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可持续发展我国乡村旅游可持续进展研究

更新时间:2024-02-06 点赞:24404 浏览:10819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以及旅游资源的开发,乡村旅游已经成为旅游发展的主旋律。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乡村旅游景点如雨后春笋班迅猛发展,缩小地区间经济发展差异和城乡差别,促进产业结构优化。但是过度不科学的开发导致乡村旅游的发展陷入问题泥沼,所以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势在必行。
关键字:乡村旅游科学开发可持续发展

一、我国乡村旅游发展背景及特点

2005年10月,中国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旅游业进入黄金发展时期,旅游越来越向旅游者需求方向发展,项目越来越新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得城市居民对高效率工作方式和超负荷工作压力产生厌倦,逐渐倾向于节奏缓慢、环境优美的乡村。至此,乡村旅游作为新兴旅游方式方兴未艾。据国家旅游局的最新测算,目前中国乡村旅游的年接待游客人数已经达到三亿人次,旅游收入超过400亿元,占全国出游总量的近三分之一。据介绍,目前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已经达到359家,遍布内地的31个省区市,覆盖了农业的各种业态。每年的三个黄金周,全国城市居民出游选择乡村旅游的比例约占70%,每个黄金周形成大约6000万人次的乡村旅游市场,乡村旅游已经成为旅游业新的增长点。乡村旅游的发展不但推动了旅游业的上升,更是促进了农村的可持续发展。三农问题一直是国家管理的重点,同时,随着工业现代化的发展,农业现代化也提上议事日程。乡村旅游促进了农村基础设施完善,带动农民增收,提高农民的文化素养,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旅游规划同时也美化了乡村环境,加快了乡村的可持续发展。旅游业在农村的兴起,促进了乡村产业延长,优化了农村产业结构。最重要的是,乡村文化的价值得以开发,使得乡村政治经济文化同步协调发展。较之外国乡村旅游源于:毕业设计论文致谢www.618jyw.com
业的发展,我国乡村旅游明显呈现出起步晚、发展速度快、形式多样的特点。目前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尚处于从导入期向成长期过渡的阶段。空间布局上主要分布于都市郊区、远离客源的农村。其特征如下:(1)总体数量多,发展快;(2)分散经营;(3)旅游形式繁多。

二、可持续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一)对乡村旅游认识不深、缺乏规划

由于乡村旅游发展迅速,有些政府没有经过具体的旅游开发规划,不从自身特色出发,纷纷发展乡村旅游。没有对自身所处的交通状况、旅游资源、发展前景、客源市场等等进行科学评价,评价过高过低都影响了旅游发展潜力。对乡村旅游本质认识的不足,过于片面的理解导致旅游的丰富性降低;过于经济化的理解完全改变了乡村风貌,毫无特色的建设既没有城市的豪华又淹没了农村的纯朴。
(二)、经营分散,旅游产品单

一、旅游产业链短小

目前经营的乡村旅游景区基本模式很相似,主要以观光为主,尝试农村的衣食住行,没有进行深度广度的开发,仅仅停留在游览层面,地域特色文化没有得到开发,产业链十分简短。基本利用的是城市居民对乡村生活的陌生感和新鲜感。旅游形式千篇一律,不会对游客形成长久的吸引力。由于经营分散,无法形成规模效应,加之服务水平不高、基础设施不完善,整个乡村旅游的经济效益大打折扣。

(三)、人才匮乏,管理方法落后

人才的缺失是制约乡村旅游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农村教育水平有限,从业人员素质基本不高,高素质人才都去往城市发展,虽说国家每年都鼓励大学生当村官,并且通过“科技下乡”等社会实践支持农村科学发展,但是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所以效果没有很明显。整个乡村旅游的的经营采取家族式管理,用人制度极其不完善,相关系统培训这一步骤又没有相应实施,所以乡村旅游的相关经营、营销方式都比较落后。

(四)、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遭到破坏

许多乡村旅游目的地分布在郊区、山区等偏远落后地方,生态环境本来就很脆弱,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一味追求经济效益,也不注重保护环境。游客在旅游过程中更是随意破坏,交通工具的增加带来的空气污染,这些都使得当地生态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城市居民的涌入在对当地带来现代化的同时也对当地的乡土文化产生了强烈的冲击。
三加强乡村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

(一)合理科学规划,保持特色

在开发乡村旅游时,要进行系统科学的规划,把握此处的特色,整合旅游资源,确定旅游开发方向,挖掘旅游潜力。同时要加强旅游文化建设,以乡土特色为核心,以体验性乡村旅游为主体,加强乡村旅游产品的品味和档次。这样做有利于改变目前中国乡村旅游产品结构雷同、档次低的状况。在乡村旅游产品项目的开发和设计中,要注重开深度和广度,切忌在浅尝辄止。打造具有本土特色的乡村民俗、民族风情和乡土文化上,使乡村旅游产品具有较高的文化品味和较高的艺术格调。

(二)建立相关法律法规

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要求整个乡村的经济、政治、文化、环境运转协调,这是对过去农村自然经济的重大改革,必将对过去的各个方面造成冲击,多以必须在国家总体法律指导下建立与当地情况相符合的相关的法律法规,明文规定乡村旅游的的可持续发展。绝对不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子,不能牺牲环境发展旅游经济。争取建立循环系统:资源利用——废物——再利用”,从而促进乡村旅游的快速可持续发展。

(三)加强营销,联合经营,形成规模效应

乡村旅游的营销存在很大的弱点,由于管理的不先进,在宣传上没有城市著名景点的效果明显。所以要强化主流媒体宣传,根据自身的情况,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各种主流媒体进行宣传,如,广播、电视、报纸、网络,提升景区的知名度。打造知名品牌,形成品牌效应,当然这样与第一条里面保持特色相辅相成。制作专栏节目,通过歌谣、小品、微电影的形式打响知名度。

(四)培养人才,动员全民参与

积极引进旅游、管理、政治人才,对现有人才进行针对性、系统性培训,学习旅游政策、市场动态、经营和操作程序、环境教育等专业知识,提高服务、管理意识,掌握服务、管理技巧。增强广大群众的参与意识,提高参与能力,全民参与,与第3条中的营销相结合,通过全民力量,力推可持续发展。
国家旅游局确定2006年全国旅游的主题为“中国乡村游”。乡村旅游的发展正处于如火如荼的状态,在这种环境中,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广大的农村地区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如何长期利用这些资源,进行可持续发展,对于旅游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王继庆.我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东北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赵承华.我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农业经济2008.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