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习作小语习作教学“激趣”

更新时间:2024-03-29 点赞:18428 浏览:8197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1326-3587(2013)08-0068-02
历来,令语文教师最为头痛的莫过于大部分学生患有“作文恐惧症”,学生怕写作文,一提作文就头疼。勉强写的作文往往内容不具体,语言不生动,或条理不清楚,结构不合理等等。如何治疗“作文恐惧症”,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广大学生作文素养,让学生畅游习作乐园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积累生活素材

小学生阅历浅,加上平时不留意观察周围事物,所以不少学生作文成了做“无米之炊”,总是头疼的生编硬套,像挤牙膏似的想一句写一句。如何改变这种现象呢?我们先来看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一文: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俩好好活,好好活……”。我却一直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的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着觉……别人告诉我她临终前的一句话是:“我那个生病的儿子,还有那个未成年的女儿……”
我范读课文时哭了,学生也失声痛哭。为什么我们会如此伤心难过呢?是因为作者以生活为写作素材,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感受和思考,才把这一事实写得生动感人。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感官乃至心灵去观察周围的事物:去看,去听,去闻,去尝,去摸……运用课前三分钟,让学生在全班交流自己的观察见闻和感受——讲述“我们身边的故事。”如:一个学生的观察题目是“求职的艰难”(这位学生带着哭音讲道:“我父母双双下岗,父亲去做了搬运工。母亲想找薪水多点的活,去公司,因为没文化总是落聘;干体力活,可有病的母亲又干不了。因此母亲只能唉声叹气的闲在家里勉强做点家务活,仅靠父亲那微薄的收入维持家庭。看着疲惫的父亲……憔悴的母亲哀求我努力学习的目光,我的心好痛……我的感受是,要想不被社会所淘汰,从小就要学好本领,锻炼好自己的体魄,使自己不再走母亲的老路。”)有的讲了电视中看到的奇闻,也有的讲了报刊杂志上看到的逸事……内容丰富多彩。激发了学生的观察兴趣,培养了学生细心观察的习惯和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只要作文,学生就能挖掘素材储备库里最熟悉,最能打动心灵的宝藏来写,既不再为无米之炊而犯难,又写出了真情实感。

二、提倡学生模仿,降低写作难度

模仿是人类学习,掌握技能的重要方法之一。模仿的特点在于针对性强,有法可循,既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又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对于初学写作文的学生来讲,我们应积极提倡模仿和借鉴范文,培养好文风。即使刚模仿时比较机械,也应加以肯定。吴增祺说:“文章之体,往往古有是作,而后人则仿而为之,虽通人不以为病。”这是指文章体式上要加以模仿学习。如:对小源于:免费论文查重www.618jyw.com
学生写景作文讲,往往困难重重,没顺序的东拉西扯而没重点,或者景中没有物,或者抓不住特点写不具体等,我就让学生 以《美丽的小兴安岭》的文章体式加以模仿学习,让学生有法可循,既降低了写作的难度,又轻松地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当然模仿只是创新的一步,但不能一味地模仿,开始求“与古人合”,其后必须“与古人离”,所以我们必须鼓励模仿时还要加以创新,培养好文风。

三、师生互动,以说促写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时可以看到:有些学生说话滔滔不绝,口若悬河,而作文时却绞尽脑汁,无从下笔。原因何在?因为“说”在实际生活中实践较多,说得不明白可以再说一遍,而“写”却较少,要把口头语言变成一篇生动完整的习作对知识较少的小学生而言当然难度大些。因此在写作训练时,可以强调学生先说后写。即在作文时,让学生构思后,把要写的内容在小组内先说,大家按习作要求给予补充纠正。这样把说和写联系起来,既纠正了别人,也提高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降低了学生的写作难度,提高了学生的书面表达的能力。让学生有话可说了,自然也就有话可写了。学生的写作大大提高,写作为难情绪就消除了,习作的效果自然也就不错。

四、榜样示范,激励学生写作

家长是孩子的一面镜子,老师又何尝不是学生的榜样呢?教学大纲早就指出学生作文,老师先得写下水文。老师身先仕卒写作文,寻求学生作文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才能在教学中一一帮学生解决困难,让学生轻松下笔。 如:有一篇以《秋天的景色》为题的作文。重庆的初秋到处生机盎然,葱绿一片。不仔细观察,很难发现其典型的特征。我和学生共同观察发现:葱绿中有金色的叶子在捉迷藏、菊花艳丽、大雁南飞、早晨开始起雾、重庆的橘子、柚子开始由绿变黄,呈现出一派趋渐成熟的景象。我念了自己的下水文,学生突然发现原来重庆的秋天也是那么好写。又如我以《地震中的父与子》为题写了一篇情真意切的下水文,当读到父亲为我治病带我四处求医而无钱医治时的艰难,我自己落泪啦!学生也跟我一起伤心难过。学生明白了原来作文并不难,作文就在老师的生活里,自己的生活里。只要联系生活实际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就是一篇好文章。其次,以班级最好的作品给予示范;每天晨会读两篇优秀作文,让学生觉得别人能写出这么好的文章,我也一定能。学生兴趣有了,自然笔下就可以生花了。

五、运用媒体,激发学生创作灵感

当今是一个多媒体的信息时代,互连网,电脑等媒体设备对于每个学生来说都是熟悉的。如果老师根据习作需要,恰到好处的使用这些设备,就能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和创作灵感。由于地域所陷城乡的孩子,南北的孩子其知识面是有限的。如果老师在课堂上根据需要配上不同风光的画面和动人的音乐,既拓展了学生的想象空间又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灵感。如:有一篇写《秋天的田野》的作文,我为学生播放了一组配有《在希望的田野上》的风光画面后。学生写到:“金黄的梯田铺满整座山头,风儿吹过,稻浪滚滚,如同金色的瀑布从天而降……”这样的形式开阔了学生视野,打开了学生想象的闸门,形象的描绘出丘陵农田的特点,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六、多加肯定,让学生感受快乐

我们在批改学生作文时,应尽量肯定他们的优点,用委婉的话指出不足之处。大家都知道,春秋时期,有一位了不起的人才,叫管仲,他的优点是很有才华,他的缺点是贪财。鲍叔正看中了管仲的才华而重用他,让管仲在齐国的争霸事业中一显身手,使齐国得以九合诸侯,雄极一时。如果当时鲍叔正只看到管仲的缺点而不加以利用,管仲能发挥自己的优点,齐国会有后来的成功吗?同样,在作文中,有些学生的习作并不见佳,但在用词、组句等方面有一点值得学习和借鉴的,我们也应多给予赞美。 用勾画的方式画出文章中的好词佳句,以作符号或适当点评的形式肯定习作的优点。每次学生见到老师赞扬的批语,哪怕是一个肯定的符号,学生都会兴奋的相互传阅,觉得欣赏作文成果是一种乐趣。试想,长期如此,学生怎会不觉得作文是一种轻松快乐的事呢?

七、推荐发表 ,让学生感受成功

俗话说:“乐此不疲”,要学好一种东西,兴趣是至关重要的。它是获得知识进行创造性创作的一种自觉动机,是鼓舞和推动学生创作的内在动力,也是提高作文水平的重要途径。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必须鼓励学生创作,培养他们创作的兴趣,而推荐发表文章是激发学生创作的一个好办法。每次作文,我要求学生认真对待,我也认真阅读学生的习作。对有真情实感的作文;有创意的作文…画一张“笑脸”作标记,根据老师的提示学生自己再修改后向各作文选刊投稿发表;每周一个佳作朗读欣赏日;每月将佳作更换张贴在名曰‘小作家”园地。以前较差的作品现在也有很大进步,能被老师美美地读给同学们欣赏,心中有种说不出的喜悦,并且偶尔张贴出来让同学们品读,就更是欣喜若狂。尤其是我班刘玉灵,任苇,王婷婷等数名同学在重庆市举办的征文活动中获得一二等奖后,现在我班有无数作品均有起色,小作家比比皆是。给学生一种我在作家中,作家就是我的成功享受。
总之,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应尽量扫除学生作文难的障碍。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他们在习作乐园中感受快乐,感受成功,才能使学生热爱写作,快乐写作。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