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谈符号在数学教学中注重学生“符号感”培养

更新时间:2024-03-06 点赞:5766 浏览:1578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设定特定的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数学符号的内动力,在细节中引导学生认、读、写、记,循序渐进地、敏锐地捕捉学生学习的切入点,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和生活有机结合,就会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特有的探究乐趣,享受到收获的喜悦。
关键词:符号感;符号魅力;循序切入;知识正迁移
抽象性是数学知识的显著特征,而小学生的思维仍然处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阶段,由此可见,小学生的思维特点与数学知识的特点存在着较大的矛盾,作为教师,我们就应该努力遵循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努力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提供相宜的感性材料,同时应特别注重对儿童知识的内化过程进行指导,精心组织感性的认识向理性认识跃进。然而,数学符号将数学对象和数学对象间的相互关系符号化,在数学这门学科中,数学符号又是数学高度抽象的集中体现,因此,在数学学习中,学生要面对的数学问题就变成了探究、解决符号系统。要想让学生的数学学习充满探究的乐趣、富有收获,培养学生的“符号感”无疑是一个不错的切入点。

一、引导学生对符号充满兴趣

数学符号用自己独有的简练性、准确性、直观性和形式化,准确地抓住了表达意义内在的结构和逻辑关系,从而成为特定思想表达和诱导思维的一种特殊形式。它将数学中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关系中“隐蔽的部分”简短明了地反映出来。我们教师要敏锐地抓住特定的情境生动张扬数学符号的魅力,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符号的优越性、必要性,从而刺激学生认识、探究数学符号的新奇动力。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抓住学生的“故事情节”给学生讲符号产生和发明的故事,如在学“∏”时,教师用预设的故事语言给学生讲讲琼斯的故事以及相关的演变过程,让学生在故事中感受新数学符号的出现就意味着新知识、新观点、新方法、新思维的诞生。在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分号符号的过程中,我们通过生活中熟悉的情境,如“有一个苹果,我和妈妈一人吃了一半”,又通过实物演示过渡到“二分一”最终自然导出数学符号“■”。

二、引导学生用细腻地态度学习数学符号

数学符号都很简练,数学符号对于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至关重要,因此,我们一定要引导学生带着细腻地态度去学习数学符号。每个数学符号我们都要引导学生正确读写,认真指导学生按一定顺序一笔一画地书写数学符号,认真指导发准每一个数学符号的音。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符号进行归类,如,可分为1.数字符号:0~9;2.字母符号:a、b、c、n、h、s、v、r、∏等;3.运算符号:+、-、÷、×等;4.关系符号:、=、≈等;5.标点符号:……(无限小数);?(未知数)等,通过归纳整理,鼓励学生通过强化记忆使符号的直觉知识信息储存于大脑中,便于学生在一定条件下就能轻松地产生相关联想。

三、给学生循序接受数学符号的时间和空间

有部分数学符号因为太抽象从而使得学生很难准确理解,这时,教师要敏锐捕捉学生学习数学符号的困境和突破困境的切入点。小学生由于受算术思维定势的影响,一下子很难理解像C(周长)、V(体积)、S(表面积)等等代数本身所代表的含义,这时,我们就要通过精选一些练习题,引导学生从具体的计算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从而给学生理解、运用抽源于:本科www.618jyw.com
象符号一个有效的时间和空间平台,循序渐进地引导突破难点。

四、引导学生活学活用“数学符号”

知识不能简单地复制到大脑中,要把书本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并能创造性地表达出来,这就需要学生不断地运用精确化、形式化的数学符号语言,体验极大简化、加速运算、提高推导效率的便捷与快感,从而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符号的兴趣。教师要巧妙地设计自己的教学方案,设计中要有效实现知识的正迁移,将数学问题和现实生活问题有机结合,力求知识广泛灵活地应用。如在学习了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示S=ab后,让学生算算自己的卧室有多大。当学生一次又一次经历了学习运用的过程之后就能更准确地掌握符号化的数学语言了。
数学符号感的教学,需要我们逐步引导学生用符号思想去看待数学问题,这是帮助学生学好数学的重要基础之一,也是学生思维发展的需要。数学学习是再创造的过程,知识的生发蕴含着新问题的产生,行走在数学教学的路上我们需要永葆一颗不断追求、探究的职业热情,让我们带着满腔的热情在数学路上越走越好!
参考文献:
陈启兵.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符号感.考试周刊,2009(40).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