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语文人文教育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表现

更新时间:2024-03-16 点赞:34174 浏览:15720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不仅是一门基础学科,也是一门人文学科,语文教学工作者在教学中要注意挖掘课文中的思想教育因素。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成功地渗透人文教育,并有机结合课外读物,培养学生的博源于:论文书写格式www.618jyw.com
爱情怀和高尚品德。阅读教学中人文教育的实施方法:

1.借助教材,进行潜移默化地熏陶;2.借助课外阅读陶情冶性,提高文学修养。

关键词:语文 阅读 人文教育 文学修养
新课标明确提出:“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不仅是一门基础学科,也是一门人文学科,它担负着促进人的发展、提高人的素质、弘扬人文精神的责任,特别是新教材加大了人文精神的容量,与学生目前的实际教育很相宜,所以语文教学工作者在教学中要注意挖掘课文中的思想教育因素。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成功地渗透人文教育,并有机结合课外读物,培养学生的博爱情怀和高尚品德。

一、借助教材,进行潜移默化地熏陶

语文教师既有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提高阅读和写作等能力的责任,又担负着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职责。在中学语文课程中,蕴藏着丰富的教育材料:有歌颂革命情谊的,有抒发朋友情谊的,有表现对祖国山河热爱的,有表现父母之爱、手足之情的,有既要尊重孩子的志向,又要教育孩子应当自强自立的、有反对溺爱的,有珍惜、热爱生命的,有关注社会生活、增强社会责任感的……因此,结合教材,结合学生实际,进行人文精神教育是势在必行的。教师在讲授这些课时,不仅要引导学生如何遣词造句,布局谋篇,运用技巧,更要注意将文章中所蕴藏的“精华”巧妙地传递给学生,使学生受到教育,并潜移默化,实现知识、能力与思想的内化。如教学《父子情》,引导学生理解“父爱及爱的回报”是本文的重难点,这个重难点可让学生在自我对照检查中得以体现。“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对子女的爱是千差万别的,有的严厉有余,有的慈爱不足,老舍是以独特的方式爱孩子的:鼓励孩子的兴趣爱好、尊重孩子的人格、对孩子的学习放任自流、病中坚持写作。孩子从父亲的言行中理解了父爱的真挚。教学中在体感悟的基础上,把学生引入一个特定情境:老舍为何要这样做?他是一个合格的父亲吗?学生甲:“要是我爸爸跟老舍一样就好了”“你爸爸怎么了?”“他常常限制我打球的时间,”学生乙:“老舍让他的孩子有自由空间。”教师在学生讨论结束时适当点拨:作为家长应引导孩子怎样做人、怎样处事、怎样学习、怎样生活;作为子女应从父母那里学点什么?无形中要理解父母,要自强自立的思想已注进了学生的心田。学生学会了理解别人,经常检查,提高自己,那日后的行为方式就更符合社会的需求。教学《敬畏生命》、《热爱生命》、《紫藤萝瀑布》这些反映当代社会生活,折射时代风貌的短文时以让学生了解生命、珍视生命为目的。通过看看别人怎样生活,对人生有何体验,进而让学生对人生的意义、对生命的本质有深刻的认识。文章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对人生的体验和思考,我们从中得到什么启示呢?同学在理解课文后,经讨论认识到:我们的生命是父母给的,它不仅属于我们自己,更属于父母、社会,我们要珍惜生命,永不轻言放弃。又如《斑羚飞渡》一文,写到斑羚种群面临灭绝的危急关头,老斑羚为了赢得种群的生存机会,心甘情愿地选择了死亡,文章高歌了动物界延续生命的献身精神。而我们人类却不爱护我们生存的环境,有的还大量捕杀野生动物,人与自然怎么能和谐发展?人类的家园谁来保护?经过讨论,学生关心人类命运,和平发展的意识会逐步增强。
我国有悠久的文明历史,古诗文记载了古代灿烂的文化,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内涵,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从而培养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新教材里古诗文由原来的20%增加到30%,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吸取其精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教《为学》这类故事性强的文章,经常规讲解,学生能熟练地复述课文内容后,让他们谈谈自己的感受,体会生活的哲理,悟出我们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正源于无数的做出杰出贡献的人物。有些课文除作品本身具有无数人文精神外,其作者的人格人品和生活经历也是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好材料。如王之涣在《登黄鹳楼》中客观而自然地道出了一个深刻的哲理:只有站得高,才能望得远;立足点高,才能眼界开阔;不断进取,才能成就巨大。陆游的《游山西村》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形象地道出了生活中困难似重重,只要努力,坚持就会出现转机,迎来新的生活。而朱熹的《观书有感》中“‘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两句用自然界的现象告诉了我们一个做学问的哲理:要想学问深,必须不断地学习,常学才能常新。刘禹锡在政治长期失意的凄凉惆怅之际,仍有乐观旷达、积极向上的胸怀,写出了“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名句,虽然仍有哀伤,但其中所蕴含的后来居上的深刻哲理,令人振奋。教学时注意联系,这无疑对学生忍受挫折、培养顽强的意志是一个良好的教育。

二、借助课外阅读陶情冶性,提高文学修养

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仅仅靠现行的语文教材是远远不够的,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材有选择地给学生推荐些名篇、名著,特别是一些凝聚着古人思想品德修养精髓的古诗文及一些现代科普读物。老舍先生曾多次说过:一个读书人最珍贵的东西是他的一点气节。在老舍先生的作品《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及《茶馆》中就不乏有气节的人物,它对净化人们的灵魂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老舍先生的儿子舒乙曾给青少年提出了两条忠告:一是除了自己的功课以外,还是要读一些课外书,增加一些文学修养。二是最好用走捷径的办法,读一点儿名著。所谓名著就是经典,就是要经得起时间和地域考验的、大家公认的好作品。念上几本古典文学名著、外国文学名著、中国现代文学名著,这样比较节约时间。读名著是长远受益的,它会影响你一辈子,会影响你的情趣,扩大你的心胸,会使你用多元的角度去 独立思考问题、观察事物,具有欣赏人世间丰厚的文化遗产的能力。象《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这四大名著是值得每个中学生去认真阅读的,这不仅是因为近几年很多省市的中考试题中都有与其内容相关的试题,更重要的是能让学生提高文学素养,长远受益。
根据新课标中“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的要求,指导学生阅读一些科普读物,可以扩大视野,学到许多先进的科学知识,在充满科学的氛围中陶情冶性,提高科学素养。杜邦公司中心研究院院士、著名美籍华人学者沈致远写的《科学是美丽的》就是很好的科学散文,很值得青少年一读。沈致远在《科学是美丽的》一书中,用“以人为本”的主线,串起数学、物理、生物、环保、天文、信息、电脑、网络、经济、科学著作评价等颗颗珍珠,既阐述知识(尤其是前沿的最新进展),又哲理独到地阐发人文思考,以多种摄入角度、不同的叙述手法,以丰富的内容、风趣的语言和幽默的风格,让读者回味无穷。他表现的是科学家的人文睿智和人文情怀。他的散文把深奥的科学理论,阐述得浅显易懂,比喻得形象生动,深入浅出,举一反三,不但给人阅读的兴趣,还能激活思想,促人思考。作者在书中饶有趣味地阐述了科学不仅是美丽的,而且是旷世奇美,美不胜收。他将科学瑰宝娓娓道来,如数家珍,不仅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而且富含哲理,发人深思。20世纪科学的进步带动了技术和经济的飞速发展,创造出空前的物质文明,使人类的生活水平大为提高,但也产生不少严重的问题,如资源浪费、环境污染、人与自然的隔离……究其原因,皆由于对人文的忽视。他在《硅谷热》中提出“美国有个硅谷热,我国为什么不可以有自己的充满新时代精神的‘绿谷’和‘桃花源’?”这在青少年的心灵中能不引起强烈的责任感吗?
语文教师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准确把握并深入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内涵,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有机贯穿和渗透、思想政治、道德品质、情感意志、行为规范等教育,体现阅读教学的人文价值,达到人文教育的目的,使阅读教学上升到一种人文理念的新层次。
参考文献:
林崇德﹒教育的智慧﹒北京﹒2006﹒383
教育学新编/徐学莹主编.—3版.—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会.2003.11.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