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开放式基于开放式教学方式研究前言

更新时间:2024-02-01 点赞:26899 浏览:12172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素质教育要求学校教育要着眼于人的可持续发展,要“面向未来”。在教学实践中做到: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把学生引入“开放”的教学环境中;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设计“开放”的教学过程;把数学开放题引进课堂教学,实现思维过程的开放;加强数学应用和数学建模教学,培养学生的“开放”意识;加强交流与合作,为各类学生发展提供平台。在具体的教学中,采用“问题—探究—辨析—反思”模式进行数学新授课的教学,利用数学开放题进行习题课的教学,加强了数学应用和数学建模的教学。源于:普通论文格式范文www.618jyw.com
关键词:素质教育;开放式教学理念;开放题;创新意识
作为一名教师,参与最多的就是课堂教学,而研究最多的则是学生情况和教学内容以及研究教学与师生之间的联系。近几年我们对开放式研究性教学模式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在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中的体会:

一、开放教学目标,优化教学导向,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一线教师每天和学生打交道,各种不同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发展起到了什么作用,有着不同的效果的禁锢状态,不断地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提高学生的做题能力,不至于为了考试而学习的传统教学,开放式教学的实施尤为重要,开放式研究性教学模式变封闭式为开放式,变知识教育为能力培养;在以传授知识为主的应试教育中,理论课的教学和学习活动主要限制在课堂上,实验课则是限制在实验室并按教师设定的实验程序“照葫芦画瓢”,这种教学方式限制了学生的发散思维。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学过程是一种“沟通、理解和创新”,面对千变万化的信息社会,学习不是仅仅把知识装进学习者的头脑中,更重要的是要对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从而把知识变成自己的“学识”,变成自己的“主见”、自己的“思想”。于是,让开放式教学方式走进数学课堂,整合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实现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提高学生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优化学生思维品质的有效途径。本文论述了如何组织开放式数学教学,并且通过具体的教学案例进行全面阐述。

二、实践分析

在实施开放式教学中,需正确处理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的关系,切实体现教师引路与学生找路的各自优势,做到放中有导、导中有放、导放结合。我在新课程概念教学、习题课教学等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和思考:

1.概念生成过程问题化,应用开放式教学先放后收收是放的目的。

2.习题训练形散而神不散,收是放的伏笔。

三、开放教学环境,创设氛围,促使师生关系朋友化

英国哲学家约翰·密尔说:“在压抑的思想环境下,禁锢的课堂氛围中是不可能产生创造性思维火花的。”在教学中,教师的首要任务是营造一种生动活泼、平等的教学气氛,使学生性格开朗、兴趣广泛、思维活跃、富有创造气息。为实现师生双方的相互交流、相互沟通提供一个有效的操作平台。这时,教师才真真正正地成为学生的良朋知己。

四、开放教学方法,激趣导学,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中学习

新课程所倡导的学生学习方式就是自主、探究、合作。因此,数学课堂上学生的主要活动是通过动脑、动手、动口参与数学思维活动。教师不仅要鼓励学生参与,而且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才能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造良好的主动参与条件,提供充分的参与机会,具体应注意以下几点:

1.巧创激趣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运用探究式教学,使学生主动参与。

3.运用变式教学,确保其参与教学活动的持续的热情。

五、开放教学内容,“活”用教材,力求教学内容社会化

数学是人类的活动。如果课堂内容与生活相联系,那么,学生的活动过程就会显得更加有意义,他们投入的程度也就会更加强烈。

六、实践结论与建议

开放式教学知识为我们改进教学教育(特别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提供了一种操作模式,要正确运用这种教学方式并使其行之有效,需要我们对其有深刻地认识。
教师既要制定一定的目标,学生从不同角度、采用不同策略去解决数学问题,又要重视开放中的调节以及在放的基础上的收既让学生学到知识与技能,又使创新能力得到培养,统而有法,放而有序。新课程理念下的开放式教学,是21世纪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中学数学如何迈向开放式的教学,将会对当前教育改革产生深远的影响。
开放式研究性教学模式与其他教学方式相比有很大差别,前者将学生的集中学习变为分散的学习,将教师的直接讲授变为有效指导,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核心的开放式研究性教学模式,对培养具有主动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任志鸿.新课程标准优秀教案[M].海南:南方出版社,2003:46-49.
贡永生.精心建构问题,培养创新意识[J].中小学数学,2001(1):2.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