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探析高职院校顶岗实习过程管理探析

更新时间:2024-01-17 点赞:11828 浏览:4724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高职教育中学生顶岗实习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培养环节,学生是否能够达到学校顶岗实习目标,是该环节培养质量的评定标准。顶岗实习无疑给当下激烈的就业竞争形势,提供了新的解决途径。虽然说顶岗实习的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中实施了多年,但是就目前开展的情况而言,还存在很多问题,还有很多漏洞需要进行改善。不管是高职院校、学生还是企业,都存在着不同的问题。校企合作已经提出多年,但是如何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之上更好地开展顶岗实习,需要我们进一步地进行研究。对当前高职院校顶岗实习过程管理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总结与分析,并根据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旨在能够进一步地提高高职院校顶岗实习实施水平以及体素质。
高职院校 顶岗实习 改善措施
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就是为摘自:毕业论文格式设置www.618jyw.com
社会提供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这一点就决定了高职院校开展顶岗实习的重要性。通过顶岗实习,学生可以将学校所教授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的生产生活联系起来,通过实践来更好地掌握这些专业技能。尤其是对于一些工科类的专业,顶岗实习非常重要,很多理论知识均需要通过不断的实践练习才能够转化成自己掌握的专业技能。所以说顶岗实习对于高等教育,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而言非常重要,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就目前高职院校实际开展顶岗实习工作所收到的效果而言,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很多高职院校在开展顶岗实习工作时,不论是从一开始的准备工作,还是学生顶岗实习期间以及最终的考核工作,均表现出了一定的随意性。即使有一些学校针对顶岗实习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但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不能按照制度来办事。学生通过顶岗实习得到学校、企业的有效指导与帮助在不同的学校和不同的企业情况不同,学生在有的企业顶岗实习不仅没能起到什么实际的效果,同时还大大打击了学生参与顶岗实习的积极性。此外,很多高职院校并未对学生顶岗实习实际效果进行及时考察,只是要求学生提交一些实习报告,加上相关指导老师或者企业指导技术人员签字就草草了事。顶岗实习工作开展过程中所出现的这些问题极大地影响着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以及培养目标,限制着高职院校的发展。
在接下来的研究之前,我们先熟悉一个概念——顶岗实习。目前,有关顶岗实习的概念可以概括为以下两种:第一种,顶岗实习是指按照学校所指定的教学计划,在规定的时间内,企业制定的工作岗位上进行实践。学生顶岗实习实际上是教学活动的校外开展过程,是学生理论知识深化以及实践经验积累的过程;第二种,顶岗实习是指学生按照学校的要求,到指定的工作岗位上工作,理论学习与实践同时开展。更为具体的说也就是社会上经常提及的“2+1”培养模式,学生接收高职教育,其中两年是在校内,另外一年是在合作企业内进行实习。通过学生的实际实践以及企业、学校的共同培养,最终实现学生的直接就业。实际上,很多发达国家的高职教育也都开展有顶岗实习这一环节,只是说法不同而已。德国实行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被世界广泛认为是其经济腾飞的重要支持力量,在德国接收这种职业教育模式的学生具有双重身份,既是企业的员工,又是一名在校学生,需要接受学校与企业的双向管理。学生顶岗实习环节的管理以企业为主导,学校配合企业制定学生的实践目标以及实践内容;仿效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新加波也实行了适合自身职业教育发展的“教学工厂”。学校购入一定数额的先进仪器,同时按照实际工厂模型来建设学校的实训中心,让学生在校园内就能够感受到实际工厂的工作环境。与我国顶岗实习相类似的是,职业教育学生也是在校两年,最后一年进工厂参与实际的生产经营。但最大也是最关键的不同点是,新加坡高职院校学生在进入工厂后所接触的并不是简单的体力劳动,而是参与到由学校老师以及企业所申请的,并且与自己所学专业相关的实际项目中。虽然说有很多项目并不一定能够给企业带来盈利,但是在政府、学校等多方面的支持下,企业还是愿意提供这些有意义的项目,来帮助学生不断的提高自身专业技能。
高职院校顶岗实习环节的开展是以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培养社会所需的应用型人才为目的的。然而现阶段顶岗实习环节的开展过程中出现了学校师资力量不足、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等等多方面问题,造成了高职院校顶岗实习环节流于形式,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高职院校的教学理念与顶岗实习的目标不符

高职院校的教学理念是培养面向于社会的服务型人才,然而绝大多数的高职院校学生在校期间很难以得到实际工作技能的锻炼。高职院校受到资金以及师资力量的限制,导致学校无法培养更多的“双师型”教师,无法建设高水平的实践基地,所以学生们在学校无法体会到什么才是真正的工作。在这种情况下,高职教育必须加入顶岗实习环节,以在学生毕业之前,让学生能够亲身体会一下社会工作环境。然而,学校教学理念与顶岗实习目标的严重不符,使得该环节并没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2.学校教学实训过程与顶岗实习环节开展速度不协调

高职院校之所以开展顶岗实习环节,主要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掌握更为专业的技术,还为了让学生能够提前适应社会工作环境与形式,以免学生踏入社会时不能很快的适应。但是学校学生在参与顶岗实习环节之前,校内的教学实训并不能给学生提供过渡培养,导致学生在顶岗实习时很难以快速融入企业,造成了之后顶岗实习中所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不论是从专业技能、思想理念上,还是从学生的社会交际能力上,校内教学实训内容的缺失均导致顶岗实习环节开展的不顺利,从而学生通过顶岗实习所达到的效果与预期相差甚远。

3.校方未能与实习企业及时沟通

高职院校的学生通过顶岗实习,不仅能够提高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提前熟悉社会、了解社会,知道自己将来的奋斗目标是什么,给自己设定一个更加合理的职业规划,还能够让企业更好的去了解学生的实际能力,学生的可塑性等等,方便企业为自身的发展选拔人才。对于学校而言,顶岗实习环节也是企业与学校相互了解的关键途径。学校知道了企业的实际需求,从而可以根据需求,有目的性的制定学校的教学方案,有方向性的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学生。但是就目前校企合作的开展情况而言,学校与企业直接的沟通非常之少。学校不知道企业的需求是什么,或者说学校不了解企业的发展方向;企业也不清楚过来实习的学生,想要通过顶岗实习获得哪方面的知识,学生更加适合去哪个工作岗位。这些都是因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沟通过少导致的,最终的结果就是顶岗实习环节效果非常之差。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技术应用型人才是这一转化环节的关键因素。社会科技水平的发展,迫切需要高职教育培养更多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顶岗实习环节作为高职院校培养学生应用技能的关键环节,需要进行创新改革与完善。

1.按照企业管理理念,来制定学校顶岗实习管理制度

高职院校培养的是能够直接应用于社会的高素质技术型人才,所以有必要去了解企业发展的实际需要,有必要按照企业的管理模式去培养学生。企业发展的根本因素是企业是否具有优秀的企业文化,学生进入企业所接受的第一项工作也是熟悉并认同企业文化。高职院校的学生在进行顶岗实习环节之前有必要先去了解一些企业文化,看是否与自己的思想相吻合,自己是否能够接受这个企业文化。学生一旦进入企业实习,必须有相应的企业技术人员作为指导老师“拉帮带”,学生的实习效果与这位指源于:论文例文www.618jyw.com
导老师的绩效工资相挂钩,效果好加倍奖励,效果不好加倍扣除。这部分资金有学校和企业共同承担,以提高企业参与积极性。此外,学校和企业有必要共同成立一个监督小组,负责对学生顶岗实习环节的检查工作。对实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解决,并随时了解学生的实习实际情况,以及时调整学生实习计划。

2.学校的课程设计要为顶岗实习提前做准备

顶岗实习与实际工作区别不大,学生在进行顶岗实习之前,有必要学习一些与实习有关的课程。学校和企业联合开发制定一些能够满足实际需要,能够贴近实际工作内容的项目课程,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够参与到与实习内容相差不大的项目中。学生在完成这些项目的过程中,在老师和企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自我学习、自我突破,不仅学到了相关的技术知识,还实际参与了技术的应用。实际上,这个过程就是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学习的过程,对于相关的理论知识能够更为深入的理解与把握。不同的专业所设定的项目课程内容也不同,学校与企业要保证所指定的项目课程能够满足该专业的培养需求。

3.校企双方增强沟通互信,共同完善顶岗实习

高职院校的招生规模与专业设置应该与重点合作企业发展规划以及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校方要多与企业进行沟通,多到企业去考察,要保证学校现行的培养计划与企业的发展相一致,根据这个计划能够培养出企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而企业也要多去学校进行宣传,让学生能够提前了解企业的发展规划以及企业文化,这样不仅能够为企业找到更适合的人才,还能够帮助学校学生尽早明确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学校和企业要共同监督学生的顶岗实习过程,保证学生通过该环节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
校企合作已经成为高职院校发展的重要形式,顶岗实习也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环节。高职院校学生通过顶岗实习来提前了解实际工作环境,了解企业文化,提高实际应用技术技能,企业也能够通过这一环节来找寻自身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只有校企双方共同管理,共同监督,不断完善顶岗实习制度,才能够达到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赢的效果。
参考文献:
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M].合肥:安徽教肓出版社,1995.
雷正光.德国双元制教学模式初探[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1992.
[3]匡瑛.比较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与变革[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4]陈解放.合作教育的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实践:学习与工作相结合教育模式研究[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5]刘平,张炼.产学研合作教育概论[M].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7.
[6]方德英.校企合作创新——博弈·演化与对策[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
[7]周建松,谢峰.开放合作办学模式研究与实践——高等职业院校[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