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辅修高校体育推行“主辅修”教学方式必要性研究

更新时间:2024-02-28 点赞:17978 浏览:7429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高校体育教学在贯彻素质教育与终身体育的教育理念过程中,关键在于推进体育教学观念更新和教学模式改革,“主辅修”教学模式正是高校在体育教学实践中做出的有益探索,既符合当前高校体育教学实际,又适应了大学生成长的需要,是一种较为科学合理的改革途径。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学模式;主辅修;必要性
1009-4156{2013)06-136-02
高校体育教学是学生培养体育锻炼习惯和相关技能的最后一个阶段,担负着终身体育与素质教育的重要使命。而传统的高校体育课程设置体系与高速发展的社会经济、文化教育以及日益提高的学生需求之间产生了不相适应的现象,如体育教育思想观念落后、体育课程目标滞后、课程内容陈旧、课程形式机械、教材体系单调、课程结构科学性不强、考核制度不规范等,其核心问题集中在体育教学模式的选择上。

一、“主辅修”教学模式提出的背景及内涵

近年来,国内高校针对体育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很多,在有关研究成果中提出的体育教学模式有十余种之多。以不同的分类方式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种类,例如,按教学指导思想和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规律可以分为快乐体育教学模式、运动型教学模式、技能型教学模式、体育锻炼型教学模式、体能型教学模式、社会型体育教学模式;按体育活动组织方式可以分为一体化型教学模式、三基型教学模式、并列型教学模式、俱乐部式教学模式、三段型教学模式。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这些教学模式也都是优缺点并存、逐步完善的,并且它们也不是孤立存在的,往往是互相渗透、互相补充,以适应不同的体育教学指导思想、课程目标和教材设置的需求。在这一改革背景下,探讨适应各校实际的体育教学模式,已成为我国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
在素质教育和现代健康教育观的指导下,2002年教育部颁布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提出:根据学校教育的总体要求和体育课程的自身规律,应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多种类型源于:论文的标准格式范文www.618jyw.com
的体育课程,可以打破原有的系别、班级建制,重新组合上课,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兴趣学生的需要。正是在这一思想的指导和启示下,“主辅修”相结合的体育教学模式应运而生。
“主辅修”教学模式既能克服高校实施体育选项课中出现的问题,又便于与高校体育教学的实际对接。这种教学模式主要依据不同运动项目之间的互补效应原理,在体育选项课教学的基础上,帮助学生选定一个主要运动项目和一项或多项其他运动项目,科学安排主辅项的内容、课时和考核要求。这种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改善体育选项课的局限性,丰富了体育教学内容,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更是贯彻素质教育和终身体育理念、顺应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趋势的一种选择。

二、“主辅修”教学模式的优势

1 “主辅修”教学模式能够有效缓解各高校体育教学资源的不足。体育场地设施不足、器材短缺的问题,是目前高校体育教学中比较突出的问题。而“主辅修”教学模式则充分利用了学校现有的体育教学资源,通过错开主项内容和辅项内容教学的时间,如同一时间教学的两个羽毛球班,可以安排一个班级先学习主项内容羽毛球,另一个班级则先练习辅助项目学习,这样两个班交替使用羽毛球场地,极大提高了体育场地和设施的利用率。同时,还可以在现有的场地条件下,开设那些对场地器材投人不大,又受学生欢迎的项目,如健美操、速度轮滑、体育舞蹈、跆拳道等健身项目,从而有效缓解体育教学资源不足的窘况。
2 “主辅修”教学模式能够促进体育教师提升业务能力。“主辅修”教学模式能够充分发挥体育教师的专业特长,巩固和提高体育教师的专项知识、技术水平,而且能够调动体育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增加体育教师之间的业务竞争,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这种教学模式不但能够提升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积极探索并掌握教育教学规律,也将促进体育教师综合素质的完善和提高。
3 “主辅修”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培养大学生的体育能力,为其终身体育锻炼奠定坚实的基础是大学体育的重要任务。而“主辅修”教学模式能根据学生的不同身体素质、个性、兴趣、爱好的实际情况来科学地安排体育选项课,不仅有利于教师因材施教,而且把培养学生的体育学习动机、兴趣、个性与发展体育能力有机结合,有利于学生引导掌握体育锻炼的知识技能,从而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为其终身体育锻炼打下基础。
4 “主辅修”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体育兴趣。在“主辅修”教学模式中,由于学生能够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特长来选择运动项目,能够较好地满足体育特长生的运动兴趣;而合理搭配的运动辅项也能使体育困难生在学习有挑战性的项目的同时,获得接触其他辅助项目的机会,有效降低学生对体育运动的恐惧和焦虑,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三、推行“主辅修”教学模式需要注意的问题

1 做好体育教学资源的整合和开发工作。“主辅修”教学模式使学校体育开设项目有较大的拓宽,这就要求要有充足的教学资源来保障教学实践的顺利实施。所以整合、开发、更新、充实优质教学资源就显得十分必要。
(1)要做好课程内容资源的整合。一是通过优化规则、简化技战术、降低难度要求等措施,对现有运动项目进行适度的改造,使之成为适合大学生年龄特征和身心发展,并受到大学生喜欢的项目。二是要根据学校所处地域和学校的实际情况,适当开展新兴的运动项目,比如,拓展训练、花样跳绳等项目,丰富和拓宽课程项目,以便更好地推行“主辅修”教学模式。
(2)要做好体育设施资源的整合。一是要充分发挥现有体育场地、器材的作用,并能转换视角和思维方式,开发出一些常用器材的新功能;二是要结合本校实际,发明和制作简易体育器材,改善体育活动场地和器材不足的情况;三是要合理规划,充分利用空地,进行安全、适宜的运动项目。
2 加强体育教师的培养和梯队建设。实施“主辅修”教学模式后,体育教师单一的专项教学能力已经不能满足需要,必须全面提升综合素质,这既是对教师的严峻考验,也给高校管理者提出了新的问题。高校必须结合体育教学的长远规划设计教师的引进、培养和培训工作,强化体育师资队伍建设。一是积极组织体育教师参加各种专业培训,丰富专业知识,拓展自己的教学专项;二要定期组织教学观摩活动,促进教师提升教学技能,展示教学成果,积累经验;三要广泛发动并积极鼓励骨干教师对青年教师进行传帮带,推行青年教师导师制;四要运用信息技术、网络学习等多种途径,搭建促进教师理论能力提升的平台,强化教师综合素质的培养,使之更好更快地适应“主辅修”教学模式的需要。
3 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体育意识。在“主辅修”教学模式推进中,教师要通过主修项目和辅修项目之间技巧、难度等方面的调节,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不同体育项目之间的差异和作用,帮助学生选择一项或多项适合自身身体条件的体育运动项目;要通过循序渐进的练习,指导学生练就一两项体育项目特长,建立运动的信心和兴趣;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树立起自我体育和终身体育的意识,主动建立起对体育锻炼的理性认识,培养健康的锻炼习惯,真正实现终身体育的目标。
4 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机制。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实施教学质量监控,对保障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体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与实施有着重要作用。目前,高校在体育教学监控与评价上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量化标准。在推进“主辅修”教学模式改革的过程中,必须要同步思考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的问题,科学的教学质量督导、监控与评价机制是提高“主辅修”教学模式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教学管理者可以聘请相关专家、教授对教学过程中影响教学质量的各环节进行系统监控与评价,也可以定期开展学生评教和教师互评,还要注意发掘教师自我反思、自我提高的积极性,全方位、多角度地推进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工作,并及时、客观地反馈给任课教师,以便帮助教师调整教学内容、技术难度和教学方法,确保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
总之,推行“主辅修”教学模式是适应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趋势、符合大学生成长特点和成才需要的一种实践探索,需要高校管理者给予关注和支持,更需要广大高校体育教师在教学改革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提升育人效果。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