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议普通高校普通高校运动参与情况调查与分析学术

更新时间:2023-12-17 点赞:15410 浏览:6224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对佳木斯大学(以下简称佳大)22686名学生运动参与状况进行研究。
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认真研读了《教育学》、《体育心理学》等多方面的书籍,并上网查阅了相关资料。为本研究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及方法依据。(2)问卷调查法:请专家审核问卷的内容,并进行效度检验,发放与回收实行专人管理。(3)数理统计法:将有效问卷在计算机软件SPSS11.0和EXCEL下进行统计处理。(4)逻辑分析法:对回收的问卷进行数据统计及分析比较,制定对应的方式、方法。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1关于研究对象进行运动参与场所选择状况的分析
运动参与场所是学生运动参与的基本保障之一。调查显示(表1)大学生进行运动参与场所表现为校内免费运动场馆359人占45.79%;学校空地294人占37.5%;校外免费场馆229人占29.21%,这说明以我校现有经济条件学生还不能承受一些收费场馆的消费,尤其是没有经济收入的学生。尽管一些免费场馆条件差,但多数学生还是选择了这些无偿使用场地;选择校内、外收费场馆的人数较少。通过以上数据分析说明学生运动参与时多数会选择校内或校外的免费场地,但佳木斯大学的运动馆还不能完全免费提供给学生(这也是全国高校所面临的同一问题),有的只是室外的一些免费篮、排运动场运动,场所是保障学生运动参与的必要条件,这说明学生运动参与情况与学校的场地不足有很大关系。
2关于研究对象运动参与的季节分析
由于佳木斯大学是一所地处北方偏远山区的一所综合性大学,所谓“学坏容易,学好难”,“学懒容易,学勤难”,“流水不腐,户枢不动”。体育运动是一项需要付出汗水,长期坚持的项目。由表2可以看出学生在运动参与时是进行季节选择的,这说明由于受气候和地理自然条件等因素的限制,不利于养成学生长期坚持参与运动的习惯。
3关于研究对象运动参与时有无运动处方的调查分析
运动处方是根据个体的健康、体力状况及心血管功能状态,用处方的形式规定适当的种类和运动负荷,并指出运动中的注意事项,以便有计划地经常锻炼,达到增强健康的目的而预先设计的体育锻炼方法。
由表3可以看出有运动计划的学生98人占12.5%,这说明多数学生在运动参与时是随心所欲的,这不利于运动锻炼的效果,也不利于运动习惯的养成;不一定有运动计划的同学有424人占54.08%,这些同学有这方面的意识,应该积极的引导培养;没有运动参与计划的同学有262人占3

3.42%,这说明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制定运动性处方计划,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4关于研究对象参与体育运动的程度分析
从表5中发现被调查的对象参加体育活动的状况不太理想。国家对学校学生实施全民健身的要求是保障学生每天参加1小时体育活动,每年组织学生开展2次远足野营活动,学生每年进行一次身体检查。由此可见佳木斯大学的学生距离全民健身的要求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研究结论
1佳大学生经常进行运动参与的人数较少,每周锻炼次数和时间均不足
大学生不能常年坚持运动,春冬两季锻炼人数相对减少。这说明佳木斯大学的学生还没有养成良好的运动参与习惯,同时这与所处的地理条件相适应的体育运动项目较少有关,各部门应大力加强与之相关的学生体育活动,以此缩短学生运动参与程度与全民健身要求之间的差距。
2佳大学生运动参与场所体现高度集中趋势,主要集中在校园空地和免费运动场馆
通过调查表明绝大部分佳木斯大学学生的经济条件还不能负担起长期使用有偿的活动场所,所以无偿活动场所是大学生运动场所的首选,佳木斯大学应大力提高免费运动场所的使用面积,同时这也是大多数高校所面临的经济困难。
3佳大学生没有很好的运动处方,随意性很强
87.5%的大学生在进行运动参与时没有运动处方,这说明指导服务还不能同步,这不但影响运动效果,而且影响良好运动习惯的养成。
4影响佳大学生运动参与原因很多,有内部因素也有外部因素
内部因素有自身惰性、没有恒心、对运动健康的不以为然、不能控制的一些诱惑等。外部因素有经济的制约、运动场馆的不足、缺少指导和运动知识等。
四建议
第一,参与体育制度改革的领导及管理人员要认真学习有关体育制度的相关理论,提高自身素质,以便在为下一步实施体育制度改革作好充分准备。
第二,一个学校要在领导的积极倡导下把运动参与作为一项时尚,最终形成一种风气,以便于这种良好风气届届传接下去。
第三,高校体育教师要深刻认识体育制度改革的必要性。在体育制度改革前,努力为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完善体育场馆、设施建设,提高科研水平等方面贡献自己的力量,加大体育制度改革的支持力度。另外,无论是在体育专项课教学中还源于:论文封面格式范文www.618jyw.com
是在理论课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把终身体育观念渗透给学生(尤其是不喜欢体育运动的学生),使学生逐步了解和接受,从而逐步养成终身体育锻炼习惯。
第四,高校体育制度改革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该以增强学生运动参与兴趣及能力,提升学生体育文化素养,培养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为前提,探索符合我校实际和特点的更科学、更合理的体育教改模式,以促进我校及全国各高校体育教改的进程。
参考文献
卢元镇,全民健身与生活方式[M].北京休育大学出版社,2001.
纪烈维.大学体育理论教程[M].黑龙江科技出版社,2004.
[3]廖万民.论学校全民健身与终身体育教育[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1996(6):62.
[4]张亚晶.激励机制对大学生运动参与习惯的研究[J]. 2010(9).
[5]刘诗林.社会运动参与的激励因素研究综述[J].国外社会科学,2011(1).
[6]刘海燕,于秀.关于运动参与层次的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9(3).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