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新时期构建新时期师生联系结论

更新时间:2024-01-08 点赞:21215 浏览:9473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对现在的学生而言,老师多从知识方面进行教导,缺少了些情感方面的教育,师生之间的关系比较枯燥、呆板。这种结果固然有学生自身的因素在里面,但不可否认,我们这些教育者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寓感恩教育于管理之中是中学班主任的一个重要任务,如何帮助学生提高情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
【关键词】师生之间的称谓;做学生的倾听者;尊重学生;肯定学生
《礼记》中曾说: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
一直以来,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似乎都不是处于同一平等关系上,而是等级界限分明。其实,在唐代大文学家韩愈的经典作品《师说》中就曾经提到“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基于这种现状,结合当今学校实际,笔者想略微谈一下新时期的师生关系。尤其是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一、理性看待师生之间的称谓

有些时候,不妨纵容学生对老师的“不敬”,学生对老师的大不敬,首先就表现在学生给老师起绰号。现在的中学生大都出生在九十年代末期、新世纪初,所受到的知识熏陶和文化浸染都和以前的学生不一样,接受电视文化和文化快餐居多,加之在家庭中地位优越,宠爱有加,与老师的关系则相对放肆些。表现在给老师起绰号方面。而老师的绰号中又以“老班”居多。“老班”谐音“老板”,一定程度上也表达了学生对老师的尊敬敬畏之意。就“老班”这个词而言,本身就带着一种“尊敬、亲昵”之意,比“班主任、老师”这些词显得更有分量。笔者曾经带过九年级十一班(9.11),所以学生戏谑的称呼我为“拉登”,也有的学生称我为“老皮”,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不妨纵容一下孩子们的想象力,不必一棒子打死,只要不是恶意的绰号就行,如果有些恶意成分,也需老师反思一下在自己的教学工作中是否存在一些问题。
学生给老师起绰号由来已久,这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一种师生关系,一些肯定式的绰号反映的是一种融洽良好的师生关系,蕴含着学生对老师的崇敬亲切之情,而一些恶意的绰号则反映了老师对学生的教育态度,是学生心理的一种发泄。对此情况,教师应有正确的态度,分析原因,反思自己。

二、做学生的倾听者

结合我县实际和中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师应做一个倾听者。
我县是个劳务输出大县,父母不在身边的较多,多数由年迈的爷爷奶奶看管,处于青春期的学生找不到倾诉的对象,极易诱发早恋等现象,这个时候,教师不应一味实行高压政策,而应该选择多倾听学生,让学生多些情感宣泄的渠道。
从教育层面上讲,要了解学生,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他们的个性特点和认知风格,倾听则是了解的重要途径和方式。另外,倾听还是双向的、互动的、平等的。
今年开学之初,我发现我班级内有这样一个学生,平时非常内向孤僻,总是坐在班级的角落里,冷眼看着别人说说笑笑。上课也不愿意积极举手回答问题。我看到眼里,记在心上,趁一节体育课,把他喊到办公室,给他倒上一杯热水,找来一盆热水,为他洗干净脸,在做这些事情的同时,我没有说一句话。终于,这个不善言谈的孩子开口问我:“老师,我成绩又不好,相貌又不出众,你为何这样的关心我呢?”我顿了一下,和他说:“我想了解你,让你快乐起来,你有什么要说的尽管说给老师,老师做你最忠实的听众。”听到这里,这个大男孩再也控制不住哭了起来。从他的叙述中我知道了他的家庭情况:他小的时候,父母双亡,家里留下了一大堆债务,只剩下年迈的爷爷奶奶支撑着这个家。他又是家中的长孙。一系列的家庭变故和生活压力,使得本该开朗活泼的孩子变得沉默寡言。有了突破口,接下来就需要对症下药了。因为这个孩子是住校生,所以为了帮助他改善生活,每逢周末节假日或者家里做了比较好的饭菜的时候我都要喊着这个孩子来一起吃,让他感受到家庭的温暖。我又奔走于学校和乡政府,为他申请了两免一补和城镇低保,去除了他学习上的后顾之忧。久违的笑容又洋溢在这个孩子的脸上。我也多了一个任务:倾听。他经常会把生活上的学习上的喜怒哀乐讲给我听,与我一起分享。让我感觉到倾听是最大的快乐。

三、尊重学生、肯定学生

作为班主任,可能最头疼的莫过于每年学期末结束的时候给学生写的操行评语,有的老师搜肠刮肚,绞尽脑汁也评不出来适合学生的针对性评语。
其实这项工作最好就是做在平时。平时对学生进行耐心细致的观察,加以记录,无形中便形成了学生的成长记录,使教育有了针对性,也能体现出教育学生的轨迹以及对学生教育的变化影响。
另外对学生的评语中,应多给予鼓励,当今的中学生有不少在家中娇生惯养,行为习惯养成并不是很好。这就需要教师因势利导,而不是“堵塞”,其中最关键的一环就是“肯定”。
试想,原来被老师定位为无药可救的学生,忽然有人对他说“你必须被重塑”,原来被社会视为渣滓的他们忽然有人对他们说:“你必须在明天成为栋梁之才……孩子们在学校的生活中体会到的是被重视、被爱。感情的投入本身就是一种教育力量。一旦教师与学生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教师与学生之间就会心理相容。
总而言之,抓住学生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辅以爱心,融洽师生之间的关系,胜过多少空洞的说教,缩短了多少师生之间的距离,它拨亮了孩子们心中源于:论文集www.618jyw.com
的一盏盏希望之灯,这定将是他们走向成功的新起点。
【参考文献】
《班主任》.2008年04期.《给学生一个美丽的绰号》.王海军
《教研撷华——青海师大附中建校45周年论文集》1999年
[3]王国力.《建立师生间和谐同情关系》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