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湖心亭《湖心亭看雪》作家情怀再解读

更新时间:2024-01-16 点赞:34543 浏览:15872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湖心亭看雪》是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文章,出自晚明小品文大师张岱之手,作品为我们读者讲述了在大雪持续三日晚上八点左右驾舟前往西湖赏雪的故事。编者将文本分为两段文字,第一段侧重于写雪景,为我们勾勒了一幅上下全白,一片空濛的雪后世界;第二段文字为我们记述了作者在湖心亭巧遇异客开怀畅饮的故事。内容简约,但细读之,文本却颇有几分内涵,值得我们去品味,鉴赏,重构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框架。
众所周知,当一个人形成了一定的个性品质,他的行为方式处处都会显现出他的影子,这种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很少会因为外在因素的干扰而坍塌,至少在张岱先生那里不会出现。《中国古代文学史》这样评价他“出生仕宦世家,少为富贵公子,爱繁荣,好山水,晓音乐、戏曲。”“还是一位精于茶艺鉴赏的行家”,这样的一位洒脱率真之人在国家灭亡之后作出了入山著述的选择,一来既然不能挽狂澜于既倒不做逆臣贼子也应是自己的明智之举吧,二来当故国家园还没从眼前消失时,那么多留在记忆深处的美好怎不至于湮没与历史的长河中,入山著述也许是更好的选择。忧愁是有的,但不至于每每执笔创作时心头总要涌起我要将愁绪付诸行文中的道理吧,若这样的话,我猜想张岱先生可能就要步那个“忧愁是永恒的,欢愉是短暂的”柳宗元的后尘吧,是不是可以这样解读,张岱在明亡之后精神的强健是永恒的,忧愁是暂时的呢?不然在明亡后他还会度过35年的人生春秋。当我们这样去认识张岱的人文情怀时,我们再去审视《湖心亭看雪》就不禁会发现流淌在文字中的愉悦,是庆幸,心灵的宁静和美好。很难设想为什么好多的执教者却要让淡淡的忧愁充斥着我们的课堂,挤压那弥足珍贵的45分钟教学时间。这应该是对教材的一种误读。黄厚江指出:教学的内容不能永远局限于教材本身,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实际进行必要的加工、整合和创造,对教材留下的教学空间应有自觉填补的意识,并利用这些教学空间展示教学的个性,发挥一个教师应有的课程价值。产生这种误判的原因一是张岱先生的生平际遇,二是教材的引领。下面试从文本的文字解读中寻找根源。
1.“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而杭州又以西湖为最,多少文人墨客将那里视为灵魂的栖息地,张岱亦是如此。作品开篇“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摘自:本科毕业论文模板www.618jyw.com
湖”淡淡数语,细品之让人发现作者为自己能栖息于西湖之畔由衷的感到欣慰与自豪。想象一下,对于一个“好繁华,喜山水”的作家来说,西湖无不处处留下了他欣赏的足迹,在这些曾光顾的山水中肯定有让他留恋之处,湖心亭可能更让他最为眷顾。“大雪三日”对于他来虽拥毳衣炉火说应是一种怎样的折磨,要不然怎么会在雪停之后的晚8点而不顾严寒要前往湖心亭, “虽拥毳衣炉火”而在所不惜。一个“独往”是不是可以让人看到作者为在这样一个时间段出行,会独自徜徉于整个西湖的美好而窃喜。很难想象一个“独”让我们看到的是他的落寞与高傲,高傲的甚至连家人于不顾。
2.一切景语皆情语,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该是一种怎样的欢心与鼓舞。白气弥漫,整个天宇一片纯白,这是大自然赐予自己的最好礼物,除却欣赏把玩还会有什么呢,空茫深远的意境可不是放飞思绪最好的时候,这思绪中有独享的快乐吧,有人生的诸多感慨在吧。那平日所观的西湖一切现在是什么样子呢?“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一个“惟”字,一个“而已”是不是惊叹于大自然对物我的改观,这一切在茫茫的宇宙空间来看,是不是稍显渺小,还至于去迷恋什么功名利禄,还有么个人得失的无法释怀,不由间想到吴均《与朱元思书》中的“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事物者窥谷忘返”,张岱先生在这样辽远的的背景之下而有所顿悟,以至于超脱呢,当然这是站在明亡以后的立场来看他著述时的心境。不论怎样,何来的忧愁呢,还淡淡的呢?
3杜甫曾赋诗说人生有四大喜事足以让人忘怀:洞房花烛夜、久旱逢甘霖、金榜题名时、他乡遇故知。如此有闲情逸致的张岱先生在湖心亭不是遇到了这样的知音吗?那铺毡对坐的两人在饮酒畅聊中该是多么的富有诗意,他们来此的目的应和自己一样的吧,他们的人生际遇和自己也是一样的吧,他们真性情的流露也和自己一样的吧。“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是金陵人对此的感叹,又何尝不是自己内心的声音呢?接下来会做些什么可想而知了。“强饮三大白”该是如何的欢畅,这是心灵相息者内心共鸣的一种举措,这是“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而少无两闲人而”的心灵碰撞。仔细的揣摩,未见什么忧愁情感的流露,多的是一份欣喜。
4.文中舟子的话“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一语点破作者的真情怀,主人的痴情于山水并不是什么高蹈,并不是什么“我欲乘风归去”的遗世独立,这个世界还有和先生一样趣味相投的,他的“爱繁华,好山水”是他人生追求追求中无法磨灭的痕迹。这是对主人的一种认可与赞同,也是作者借他人之口而发出的内心真声音。
再换个角度,我们来探究作者在文本中所流露出的真情怀。文章出自作者作品集《陶庵梦忆》。我姑且揣测一下作者如此命名的来由。“陶庵”应与陶渊明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陶渊明的行为处事,人之真性情,肯定对他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甚至引领着他前行,让他推崇到连自己的居所都要用他做名字。这种风度怎么会让他有创作时要处处流露忧伤与落寞呢?“常著文章自娱”是不是可以在张先生这里得以释放呢?再看“梦忆”二字,能入我梦来的肯定不会是那些充满厮杀让人梦魇的东西,至少应是那些让人遣怀,美好的东西。我们也可以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文本主题的探究演变中有所发现,让鲁迅怀念的是儿时那段梦好的生活,怎么会有对封建教育制度大张旗鼓的批判呢?《湖心亭看雪》应是张岱先生十余年前人生美好的回忆而付诸笔端的自然挥洒,即使有什么忧愁情绪的流露,也是我们人为的因素而施加的。
白居易《与元九书》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好的语文课堂教学需要我们去把握作者的真性情,然后在师生的合力中去让这种真性情能得以酝酿,得以升华,从而熏陶自己,启迪自己。当然这种把握应建立在对文本细致的解读之中,缺少了这样的一种主动,人云亦云,只能给我们本应美好的语文课堂带来一些阴云。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