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述浅谈浅谈农村初中体育分层次教学

更新时间:2024-03-15 点赞:5925 浏览:1892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一、农村中学体育教学现状分析

1.发展农村体育是我国整个体育工作的战略重点,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一项重要教育内容。在理论与实践上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但是在农村,由于师资力量匮乏,体育教师观念滞后,体育设施不完善,而且农村学生由于受家庭、环境影响,在兴趣、爱好培养方面显得不足,除一小部分学生有所爱好,极少数学生具有某一项目特长外,大部分学生处于既无兴趣、爱好,又无项目特长的“灰色地带”。
2.农村中学体育教学现状。体育教学重视程度存在问题,一方面广大城镇和农村,由于受城乡差别和传统观念的影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对孩子参加体育活动不重视。另一方面,在农村中学里,随着教育格局的转型,区域间生源的竞争和择校读书愈演越愈烈,家长和老师们,为了学生能够考取高一级学校、重点学校,全力以赴地加强对应考科目的训练,更谈不上让孩子参加体育活动。因此,对于体育课的开展,领导、教师、学生都是应付了事,认为搞体育是不务正业,智力不发达的人才选择搞体育。
3.体育教师的素质偏低。目前农村中学体育教师的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普遍偏低,再加上体育教师不注重对新知识的学习及身体的锻炼,不刻苦钻研专业知识,不重视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体育教师中存在着不平衡、不全面、不规范、不科学等问题,有相当一部分农村中学体育教师,教学随意性较大。

二、分层次教学的含义和作用

国家教育部颁发的体育新课标中提出:“学生的发展是体育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体育课程在目标设定、教学过程、课程评价和教学资源的开发等方面都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在教学中要坚持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就必须尊重个体差异,因地制宜、因人实施。分层次教学就是以进步为前提,层次为基础,竞争为手段,辅导为重点,实现目标为核心的一种教育、教学方法。它立足于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对象、教学过程的研究,以目标分类为基础,以形成性评价为动力,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强调学生学有所得和个性发展。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不同程度上体会到学习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学习体育锻炼的自信心,提高他们学习运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体育教学任务顺利高效地完成,从而大面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分层次教学在教学目标上能促进全班学生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分层教学充分体现了面向全体、分层优化、因材施教、主体参与;能激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促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减少学生流失,大面积提高运动能力和身体健康;分层施教起点低,能多层次地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了竞争性,淡化了形式,注重了实际。那么如何在农村初中实施分层次教学呢?

(一)学生分层

分层次教学与分快慢班教学不同,它是班级学生不变的前提下,根据学生个性心理特征、学习动机、兴趣、习惯、接受知识的能力和运动天赋等方面的情况将学生划分为三个层次。A层为优等生,学生身体素质好,学习能力强,接受能力强,对运动有十分浓厚的兴趣,达标考试成绩优秀以上。B层为中等生,身体素质中等,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和发展潜能,但接受能力稍差,基础不扎实,需要老师和同学的帮助,给以一定督促和辅导。C层次学生身体素质差,思维反映慢,在运动上有障碍,达标成绩差。

(二)教学目标分层

为了增强学生参加运动的信心,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特点,应该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不同的学习目标。A层次学生在全部掌握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教师应注重学生运动能力的培养和学习习惯的养成,使学生在跑、跳、投等方面都得到较大提高。B层次学生重点以掌握教材内容为主,力争让所有学生在跑、跳、投等方面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C层次学生以掌握基础知识为主,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为主,提高学习信心,激发潜能,从而调动了所有学生的参加体育运动的积极性。

(三)课堂教学内容分层

课堂教学分层次教学不是复式教学,它是在集体教学的框架里,以中上水平的学生为教学重点,带动差生,提高优生。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不断建构认知结构的过程。教学中,教师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并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接受能力的差异。教师可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区别对待,让他们量力而行。

2.设置阶梯,分层提问

体育课堂教源于:论文集www.618jyw.com
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是提高学生运动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开发他们运动的潜能。在设计教法时分三个层次:第一级是记忆级水平;第二级是理解级水平;第是应用级水平。传授技能时注意必要的铺垫,形成阶梯,以有利于中、差生学习。如上初二行进间低手上篮课时,我就分层提了针对性练习:在合适的位置画上线,不运球原地上篮(C组)。在合适的位置不画线,学生拍1-2次上篮(B组)。行进间运球,自己运到合适的位置上篮(A组)。对A组的学生要求不但要领悟动作要领还要体现步伐和手型,而B组的学生只要对动作要领基本掌握,能体现出步伐和手型就可以了,针对C组的学生能完成上篮动作就可以了。通过这些与教材内容、学生层次相配套的问题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既有可学性,又有驱动性,从而促进每个学生在最适合自己的环境中发展。
总之,通过教学实践证明,分层次教学法重视了学生个性健康和谐的发展,最大限度激发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和参与意识。帮助中、差生消除了自卑感,缩小不同层次学生之间的差距,大面积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质量。因此,分层次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应用是可行的,有效的。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