术课程为例,没有美的体验,自然就不会有美的创意。一幅美妙的作品绝对不是简单的操作技巧的总和。要让学生能够做出好的作品,就必须首先让他们体会到什么是美。只有让学生们感受到了美的震撼,体味了美的感染力,才会有创作的冲动、灵感和驱动力,才会真正把技术作为工具去创造美。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多欣赏好的作品,让他们评说作品的优点,能够培养起他们的美学意识,达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而本案例正是站在创造“美”的高度来看待信息技术,所以在培养学生技术能力的同时很好地培养了人文素养。
从根本上说,拒绝“技术堆砌”、“知识灌输”与“操作复制”是为了更深层次地探讨技术运用,是为了培养创新意识,同时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是学习科学在对人的学习是如何进行的做出了科学理性的分析之后的产物,也是深度学习的主旨所在,唯此,才能培养出完整的源于:科研方法与论文写作www.618jyw.com
人,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生态。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说过:“教育是人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识和认识的堆积。”只有在教学中彻底拒绝工具论的技术观,信息技术才能更好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体现素质教育的理念。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