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教学质量培养聋生学习能力,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更新时间:2023-12-28 点赞:20099 浏览:8535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数学知识是很抽象的,这对于具有生理缺陷的聋生来说,如果不主动学习,如果不具备数学学习能力,真正掌握抽象的数学知识并形成能力将会是非常困难的事情。聋生数学学习能力培养好了,教师教学质量自然会得到提高。结合教学实践分别论述了聋生需要培养的几种学习能力,仅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聋生;学习能力;学习习惯;教学质量
《聋校教育学》指出:“发展耳聋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是他们进一步掌握文化科学知识的必要条件,也是他们以后继续学习深造,从事物质生产和其他社会实践活动的必要条件。”因此,聋校数学教学既要传授数学知识和技能,培养数学的思维能力,更要注意培养和发展聋生的学习能力,这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要求。下面谈一谈自己在这方面的一些实践和体会。

一、培养聋生独立阅读数学课本的能力

在培养聋生学习能力方面教会他们自行阅读课本,这是首先要做的。聋生由于生理缺陷,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力非常有限,阅读数学课本更困难,很难读懂。在培养聋生阅读数学课本能力方面,我采取了以下做法:

1.对聋生的阅读进行引导

从教材的整体考虑,先分步理解,再整合,系统阅读,使学生系统掌握数学知识。

2.教师课前提出问题,让聋生带着对问题的思考去阅读、学习,之后教师再解惑

如,在教学聋校第十二册数学教材中“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时,我提出了如下一些学习问题:
(1)什么是长方体或正方体的表面积?
(2)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和计算公式是什么?
(3)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和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一样吗?
(4)怎样得出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公式?
让聋生根据这些问题,自己阅读教材,并标出自己没读懂的问题,报告给老师,由教师予以解答。这种做法不仅培养了聋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也培养了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精神。
3.完全独立阅读课本,有不懂、不理解的地方向老师提出,老师予以提示,聋生深入思考理解课本中的知识

二、培养聋生对数学知识之间联系的沟通能力

任何知识的学习都建立在旧知识的基础上,这是教育的一个原理,数学知识也不例外。全日制聋校实验教材充分考虑到了这一点,最大可能地做到有利于聋生学习的正迁移。教材中每一节新知识前都安排了复习旧知,并且新知识内容安排了许多图片,始终注意做到直观,有的还有实际动手操作,给聋生的学习留有足够的思考空间,让聋生从中发现规律,理解新知识,并使疑难问题得到解决。在实际教学中我采取了以下步骤引导聋生学习新知识。

1.复习旧知,为学习新知识作准备

2.阅读新知识,将新知识与旧知识进行比较,沟通知识间的联系

3.利用正迁移学习掌握新知识

经过长期的培养和训练,大部分聋生都能运用这一方法独立阅读并理解数学知识。

三、抓好预习和复习两个环节,培养聋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预习课本不仅可以提高聋生的阅读能力和独立自学能力,而且会使聋生在课堂听课中一开始就有明确的目的,把注意力直接指向预定的学习目标。在预习课本的过程中我要求聋生做到两点:(1)理解摘自:毕业论文答辩www.618jyw.com
与新知有关的旧知;(2)标出不懂的地方,并且在课堂学习中注意理解这些地方,明确学习目的。通过预习提高了聋生学习新知识的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能。
在让聋生做好课前预习的同时,也要做好课后的复习工作。在这方面我是这样做的:

1.教师示范

如,在复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时,我按分数的意义、真分数和假分数、分数的基本性质、约分和通分几大块进行分类整理,作出示范。

2.半扶半放

如,在平面几何图形的面积计算教学结束后,让聋生通过填表格进行复习整理。

3.让聋生自已整理知识,各单元的知识全由聋生自己复习整理

四、在练习中注意培养聋生运用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在练习中注意培养聋生灵活解题的能力

发展聋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以及思维的敏捷性,通过灵活解题能力的训练,不仅培养了聋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进一步激发了聋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2.注意培养聋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在数学教学中让聋生动手操作,联系与聋生实际生活相关的数学问题,培养聋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2)加强实地训练,提高聋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聋生数学学习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作为特殊教育工作者,既要细心,也要有恒心,聋生的学习能力提高了,数学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也就不成问题了。提高教学质量是数学教师日常工作的重点,我们要勤于实践,勤于思考和总结,不断积累教学经验。我们肩负着育人成材的特殊使命,无尚光荣,也很艰巨,只要我们不断努力,一定能培养出数学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很强的学生,一定会收获成功的喜悦和欢乐。
参考文献:
叶立群,朴永馨.特殊教育学.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06.
赵锡安,沈玉林.现代特殊教育丛论.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9.
(作者单位 安徽省蚌埠市特殊教育中心)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