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高效开展“合作学习”打造高效课堂

更新时间:2024-01-31 点赞:19412 浏览:8467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提高教学效率打造高效课堂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合作学习"是高效课堂的一种有效模式。一年多的教改实践我收获颇多。"合作学习"不是简单的学生分组讨论,而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包括合作小组的建立、导学案的设计、合作学习小组组员的量化考评、合作学习小组的量化考评、"合作学习"在课中的具体实施、课后的总结反思等内容。
【关键词】合作学习 课堂效率 优化 考评 传统教学

1.实施"合作学习"的动机

随着城镇化脚步的加快,农村学校的生源不断下降;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心的浮躁,很多同学对成绩的好坏无所谓,学习上缺乏主动性,缺乏热情。教师讲学生听的满堂灌的传统课堂模式根本无法调动全班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差的那部分同学容易走神,总在"思考人生",有的干脆睡觉。
为了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从2012学年第一学期开始采用了"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模式。一个学期下来后对学生做了一个调查,发现同学们对目前的教学模式具有较高的认同感。

2.实施"合作学习"的准备工作

2.1 分组

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把学生分成ABC三个等级,每个等级的人数为18人(我校目前为55人一个班)。按照异质搭配,同质结对的分组原则将学生分成9组,每组6人,其中2人为A等,两人为B等,两人为C等。每组挑选一个强势的、热情的同学出任组长。

2.2 排座位

由于班级人数多,每班有54或55人,因此要排出合理的座位确实有点困难。座位的排定即要有利于学生间的讨论,又要有利于学生观看黑板,还要能体现各小组的公平竞争。实践可知下面的座位是目前最科学合理的。
优点:整个教室显得整洁有序;小组相对固定,便于平时的交流,小组合作显得无处不在,团队精神更能体现;便于组长的管理,便于收发作业。
2.3 建立组织架构,构建团队文化,明确责任目标,确立帮扶关系,制订激励机制和惩罚措施
为了便于管理"合作学习"小组,必须建立组织构架。我目前采用的组织构架是:任课教师课代表小组长组员。为了增强小组成员的团结协作精神,要求各小组构建本小组的团队文化。为了加强各小组的相互竞争还必须要制订一系列具有可操作性的考评制度。制度内容既有课堂表现,又有交作业情况。既有平时测验考核,又有期中期末考核。既有小组团队的考核又有小组成员的考核。

2.3.1 对合作学习小组的奖惩办法(由教师和课代表评定,课代表登记)

作业量化 作业本、试卷叠不整齐的小组-1,作业交不齐的小组-1,作业认真的小组+1。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互帮互学量化 自主学习认真+1,合作探究积极认真+1,组内相互帮助氛围好+1,积极参与课堂展示且效果良好+1。
考试成绩的量化 小组的成绩按下列规则打分:期中、期末、阶段考平均分成绩按名次排,平均分超过年级平均分的+3,超过平行普通班最好班级的平均分+5,超过实验班平均分的+10(不重复计算,就高不就低);期中、期末、阶段考成绩的名次分计算:进入年级260名的+3×人数,进入年级200名的+4×人数,进入年级100名的+5×人数,进入年级50名+6×人数,进入年级10名+8×人数,年级第一名+10(不重复计算)。名次进步300名及以上的+6×人数,名次进步200名及以上的+4×人数, 名次进步100名及以上的+3×人数,进步50及以上的+2×人数,进步50名以内+1×人数(不重复计算)。成绩进步分以前一次的大考成绩为基准,以小组成员在年级段的名次为参照。

2.3.2 小组成员量化评分细则(由教师和组长考评,组长登记)

作业本、试卷叠不整齐的同学-1,作业交不起来的同学-1,抄作业的同学-1,作业认真的同学+1(教师打分)。自主学习认真的同学+1,合作探究积极参与的成员+1,积极参与个人展示的同学+1。根据考试成绩的贡献率加分:超班级平均分+1,超年级平均分+2,超平行普通班最好班级的评均分+3,超实验班平均分+4(不重复计算)。期中、期末、阶段考除平均分外还要评价年级名次和进步名次:进入年级260名的+1,进入年级200名的+2,进入年级100名的+3,进入年级50名+4,进入年级10名+5,年级第一名+6(不重复计算)。名次进步100名及以上的+5,进步50及以上的+3,进步50名以内+2(不重复计算)。晚读听写对一道题+1,错一道题-1,合计后得总分。

2.4 激励机制的制订

人是需要赞美的、鼓励的、鞭策的。期中期末各评比一次,并且利用班会活动课召开隆重的表彰大会。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并让获奖者发表获奖感言。从而形成一种良性循环,让每一个同学都积极投入到合作学习的大潮中去。
附:各类先进评选表

一、合作学习小组得分及名次

二、各合作学习小组的最优组员

2.5 实施"合作学习"的抓手-导学案

导学案要围绕《课程标准》《学科指导意见》设计学习目标;围绕教材内容设计紧贴课本的课前预习内容;根据教材的重难点设计有层次梯度的课中合作探究问题;针对合作探究问题设计课堂检测和课后巩固练习;围绕教学程序设计合理的教学环节。导学案要明确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容和大致时间,合作探究问题一定要具有层次性,要能够触类旁通。

3.课中实施"合作学习"

"磨刀不误砍柴工",前面的一切准备都是为了这短短的45分钟。是不是高效课堂就要看教师和学生的课前准备,就要看教师的智慧和学生的热情了。如果学源于:论文网站大全www.618jyw.com
生课前准备不充分,学生的合作讨论就要打折扣,课堂内容就完不成,甚至又回到老师一讲到底的老路。老师课前准备不充分,学生讨论就陷入浅层次,学生的思维就可能打不开,甚至会使学生无所事事。课堂的重点应该放在合作讨论和交流展示。在合作讨论阶段教师要在教室巡视,以便能及时解答各小组提出的问题。在交流展示阶段要激励学生积极发言,特别是鼓励那些不善言辞的同学参与,使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快乐!同时给优秀的小组及时加分。最后最后要能留5-10分钟时间进行学习效果的检测。

4.课后反思

为了及时了解"合作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必须及时反思、及时修正。这样才能使这种教学模式更加完善、更加高效。那么反思什么?反思目标完成情况与效果;反思教学流程的合理性;导学案设计的科学性等等。怎样反思?讲得失说感悟;写反思笔记。
经过一年的教改实践,发现在实施"合作学习"的过程中通常存在着一下问题。这些问题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

4.1 导学案的设计需要更加精细不断完善

对合作探究的用时把握不到位,经常造成虎头蛇尾的现象,完成不了教学目标。

4.2 问题的设计的层次性不够强,有时造成学生无所适从。

4.3 课前预习工作做不好

由于学生作业多,因此,学生对预习作业敷衍了事,书本没有认真阅读就随意填写答案。有些学生预习习惯差,惰性思想重,对预习作业不在乎。从而影响了教学进程和教学质量。

4.4 部分学生不善于参与讨论,甚至不愿意参与讨论。还有少部分学生借讨论之名聊天。

4.5 对小组成员以及小组的考评不够及时。

4.6 与各小组长的交流太少,对小组长的激励不够及时

因此不能充分调动小组长的积极性,不能及时把握小组成员的学习动态。
我想只要克服上述不足,"合作学习"课堂模式必定能够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学效率,锻炼学生的能力。
参考文献
《化解教育千千结——打造高效课堂 追求教育成功》金太阳教育柏成刚
《新课程教材特点与教法》上海市特级教师 庄起黎
[3] 《基于课堂改进的教师专业发展》上海市特级教师 教育专家 金辉
[4] 《基于问题研究展开课堂教学》上海市特级教师 娄维义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