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中原河南高等教育与中原经济区建设协调进展探析

更新时间:2023-12-31 点赞:7805 浏览:2440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河南高等教育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有着重要的战略地位,并发挥着科技、人才、理论、咨询等重要支撑作用。河南高等教育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不断调整学科结构,坚持协同创新发展,强化实践应用转化,全方位服务于中原经济区建设,努力做好“三化”协调发展的强力支撑,不断促进河南高等教育与中原经济区持久协调发展。
关键词:河南高等教育;中原经济区;协调
建设中原经济区是河南省委、省政府从河南实际出发,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对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中原崛起具有重大意义。河南高等教育要以《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试行)》为蓝图,以《河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为基础,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主动支撑和融入中原经济区建设,促进河南高等教育与中原经济区持久协调发展。

一、河南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建设关系的历史考察和经验总结

(一)河南高等教育为河南省经济发展提供高素质人力资源支撑和科技创新支持。知识经济的两大支柱是人力资源和科技创新,而人力资源又是科技创新的必要条件,没有人力资源根本就谈不上科技创新。人力资源和科技创新都与高等教育密切相关。
(二)河南高等教育本身就是河南省乃至整个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直接增长点。通过高等教育扩招和增加个人对高等教育的投入,高等教育直接拉动消费,并增加了社会就业岗位。在无须政府大量投资的情况下,高等教育可以在短期内形成一个巨大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实践研究表明,河南省高等教育人口比率与其经济发展水平有着高度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三)河南高等教育发展有力地推动了地方文化传播和文化经济的发展。河南高等教育一方面可以通过传承文化脉络推动河南软实力建设,从而直接或间接地推动中部经济和社会发展;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创新文化,打造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新平台,直接助力中原经济区建设。

二、河南高等教育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战略地位

综合分析,河南高等教育在中原经济区中有着重要的战略地位,发挥着人才培养、科技服务、信息咨询、资源共享等重要功能,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重要基石,是培养中原经济区建设高素质劳动者和科技创新人才的摇篮,是推动中原经济区科技文化进步的主要阵地,是推动中原经济区建设理论创新的重要基地。

三、河南高等教育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支撑价值分析

河南高等教育在巩固并积极融入中原经济区的同时,也不断起到理论支撑、科技支撑、人才支撑、动力支撑、智力支撑、咨询支撑、思想支撑等作用。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有序运行、健康发展也需要河南高等教育充分发挥积极作用,引领科技和理论创新,继续强化自身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支撑作用。有力推动中原经济区又好又快发展,不仅事关1亿多城乡居民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整个中部地区乃至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河南省各高校要充分认识自身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支撑作用,密切关注中原经济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与各机构、企事业单位积极对接,全方位服务并融入中原经济区建设,努力做好“三化”协调发展的智力支撑,为中部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四、河南高等教育和中原经济区建设相互促进和协调发展的途径

(一)转变观念,牢固树立主动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服务的意识。河南省各高校要充分认识建设中原经济区的重大意义,充分认识高等教育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作用。高等教育在科研中要积极选择关系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重点领域和难点问题,认真开展研究,承担大项目,产出大成果。积极源于:如何写论文www.618jyw.com
参与决策咨询,主动开展前瞻性、对策性研究,充分发挥智囊团、思想库作用,努力在解决中原经济区建设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方面作出自己的贡献。
(二)抓住机遇,积极融入中原经济区建设。河南省各高校要牢固抓住中原经济区建设这一战略机遇,促进河南高等教育的发展,优化高等教育资源布局。这是新时期建设高等教育强省的重要战略棋局。
河南高等教育发展要强化主动融入意识,主动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融入中原经济区建设。坚持高等教育与中原经济区协调发展为主线,实现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大突破,实现服务中原经济区能力的重大突破。
(三)调整结构,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高素质的人才。河南高等教育要以重点学科、专业为突破口,推动学科发展,同时,坚持学科专业设置和结构调整同中原经济区发展战略相融合,结合中原经济区产业结构的变化和发展设置学科、专业,打造国家重点学科和特色优势学科,积极发展新兴学科和专业;要强化应用研究,发展应用学科和专业,提高科研成果转化效果,加快科技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技和人才支撑;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改革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和针对性。
(四)协同创新,构建高等教育服务社会畅通机制。河南高等教育要与行业结合、与地方结合、与大企业结合,实现自身实力的发展。加强高等教育与政府、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与沟通,建立河南高等教育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服务的体制和机制,鼓励高校为中原经济区建设作贡献。一是政府部门要制订协同创新发展计划。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打破高校与其他创新主体间的体制壁垒,把人才作为协同创新的核心要素,通过系统改革,充分释放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方面的活力,探索建立适应不同需求、形式多样的协同创新模式。二是把服务地方发展列入高等教育发展规划。研究制订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中长期发展规划与实施计划,把教学、科研的着力点调整到服务中部地区发展的轨道上来,主动参与中部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建设。三是高等教育要建立相应组织,狠抓组织落实,建立与中原经济区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的联系机制,保障服务渠道的畅通和工作的常态化。
(五)强化应用,构建产学研创新平台,促进科技创新与转化。构建产学研科技创新平台,旨在充分利用高等教育人才聚集和企业实验设备先进等因素,发挥专家团队作用,开展科技创新,促进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
河南高等教育在区域创新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引领和支撑作用。依托学科优势,搭建产学研创新平台,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和学科发展水平是体现高等教育核心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重中之重。重点高校要抓好技术创新,大力发展大学科技园,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同时加强高等教育高层次、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开展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建设。地方高校要拓宽渠道,与部门、地方和企业共建重点实验室和研究中心,促进高等教育的专业申请和专利成果的转化工作,提高高等教育科技成果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政策,激励和引导高等教育专家、学者和师生员工积极努力,为中原经济区建设建功立业。
(六)提高认识,加大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支持力度。河南省委、省政府要把优先发展教育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基本要求,切实保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进一步加大对河南高等教育的统筹,统筹推进教育综合改革,促进教育区域协作,提高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社会投入是教育投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调动全社会办教育的积极性,扩大社会资源进入高等教育途径,多渠道增加高等教育投入。
参考文献:
王红娟.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8).
责编:一萧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