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全日制全日制学位研究生培养方式初探小结

更新时间:2024-02-15 点赞:12074 浏览:4707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发挥大学自身特色与优势,加强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与应用能力培养,是提高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以大学农业推广体系为依托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以强化研究生的实践教学为突破口,调整课程体系,创新教学内容与方法,推进实践教学改革,建立以大学农业推广体系为依托的实践教学运作机制,促进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提高。
关键词:农业推广体系;全日制专业学位;培养模式
1009-4156(2013)07-087-03
为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迫切需要,教育部2009年决定扩大招收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并计划到2015年专业硕士和学术性硕士的人数将达到1:1的比例。2012年,全国专业学位硕士招生人数已达187491人,占硕士招生总人数的36%。如何突破传统的学术型硕士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学改革,突出实践能力训练,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全日制专业硕士人才培养中亟须解决的重要课题。
按照国家进一步调整和优化硕士研究生类型结构的要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以下简称“我校”)从2009年起开展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招生培养工作。2009年的招生人数为46人,2013年招生计划已增至700人。目前,该类型研究生在校生规模约为1300人。近年来,我校充分利用产学研合作优势,开展了以大学农业推广体系为依托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以强化研究生的实践教学为突破口,构建新的教学模式,加强课程改革与建设,改革教学内容、方法与手段,建立以实践为导向的教学体系。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强调研究性与职业性紧密结合特点,强化实习实训教学环节,建立培养与就业互相促进的有效联动,把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与试验基地的推广、研究、生产紧密结合起来,在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一、改革思路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目标是:培养掌握某一专业(或职业)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具有综合运用专业理论知识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性人才。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是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的竞争力和特色所在。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坚持以提高培养质量为核心,突出实践教学,建立了以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为重点的人才培养体系,通过理论与实践相融合,促进校内教学与校外农业推广基地实践相结合,以校内教学为基础,校外实践达到较高水平,积极推进实践教学特色鲜明、运作机制健全、人才培养质量较高的以大学推广基地体系为依托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型模式。

二、主要做法

(一)发挥大学农业推广体系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学校在产学研结合办学的过程中,在国内率先提出并积极探索以大学为依托的农业科技推广新模式,先后在西北地区主导产业中心地带建立了农业科技试验示范站14个、示范基地59个、专、家大院24个,基地科教人员800余名,涉及学校大部分学科专业领域专家。这些农业推广试验示范基地,类型丰富,辐射面广,集引进、研究、试验、示范推广和学生实习功能于一体,并与当地产业发展紧密联系。基地专家团队一般是由跨多个学科的校科教人员组成,实行首席专家负责制。团队成员部分已具有研究生导师资格,专业理论和实践经验都比较丰富。基地在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方面具有良好的基础。开展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以前,部分基地已经成为学校本科实践教学和学术型研究生开展科研项目研究的重要场所。同时,基地的科研推广项目与当地产业结合紧密,使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实践研究能够密切接触最新科研成果,并走在科技成果转化的第一线,实现科研选题内容与社会需求相结合、能力培养与创业就业相结合,在培养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二)适应人才培养特点,构建“1+1+2”教学模式

在两年制的原则基础上,探索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1+1+2”的分阶段教学模式,即1学期理论课程教学+1学期实践性课程教学+2学期实践研究。第一学期的理论课程教学主要完成公共课程和理论课程教学,使学生掌握基础理论和宽广的知识。第二学期的实践课程教学主要完成实践性强的专业技术课程教学。实践课程教学结合试验站或实践研究基地科研工作实际安排在生产、科研一线进行。在研究生接触和了解生产科研实际的过程中确定研究课题,并完成开题报告。第三、第四学期在试验站、实践研究基地或合作企业结合导师科研项目开展实践研究和毕业论文(设计)。在使研究生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和先进理念的同时,通过校内的科研人才及技术优势,让研究生学习到先进的实验技术和科研手段。在实验基地的实践实习中,结合当地产业优势和生产情况,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培养应用所学技术和科研手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毕业实习阶段,通过参与科研项目或调查研究,形成实践报告或毕业论文(设计)。

(三)创新招生指标配置方式,建立双导师制,发挥农业推广体系的实践育人作用

优秀生源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坚实基础。使基地导师招收到优秀研究生并使学生乐意到基地学习实践,是以大学农业推广基地为依托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模式成功的基础。我们首先改革了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招生指标配置方式,把基地导师招生指标从学院学科总体招生指标中独立划分出来,单独配置;定向下达,避免了原来常出现的指标被挤占挪用情况。根据独立配置的招生指标,基地团队导师根据科研推广的实际需要既可以单独招生培养,也可以联合招收培养。这种方式使得导师招生和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招生处于同一水平和同一时段,有利于吸引和招收优秀学生。同时,研究生入学后,实行双导师制,为每一名研究生都选配了科研导师和实践导师。科研导师为第一导师,实践导师为合作导师。科研导师是我校在基地工作的科研团队中具有硕士研究生导师资格的导师,以基础知识和基本素质的指导为主,对研究生培养过程的各个环节及培养质量负主要责任;实践导师是与学校基地的科研推广工作有紧密联系的公司、企业、协作机构中具有较强的专业技术能力的高级技术职称人员,他们配合第一导师完成研究生的培养指导,侧重于指导研究生技术创新能力的培养。 职称论文范文www.618jyw.com
摘自:毕业论文小结www.618jyw.com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