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浅谈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

更新时间:2024-02-23 点赞:4915 浏览:1289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基于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利用语文教学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语文教学中应该注意创设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以优秀文学的作品、综合性学习为载体,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塑造健全完整的人格。
【关键词】语文教学;心理健康教育;健全人格
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已成为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教育部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在学科教学中注意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基于语文学科的这一特点,利用语文教学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作为语文教师,进行心理教育我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维护学生个性健康

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减轻学生学习上的精神负担,有利于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从而促使学生积极地学习,主动地探索,提高学习效率,张扬自我个性。因此,教师要努力使语文学习成为师生、生生、生本之间交流互动的和谐活动,在学习中,教师是与学生平等的参与者,起着积极的引导作用。学生善思考、敢表达,在互相交流中成长,成为能动的学习主体。在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时,有同学说:“这篇课文,批判了封建教育制度对儿童个性的扼杀……”话音没落,一位学立刻举起手,大声而认真地说:“老师,我不同意他的观点,因为课文中并没有表现出作者对三味书屋的不满!”我马上追问:“你认为三味书屋是一个怎样的地方呢?”他说:“在三味书屋也可以做游戏,很有趣。”教室里一下子炸开了锅,同学们七嘴八舌的议论开了。最后我们达成一致意见:百草园是“我”儿时的乐园,三味书屋是“我”学习知识的殿堂。多美精妙绝伦的结论,这是对这篇课文一个全新的解读,也只有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一群积极健康的孩子,才能得出如此智慧的结论。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学习,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和合作精神自然而然地发挥出来,同时也获得了精神上的愉悦,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为学生终身学习、工作和生活奠定基础。

二、利用优秀的文学作品,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结构

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愉悦人的身心,陶冶人的性情,让人得到美的熏陶。同志就曾经倡导我们要“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语文新课程标准颁布以来,中学语文教材具有了多样性、人文性、时代性,焕发了新的生机和活力。精选的很多文章具有文质兼美的特点,不仅有很高的文化内涵,而且弘扬很多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语文教师要善于发现其中美的、善的、健康的因素,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来影响学生,使之自觉摒弃心理上不健康的因素,逐渐形成积极的、健康的心理结构。如的《沁园春·长沙》,作者以天下为己任的远大的政治抱负、豪情壮志影响许多同学;《我的信念》一课中居里夫人坚忍不拔,淡泊名利的优秀品质感染着许多学生;总之,每一篇优秀作品都蕴含作者对生活、对人生的感悟,体现了作者的人格魅力。

三、通过“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引导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至九年级)的写作、口语交际教材,是语文新课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全新的课型。这一课型的学习,能加强学生间的交流、沟通,能让学生不良情感得到解脱,从而不断完善自己,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康成长。如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上的口语交际课《成长的烦恼》里三项活动都是围绕“成长的烦恼”这个主题展开的。“说一说自己的烦恼”,要学生尽可能多地列出自己曾经有过或正在有的烦恼,这样才能消除烦恼,用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妈妈(爸爸、老师、朋友……)少年时期的烦恼”引导学生了解到烦恼并不是自己独有的,关键是怎样对待烦恼。并通过成年人对当年烦恼的认识和感受,从而得到生活上的启示。“替朋友解脱烦恼”则帮助朋友解脱烦恼。这三项活动的设计能使学生正视烦恼,化解烦恼,从而有利于学生安全度过心理上的危险期。
众所周知,“心理疾患”是因心中堆积的情感不能及时排泄,心中淤积的问题不能解决而形成的心理问题。语文教师可通过指导学生写作帮助其发泄不良情绪,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为其心理保健筑起一道“预防线”。
中学语文教材包含着有利学生成长的丰富素材,是提升学生思想品质的最佳资源,利用语文教材渗透心理康教育,可以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宽容、谦虚的品格和远大的理想。因此,只要摘自:本科生毕业论文范文www.618jyw.com
教师在教学中善于围绕教学目标,挖掘并利用教材丰富的内容,创设恰当的氛围,运用适宜的方法,引领学生在愉悦的体验中陶冶心灵,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健全学生的人格,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从而充分发挥语文教材的心理教育功效。
参考文献:
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郭念锋主编.《心理咨询师》.民族出版社,2005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