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浅析浅析家长在亲子园中误区生

更新时间:2024-01-16 点赞:6068 浏览:2003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亲子教育也进入大家的视线,“亲子教育”推行从0岁开始教育的观念,强调全程教育,全程发展,尤其注重3岁以前的早期教育,零岁至3岁是儿童智力发展最快的“关键期”,在这个时期,儿童对外界的刺激特别敏感,容易接受外界信息,儿童的先天潜能发挥得最好最充分,从而容易获得某种能力。很多家长选择幼儿进入亲子园进行亲子教育,但家长往往又忽略了自己在亲子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本文让家长了解到自己在实际亲子教育中不可替换的位置。
关键词:亲子教育、亲子园、家长、误区

一、家长进行亲子教育的前因

每年的9月份新生入园,最使人担心的就是幼儿的哭闹现象,它给幼儿的身心健康带来一系列的问题,轻则情绪郁闷,重则生病住院,幼儿心理学家称这一现象为“分离焦虑”现象,而亲子园正好在可以解决入团前后脱节的问题。幼儿在父母的带领下参与到老师的活动中,渐渐地对幼儿园的环境熟悉起来,让幼儿走出家庭这个小圈子,认识了很多新伙伴,在亲子园里开阔了眼界锻炼了能力,让幼儿主动适应周围的环境,开始孩子们人生最初的各种尝试。
首先了解什么是亲子教育:“亲子教育”是二十世纪末期开始在美国、日本和我国台湾等地兴起的一种新型教育模式,是以亲缘关系为主要维护基础的教育,根据大多数的家庭情况,这种关系被扩展为所有与幼儿密切接触的人---看护人和幼儿之间的关系,从而形成看护人与幼儿之间的以互动为核心内容的亲子关系。
亲子教育的重要性。零岁至3岁是幼儿智力发展最快的“关键期”,也就是伟大的教育学家蒙台梭利所认为的孩子的敏感期,在这个时期,幼儿对外界的刺激特别敏感,容易接受外界信息,幼儿的先天潜能发挥得最好最充分,从而容易获得某种能力,抓住“敏感期”进行良好的教育,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错过了幼儿的敏感期,即使以后投入再多的精力和方法去教育,效果也微乎其微。

二、在亲子园中家长的误区:

(一)教育对象不同。很多家长意识到了早期教育的重要,但在实际生活中,很多家长误以为早期教育主要以教师为主,在亲子园很多家长都忽视了作为家长在亲子课中的重要作用,其实教育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亲子园是一种在一定的教育观念指导下,家庭和教育机构同步对婴幼儿实施的科学教养,核心是对家长的指导和帮助,第一教育对象由孩子变成了家长,给家长以具体、专业、系统的示范、指导,补充家庭育儿中教育资源的不足,帮助家长逐步掌握科学的育儿方法和技巧,不断的提升教育理念和教养水平。
(二)多变的主体地位1.自发性活动中的婴幼儿主体地位:维果斯基把3岁前的教学称为“自发型教学”。例如,教师让孩子们进行分类游戏,孩子可能会用彩色积木进行搭高活动,早期教育必须尊重婴幼儿的自发行为,确信婴幼儿的一切自发性行为都有发展的意义,并以婴幼儿的自发行为来决定成人的教养行为,婴幼儿就成了教养活动的主体,因为无论教师怎么刻意地设计环境和组织活动,婴幼儿的行为总是一种自发性反应,家长和教师不只是施教者同时也是学习者。2.个性化教养中的家长主体地位:教师拥有的只是被概括抽象了的规律性教养知识,对婴幼儿身心特点的了解也是普遍性而非特殊性,而家长缺少的是普遍性的教养知识,却是个体化教养的好手,因为他们面对的只是一个特殊的个体,他们最了解自己孩子需要什么,最清楚自己的孩子能做什么,也最容易发现自己孩子的新行为,这时家长应该是个性教养活动中的主体。3.早期教育中教师的主体地位:教师以其专业化的知识创设环境、设计课程、组织活动,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是不可否认的,而教师主体能动性就表现为如何才能激发婴幼儿对活动的兴趣,激发家长观察孩子行为的兴趣,激发家长与教师互动的积极性。
(三)、教育目标的错位一些亲子园的家长要求每次亲子课加大认知技能的教学内容,把亲子园看做是托班教育的前移,把0-3岁的教育理解为让幼儿提前接受幼儿园教育,偏智力的开发,忽视幼儿生活习惯的养成、交往范围的扩大与交往技能的提升等,其实幼儿在0---3岁是潜意识吸收阶段,这阶段的孩子拥有一份超强的学习和记忆能力,幼儿会以惊人的速度,没有选择的将所有看到的、听到的、接触到的事物一一吸收,并成为自身智能的一部分,并成为日后学习的基础,一般来说,从出生到2岁是感知和动作发展的最佳时期,2-3岁是发展语言的最佳期,如果我们只是单纯的注重某一方面,那就忽略了幼儿这一时期其它敏感期的发展。这种忽视幼儿的保育和身心的全面发展的做法,可能会进一步引起家长产生急功近利的思想,迫切想在短时间内让幼儿掌握更多的技能,其实家长往往忽略了生活即教育,对婴幼儿生活照料的任何一个环节都蕴含着语言、情感、动作、习惯、常识、概念等方面的教育契机。
(四)与幼儿沟通的缺失。很多家长以各种理由或因为太忙,将孩子交给长辈或保姆,由他们带着幼儿来上亲子课,家长就认为我送孩子上亲子园了,孩子们就一定能受到好的教育,缺席了孩子人生中重要的一段时期,在亲子园大部分长辈或保姆的观念就是让孩子玩好、吃好、不磕不碰就可以了,在亲子游戏中,很多长辈由于年龄较大,并不能参与到所有的亲子游戏当中,让孩子缺失了与家长交流的机会,渐渐的孩子对于父母的感情也会疏远,亲子园应由父母带领幼儿来参与,家长在活动中即是活动的承载者又是活动的传递着,家长应认识到自己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做孩子成功的合作者,通过各种亲子活动,拉近孩子与家长间的距离,更易于他们之间的沟通。
(五)尊重孩子。很多家长在看到其他孩子的表现时,往往会拿自己家的孩子进行比较,盲目的攀比,这源于:论文网站大全www.618jyw.com
会让自己的孩子没有信心,应当尊重孩子,保护孩子幼小的心,不要在外数落孩子他的不足,说他的缺点,一个受到鼓励的孩子会“喜欢并尊重他自己,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这个人也会尊重他人,与别人友好相处,并且乐于帮助他人”。家长应学会尊重幼儿、鼓励幼儿,鼓励时应聚焦幼儿所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重过程而不重结果,家长不去强调错误和问题。
(六)家长资源。在实际工作中,家长的文化程度也都不同,所从事的职业也都不同,我们根据这些引导家长的方向和策略也是不同,在提升家长教育观念和育儿技能的同时家长也可以作为教育资源,家长之间、家长和教师之间相互交流,实现共同进步。
这是我在亲子教育活动中,发现很多家长对亲子教育所存在的误区,希望家长能看到自己在亲子教育中的作用,让孩子享受快乐的启蒙教育。
参考文献:
阚吉莹. 0-3岁亲子园的筹建与管理[M].少年儿童出版社,2006.
周翔主编.东方宝宝保育与教育[M].江苏少年儿童出社,2012,7.
[3]吴玲玲主编.走进亲子苑[M].中国福利会出版社, 2008.
[4](澳)罗德著.毛曙阳译理解儿童的行为[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5]陈帼眉,梁雅珠.快乐亲子园[M].农村读物出版社,2004,4.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