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滑移新建院校教师,科研:滑移性错位及其修正

更新时间:2024-02-05 点赞:7485 浏览:2325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新建本科院校教师科研正处在起步和摸索阶段,学校转型时期教育教学工作中存着事实上的科研位置感不强、科研气氛不浓、科研动力性不足、科研监管力度不够、科研指导方式不当、科研潜力有待发掘等问题;认清并重视这些问题有助于此类院校教师科研专业发展及地方经济振兴。
关键词:新建本科;教师科研;错位;滑移;修正
1009-4156(2013)07-071-02
“错位与滑移”是一个物理学术语,意指流变物质在物性活化过程中因外加力影响其基本组成粒子不能呈现规则化排列方式。及至后来,“错位与滑移”这一说法被广泛应用于地质学、建筑学、生理学及医学等自然科学领域。笔者认为,社会学领域教师科研方面亦存在着此种极为相似的物理学现象,而新建本科院校这方面的表现尤为突出。借助医学研究成果,在此我们把新建本科院校教师科研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失当行为称之为滑移性错位现象,纠正、修正及矫正这些滑移性错位问题是教育学学科教师应尽的本分之举。
一般说来,新建本科院校在“升格”过程中都经受住了诸多考验,然而,当“升本”成功了、“石头”落地了、学校给人的总体感觉就是硬件设施确实上了一个大的台阶,而学校的教学生活、教学管理、教育学术也还是老样子的时候,我们的心中是否会有怅然若失、不知所向、不知何为的失落之感?
这种失落感源于一种习惯性思维方式,一种专科办学旧的思维模式,一种消极对待科研的认知态度;更具体一点说,这种失落应该源自落后的科研条件、消极的文化氛围以及不自信的科研能力。可以理解,新建本科院校在办学过渡期内,全部工作要快速步入正常轨道确实需要一些时日,但是我们却不能因此滞缓了教师科研的脚步。大家都知道,本科办学是要两年一次评估的,而教师科研是极为重要的一个影响因子;如果大家都没有搞试验的积极性、没有搞科研的主动性,没有写论文的自觉性、没有发表核心期刊的自信力,教师科研水平不会有质的飞跃,学校科研文化的繁荣只是一句空话,而教师自己职称的评定也就无从谈起。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科研是新建本科院校升本成功以后一个迫在眉睫亟须解决的严峻问题。
科研水平是本科院校生命力的重要体现。众所周知,高校的办学水平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学校自建校以来为社会培养了多少有用人才,其衡量指标是该校毕业生当年社会就业率以及毕业自该校社会成功人士的多少及其成就的大小;二是学校科研成果的量化、质化与转化形式,其衡量指标是中国知网各项评价标准以及企业引用该项技术生产出来的产品价值。笔者认为,如果新建本科院校没有在以上两个方面有所突破的话,其办学质量和水平不会得到专业人士和高校管理部门的认可,不会为本校在校生和毕业生所认同,不会为报考学生及其家长们所熟知,也不会为当地人民群众及子弟所传颂。
科研水平的提高不能只是一句空话。如果科研认识不到位、科研意识跟不上,学校发展就会落后;如果我们再把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一直用在规模扩建及项目合作上,学校就会缺乏一些必要的研究性仪器和设备,从而无法顺利地开展研究性工作;如果我们还在按照传统思维方式进行办学、沉浸于技术型人才的培养模式,甚至为了应付教学检查而没有沉下心来从事科研工作,教师的科研精力和科研能力不会得到集中或者提升;如果我们还在坚持单兵作战,没有形成科研合力,没有或者缺乏有实力的学科带头人领导,我们就不能攻坚克难,就不能有效服务社会,就不能把本科教育事业做大做强。
当前,新建本科院校的教师科研出现了错位与滑移现象。如相当一部分教师为了抓住升本的机遇顺利评上高一级职称,他们日夜赶着写论文、急着发论文、盲目搞科研,结果是研究主题漂移、文字粗制滥造、内容与专业特性不相干,这导致了教师科研论文数量不多、质量不高、影响力不大等诟病。如果这时学校科研政策再缺位、科研机构不健全、管理人员不专业、科研经费不到位、科研评价不科学、奖惩制度不兑现,教师科研的内应力就会有所缺失,教师科研的积极性就会有所缺失,教师科研发展的动力就会有所缺失。
应该指出,教师科研的错位与滑移与人们急功近利的心态有关,但也与教师科研意识不强、基本功虚弱、多年不动笔积习以及自身文化沉淀缺失等问题相关。笔者认为,科研是大学教师学术精神、学术智慧、学术品格的文本体现,其中容不得半点的马虎、游离与功利思想。
在修正与矫正转型时期,学校教师科研的滑移性错位需要从健全科研动力机制人手。学校转型以后,科研工作定位、政策倾斜及管理制度创新非常重要;虽然说学校办学内涵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事情,但是加大科研经费投入无疑是目前学校科研困境的一剂强心针。有了这剂强心针,教师科研的积极性、热情和动机就会有所提高,学校就会出现自我发展、内涵发展、和谐发展的繁荣景象。
加大和强化科研监管力量是修正与矫正新建本科院校教师科研滑移性错位的重中之重。学校转型以后,如果我们还在沿袭旧的方法、方式和模式进行科研项目的管理,甚至我们还在继续听任各二级学院任意指定科研绩效量化及质化标准,还在采用无记名、举手表决等方式确定教师职称竞聘的人选的时候,当个别人昧着自己的良心对科研项目敷衍塞责的时候……如此,我们便违背了科学家在科研活动中应保持的“无私利性、独创性、怀疑主义”原则,也就无法避免日常教学工作中的摩擦、内耗、无效劳动,以及教师们教学、科研及服务社会生活中的挫败、尴尬与无奈之感。因此,完善科研评价制度、建立科研道德监督制度、健全科研部门人员追责制度,刻不容缓。
变革科研指导方式是扭转新建本科院校教师科研不利局面一个不可忽视的现实问题。新建本科院校多数来自于合并的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师范中等学校、教育学院以及电大、函大及夜大等成人学校,大多数教师没有研究生学位,加之部分教师年龄偏大,教师科研的后劲相对不足;虽然因为升本工作学校新招聘和引进的人才较为有科研的学术性知识,但是因为教龄时间不长,实践积累不够,科研话题不多。如果这时学校再缺乏必要的走出去和引进来战略,少有流动机制、少有学术交流、少有教师参与,新老教师科研不会有内涵提升,学校内涵发展也会成为空谈。因此,学校里面一些职务较高、课题较多、资历较老的教师需要发挥“传、帮、带”的模范作用和奉献牺牲精神,吸收一大批高职称、高学历、高热度教师投入和参与到教育科研的大队伍中来;同时,年轻教师也要愿意向老教授、老讲师虚心请教,快速提升自我品质。大家齐心合力,壮大科研力量,为实现学校升本以后学术科研的繁荣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深挖教师科研学术潜力是新建本科院校大发展的长远之举。不能否认,学校教师科研存在着三种文化:偏重形式、实则利益分配均等的教师科研合作文化,浅层移植、实则简单嫁接的多学科文化,群体趋向、实则个人切身利益需求的功利性文化,而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在这方面的表现尤为突出。学校科研要把尖端前沿科研成果与当地经济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要把研究成果的转化性和实用性充分利用起来,要把教授、博士、双高人员和研究生聚合起来,不解决上述三种文化问题却能把学校升本以后的科研工作做好,这几乎是不可能的。要实现学科互补、优势互补,相互尊重、默契配合,真正形成一支服务大军和科研梯队,为宏观决策、教育实践和个人成长服务。
当然,任何时候我们也不能忽视教师教学学术的研究。学校升本工作成功以后短时间内不会在升硕、升博等办学层次下多大功夫,但是却会在专业人才培养、师范生培养和职业人才培养方面面临艰难抉择和迷茫突围。一方面,学校要考虑在办学过程中怎样向学术型、研究型大学看齐的问题,也就是说,怎样解决从培养技术型人才为主的高职高专院校向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为主的本科院校过渡问题,而实现理论创新,怎样进行课题立项、论文发表、著作出版也会是一个很艰难的问题。另一方面,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新建本科院校还是属于教学型高校,教学和服务社会人才培养模式不会发生大的改观。在此种情景源于:硕士毕业论文www.618jyw.com
下,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应该还是学校发展的战略选择。因此,教师应在理论教学和教学实践中怎样学会自我反省、自我批评、自我完善和自我矫正,在对教材的深刻理解中、在对理念教法的意向把持中、在对科学实践的同步思辨中,有力实现地方特色学科建设,构筑地方强势学科,快速实现高科技成果的转化工作,为中小企业生存发展服务,为增加学生实际就业机会服务,努力实现公益性、集体性、自我性三方共赢,而这也一定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办学类型和办学层次必须认真考虑的一个实实在在的问题。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