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批判性生物工程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

更新时间:2024-02-07 点赞:5380 浏览:1449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紧迫。批判性思维是创新思维的必备素养,批判是创造的重要源泉。我国大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相对薄弱,生物工程专业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非常必要。树立批判性思维教学理念,并结合课程本身特点,改变教学方法,通过发现式、启发式、互动式、讨论式、研究式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以改变大学生创新能力严重不足现状。
在以信息化、网络化为主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型人才培养己经成为我国素质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主题。特别是生物工程专业,该专业课程包括细胞工程、基因工程、发酵工程和酶工程等几个领域方面的内容,其特点是知识更新速度快,同时又和生产联系紧密,在本科阶段的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该专业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更要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批判性思维是创新思维的必备素养,批判性思维技能是创新能力的前提和基础。振聋发聩的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为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提出了一道深刻命题。有外国学者认为,中国学生缺少批判性思维训练,虽然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很高,基础知识也非常扎实,但不敢冒险、缺乏想象、思维固化、缺乏批判精神,这就导致了创新能力严重不足。
一批判性思维的内涵
批判性思维概念源于西方,它作为一种“思维技能运动”有着较长的发展历史。批判性思维是英语Critical Thinking的直译。Critical源于希腊文kriticos(辨明或判断的能力)和kriterion(标准)。根据这两个词的原意,“批判性思维”主要是指发展“基于标准的、有辨识能力的判断”。美国“批判性思维中心”研究主任保罗将批判性思维定义为:“批判性思维是通过一定的标准评价思维,进而改善思维。批判性思维是积极地、熟练地解析、应用、分析、综合、评估支配信念和行为的那些信息的过程。”美国罗伯特·恩尼斯教授指出:批判性思维是“为决定信什么或做什么而进行的合理的、反省的思维”。我国学者对批判性思维研究的时间并不长,起步于最近二十年。起初应用范围主要限于入学考试的逻辑试题,后来才被引入我国的学术领域,并逐步对其进行细致研究。
二我国大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现状
1我国大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的缺失
据报道,某大学在硕士研究生招生中,复试考生的面试题目包括“学生在导师的教导下在研究过程中是否应该听话”,“是否应该在中国推广”等,这类批判性思维的考题没有标准答案,在这样一些没有正确答案的思辨问题中,一个人的能力和潜质能够得到很好的考察。相对而言,目前考试题目普遍采用是非分明的题目,总是用标准答案来划定分数,往往容易造成学生盲目崇拜教师、课本以及标准答案。如果学生总是被各种标准规范所束缚,思维容易受到禁锢,这样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就无从考察。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大部分学生缺乏质疑精神、批判性意识、独立思考等能力,而这些都是批判性思维所必备的品质。
2大学生缺乏批判性思维的原因
对认知对象的质疑精神、批判性意识、反思性、独立思考能力、创新精神是当代大学生所匮乏的,而这些都是批判性思维能力所必需的,也是知识经济时代生存和发展必须具备的素质[3],造成这种现象有多方面的原因。主要原因是高等院校普遍强调传授知识、培养技术的能力,忽视大学生独立思考并作出客观判断能力的培养。
三生物工程专业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批判是创造的重要源泉,生物工程专业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开展批判性思维教育,真正体现生物工程专业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现代教育理论主张交互主体性,强调寻找“不同的声音”,而不是权威的声音,要求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平等地交换意摘自:本科毕业论文评语www.618jyw.com
见,鼓励学生多元和发散思维,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依靠老师的灌输和学生的死记硬背。因此,生物工程专业学生开展批判性思维教育就是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他们真正成为独立的学习者。
第二,开展批判性思维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生物工程专业人才。批判性思维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对自己、对知识和对社会的责任感。通过批判性思维教育,使学生对各种问题进行反思、质疑和分析,形成全面、深刻的见解,这将对他们产生积极影响。另外,没有批判就没有创新,缺乏批判精神必然阻碍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第三,开展批判性思维教育,满足知识爆炸和终身学习的要求。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增长和更新速度不断加快,对生物工程专业学生而言,形成获取知识的积极态度和能力比单纯获取某些知识更为重要。学校必须努力从“知识导向”转变到“能力导向”,把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放在突出位置,从而使他们有效应对知识经济的挑战,为他们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培养生物工程专业学生批判性思维的路径与方法
1教学过程中树立批判性思维教学理念
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首要任务是改革教学理念。只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树立了批判性思维教学理念,才能培养具有批判性思维的学生[4]。过去很多老师认为传授知识就是教师通过课堂讲解让学生记住知识,这种教学理念是不可行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所谓教学,其实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互结合的过程。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其首要措施就是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学过程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学生探索知识,而不是机械地灌输知识。教师除了要教授学生知识,还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正是批判性思维所要求的。在批判性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具备批判性思维教学态度,教师不再仅仅是知识的输出方,当学生说不或说错时,教师不再是批评打击、挖苦讽刺,而是以平等的方式与学生答疑解惑,打破“教师万能”、“唯我独尊”及“发号施令”的观念,真正与学生成为教学过程中的的伙伴。在课堂上,教师通过讨论、提问等形式,让学生大胆发言、各抒己见,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构想,通过学生自己思考解决问题获得新知识,使学生不断成长[5]。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要培养学生具有宽阔的心胸,学会包容他人,不断修正、完善或否定自己的观点。当然,这绝不是那种“怎么样都行”的心态,而是在宽容的基础上进行审视,开展有效的怀疑和批判,不断地超越自我。同时,教师还要培养学生富有勇气,锲而不舍,大胆地标新立异,勇敢地开拓。只有经过艰难探索和长期不懈地奋斗,才能有新突破、新创造、新发明。
2结合课程本身特点,改变教学方法
总体来说,我国的大学教育表现的是一种“填鸭式”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成为被动的倾听者、接受者,不敢质疑教师的观点,更不敢挑战权威。这样的学生,只会拘泥前人,迷信权威,不敢越雷池一步,注定在将来的职业生涯中缺乏创新。教学中多用发现式、启发式、互动式、讨论式、研究性等教学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首先,介绍下发现式教学法。发现式教学法的基本步骤如下:确定“发现的目标”,即问题;设计问题情境,提出“假设”;寻求答案,开展探索;获得答案,进行验证;“发现”科学结论。在这种学习方式下,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是引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学生也不再是接受知识的被动倾听者,而是知识的主动追寻者。发现式学习法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批判精神,训练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基本技能。
其次,在开展批判性思维教学过程中,可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在启发式教学中,教师通过精心准备的教学案例,将要讲授的内容隐蔽地“抛”给学生,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寻找答案。在启发式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引导者,教师将学生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深化,依靠学生自己得到正确的答案。
在教学活动中,还可开展小组活动的方式,充分训练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小组活动将教学变成互动式教学,让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产生多边互动,这能有效地调动参与者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小组成员的聪明才智,激发高度的求异思维。学生们在这种多边互动的交流信息、探讨问题、分享成果的过程中,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也逐步培养起来。
此外,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量为学生创造锻炼机会,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学生学会收集与处理信息、体验科学研究过程、培养人际交往能力和合作精神,并提高思维与表达能力。
总之,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对于新时期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性已毋庸置疑。为了求解“钱学森之问”及诺贝尔奖的“中国之痛”,挖掘、呵护、培养具有批判性思维的“偏才”与“怪才”,是大学教育的责任,也是整个社会的责任。
参考文献
Paul R, Elder L. Critical thinking:Teaching student to seek the logic of things[J]. Journal of Developmental Education,1999(1): 34-35.
Ennis R H. Criitical thinking:A streamlined conception[J]. Teaching philosophy, 1991(1):5-25.
[3]邹从清.论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3(1):67-69.
[4]叶志雄,李娜.论大学教师学术创新能力的基础:学术批判反思能力[J].比较教育研究,2011( 7):26-30.
[5]钟启泉.“批判性思维”及其教学[J].全球教育展望,2002(1):24.
学校已成立创业教育学院,为大学生提供创业知识及技能的培训和支持,但由于学校在场地、资金等方面投入有限,达不到大学生的创新创业需求。
三推进策略及实施途径
1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校园文化
良好的文化氛围,可以激发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的和动力,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是创新创业建设成功的保证。营造创新创业的校园文化,可在以下几方面着手:
充分利用学校现有校园广播和网络、以及广为流传的如《工学周报》、《青春校园》等报刊杂志、“阳光论坛”等形式的讲座,开设专栏大力宣传国家和地方促进创新创业的政策和措施、学校在推动和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方面的新举措、新成效,宣传在创新创业方面成功的企业家和大学生,树立典型。
举办各种课外科技活动和创业教育活动、各类创新创业方面的讲座和报告,邀请成功创业者介绍创业历程,并搭建多种形式的交流平台,鼓励学生参与其中,扩大知识面、开阔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不断完善支持创新创业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对创新创业实践表现突出者,学校应给予一定的奖励。对于热衷创新创业的学生,实施弹性管理,允许在校学生到企业锻炼学习等。
2建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加强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教材建设,编写实用、有特色的高质量教材。
完善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课程设置。首先要纳入人才培养中,在编写培养方案时,充分考虑对学生创新创业方面的培养。课程设置既要体现专业特色,又要与企业实际相结合。并与专业课、专业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同时,在充分利用现有教学资源,结合学校实际,建立跨学科、跨专业课程的资源共享平台,形成特色鲜明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3加强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应充分认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价值和意义,加强对学生的创新创业培养,首先要有一批创新意识强、素质高、工程经验丰富的教师队伍。具体措施如下:
定期对创新创业指导教师进行专业培训,培养教师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鼓励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鼓励教师到企业实际参与工程实践。
聘请社会各界知名创业企业家、创新工作者等到学校兼任指导教师,扩大创新创业团队教师队伍。
鼓励教师参与国际国内有关创新创业领域的学术交流、研讨和科学研究,了源于:大学生毕业论文范文www.618jyw.com
解创新创业前沿水平,紧跟社会动态,掌握最新科技,提高教师指导学生的能力水平。 4建设专门的创新创业实践学生团队
为了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创新精神,需要建设一支水平过硬、创新意识超前的创新创业团队。在创新创业的培养过程中,充分发挥团队精神,团队成员各有所长。跨专业、跨学科、跨年级的学生组成的创新团队,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有利于创新创业意识的普及,提高实施工程项目的成功率。在建设过程中,应做好招募、选拔的流程管理,选择有兴趣、有能力的大学生参与。
5强化实践活动环节
以普及性科技创新创业活动和高水平竞赛为牵引,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为依托,努力打造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平台,为每一名学生提供科技创新的条件,使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从而激发他们的创新创业意识。
依托专业实习、专业实践等开展创新创业实源于:论文怎么写www.618jyw.com
践活动。
6主动沟通帮扶,最大化地争取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注程度和支持力度
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育工作,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进一步理解和大力支持,学校将主动与政府和社会各界沟通,最大化的争取他们的支持,具体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实施:
帮扶大学生在创业起步阶段,所必须的各种审批手续的,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扫清障碍。
努力争取政府、金融机构、各行业企业等,共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基金,在资金、技术或条件上对有发展潜力的项目给予的支持。
加强政府、企业与高校的合作,将大学生创新创业成果的转化为产品。
总之,在科学发展的新形势下,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势在必行。学校在开展创新创业实践道路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硬件、软件各方面建设上,亟待解决的问题以及需要完成的事情还很多。因此,需要得到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各机关部处的密切配合、相关院系的共同支持下,多方吸取其他高校的优点,从人才培养的高度整体设计创新创业教育,深入开展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进一步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并在实践中不断的摸索、改进,全面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与创业技能,为社会培养更多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创新创业人才。
参考文献
曹剑辉,周合兵,罗一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8):195-198.
唐根丽,王艳波.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路径研究[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76-79.
[3]李培根.创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之我见[J].中国高等教育,2008(5):20-38.
[4]肖海平,邓银城.大学生创业素质的培养与高校教学改革[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2):67-70.
[5]梅伟惠,徐小洲.中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难题与策略[J].教育研究,2009(4):67-72.
[6]储常连.对高校创业教育的思考[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11-114.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