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创新能力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革新能力

更新时间:2024-03-11 点赞:12657 浏览:4868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我们知道,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源源不断的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我国素质教育的核心和目标。创新能力的培养要从小学生做起。本文主要阐述了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必要条件与方法。
【关键词】数学教学;小学生;创新能力
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是很难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足的。同志曾经指出,教育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摇篮。而数学教育又在创新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创新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小学数学教师肩负着我国素质教育中创新能力的启蒙和开发的重任。如何在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开发和培养,是每一个小学数学教师面临的难题。
1 正确认识数学教育中的创新教育
创新教育的核心就是创新能力的培养,它是通过各种教学方式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进行启发和培养的一种教学方式。在对小学生的进行数学素质教学的过程中,带领他们去认识、了解数学领域中的新发现、新思想以及新方法等,帮助他们掌握其一般规律,培养他们在数学学习中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为将来成为创新型素质人才奠定基础。
2 教师的创新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必要条件
教学是知识的一种传播方式,教师作为知识输出的主体,他的世界观、品行、态度等都会在对学生的教育中产生一系列的效应。教师要有效的对这种影响力进行利用,通过自身的教学热情和积极的创新意识促进对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形成和培养。这主要从下面三方面做起。

2.1教师要克服对创新教育的认识误区

现在,一说到创新,很多教师都会想到脱离教材进行教学活动的方式才是创新,比如、小制作、小发明等。事实上教学的创新性不在于这个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是否被别人提及过,而在于这一个问题的提出和解决对于这个人来说是否是新颖的。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该能够通过挖掘教材中的创新性,把与时代接轨的新知识、新问题等引进到课堂教育中,将其与课本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这才是进行创新教育的有效方式。

2.2教师要提高自身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教师自身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在学生基本知识的获得和创新能力的形成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不能忽视。教师是学生的模范、榜样。教师本身的学习热情和创新精神对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能力的形成起到极大的鼓舞作用。因此,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新意识,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的丰富自己,不断的进行创新研究、探索,通过对更灵活、具有创新性的教学方法的掌握和应用,达到提高自身能力和学生能力的双赢局面。

2.3营造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造良好的条件

心灵的自由是进行创造活动最为有利的条件,因此,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打破以教师为主导,学生消极、被动接受知识的传统教学模式,与学生搞好师生关系,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对知识进行探求和创造,让学生在教育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和教师一起进行数学的学习和探究活动,从而形成一种宽松、和谐,有利于创造性活动的教学环境。
3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
每个学生都有潜在的创新才能,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将这种潜在的能力转化为开发出来,转化为一种可以进行运用的能力。

3.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激发创新意识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把数学教育与现实生活有机的进行结合,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起到的重要作用,激发他们的主动进行学习。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特点和知识水平,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积极思维进行启发,利用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敢于并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并主动进行探索研究,最后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可以通过开展不同形式的比赛,让他们通过自己的聪明才智解决问题,获得胜利的喜悦感,体会到数学给他们带来的乐趣,培养他们的创新兴趣。另外,教师还可以充分挖掘数学教学中的美的特征,利用优美的线条、美丽的图形、以及色彩美等给学生以美的感知,激发学生在美的体验的过程中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3.2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训练创新能力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作为教学的客体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并不是简单的将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被动的接受,而是应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让他们自己进行知识的挖掘和获取[4]。教师能够利用学生的灵感引导学生进行进一步的思考,将思维中的创新意识放大。例如,比较1/3,3/4,2/5,4/6这几个分数的大小这一题,一般的思维,看到这种题目都会想到要把分数的分母化为一样,比较分子大小的方法,这样做也可以得到正确答案,但是过程就比较复杂了。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分数的分子化为一样的,对分母进行比较这样的方法是不是也可以得到正确答案呢。这样学生不仅又得到了一种解题方法,还使题目的解答变得更加的方便、快捷。通过这种引导式激发,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提高。

3.3创造性的设置情境,摘自:毕业论文范例www.618jyw.com

启发学生进行大胆的想象,形成创新能力
在数学课堂上,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鼓励学生大胆的进行想象,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好奇心,增强学生的求知。比如,8-2=?教师可以对学生说,如果你有8个橘子,分给你的同学2个,你现在还有几个呢?再比如,一个边长和高都是6m的立方体,把它削成最大的圆柱体,这个圆柱体的体积是多少?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如果自己要把一个立方体削成圆柱体,怎么做才能使它的体积为最大等问题进行思考。这种教学方式有助于引导学生多方位思考、广泛联想,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3.4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探究新知,开发创新能力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学、思、问、探”对自身的潜力进行挖掘,不仅能够增长知识,还能够提高自身的能力[5]。教师要鼓励学生多与同学进行讨论,大家一起提出问题,并对问题进行探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收集到大家的信息,发现更多的思维方式,有利于引导学生的自主创新学习。同时,大家一起进行交流、探讨的学习氛围,更有利于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对创新意识又起到了促进的作用。
4 结束语
在新课改的形势下,对数学的教育又提出了新的要求,数学教学应该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自主探索进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使知识和能力都得到提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要更加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的激发和创新能力培养,培养出具有敢于求异,勇于创新的精神的学生,为我国的未来的发展以及我国教育事业的进步打造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张琼芳.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几点体会[J].教育教学论坛.2011(08):23-23
林国福.浅析中学数学教学实践中的师生互动[J].科技创新导报.2011(07):31-32
[3]黄凯.浅谈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J].现代阅读(教育版). 2012(04):28-28
[4]曹巧宁.标新立异——浅谈新课标下的高效数学课堂[J].现代阅读(教育版). 2012(06):46-47
[5]何胜涛.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考试周刊.2008(18):40-40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