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中小学教师如何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如何

更新时间:2024-01-25 点赞:6597 浏览:1972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素质”,《辞海》定义为:⑴人的生理上原来的特点;⑵事物本来的性质;⑶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基本条件。1997年《全面素质教育手册》指出:素质就是人从事活动前所具有的较为稳定的,较为内在的,较为基本的那些品质。是人的先天的自然性与后天的社会性的一系列基本特点与品质的综合。也就是说人在自然化与社会化的同时发展中,形成的一系列生理的、心理的和社会的相对稳定的特性,就是素质。它包括生理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思想政治素质等。
教师,教化别人的人应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呢?
教师应是受过专门教育和训练,在学校中向学生传递人类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体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学生高尚审美情趣,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社会所需要的专业人才。教师要起到传授知识,传承文明的作用,因此就应该是学识渊博、道德高尚、积极向上、理智、稳重的典范。
针对教师应具备的素质来观照现在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我们不难发现诸多问题:

一、教师来源

十年,造成我国人才紧缺,我们总试图找到一种多快好省的方法,批量的、迅速地培养人才。为了“多出人才、快出人才”,从初中直接招收了很多学生进入师范学校学习,就读三年即为人之师。“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又怎会出“好人才”?这本来就是一对矛盾。事实证明,人才培养,远远没有那么简单。况且师范三年压力不大,很多学生不学无术,三年读完也仅是初中水平。这样的人走上讲台,学识何谈“渊博”?而这一部分人正是现在农村中小学教师的主力军。虽然通过后天努力,多数取得了专科或本科学历,然在工作中能成为优秀者,也不过凤毛麟角。
另一类则是上了高中后由于种种因素不得已上了师范专科院校的(也有极少数上本科院校的),但只要能上别的院校的,基本上不会上师范院校,此类教师知识虽有一定的系统性,然深度仍有所欠缺。
以上两类人员,除了考查之外(甚至有的没获得),其他诸如身体素质、道德品质、心理素质等则毫无考查)。
此外,还有一些初中毕业没有考上任何一类学校的学生,以代课教师身份进入教师队伍。学识更谈不上渊博,其他更无从知道。更为奇怪的是,一部分是非师范类中专或专科学生,因其所学专业难以分配工作,于是,也以“支教”之名走进教师行列。农村中小学教师来源如此之杂、门槛如此之低,可谓是良莠不齐,却要求其整体素质达到一定高度,实在是不可能的。

二、教师专业

专业指的是高等学校的一个系里或中等专业学校里,根据科学分工或生产部门的分工把学业分成的门类。
师范学校里,科目繁多,博而不精,广而不专。学习过程中,几乎没有涉及对古代及国外教育家的了解,也没有涉及古代及国外的一些良好的教育教学方法,对现代教育教学方法的了解也是极其粗浅。教语文的教师,古代、现当代文学,古代汉语知识、训诂学等基本没有接触,心理学、教育学知识极其粗浅,没有了专业,更谈不上专业化的强弱,很多教师基本要靠教学参考书进行教学,因为知识贫乏导致理解肤浅,根本不能对文本作深入研读,在教学中又如何去引领学生深入学习呢。摘自:写毕业论文经典的网站www.618jyw.com
教师的非专业化,致使学生厌学,许多问题学生流入社会,对社会造成极大危害。现在有多少学生是真正因贫困失学?至少说不是多数,真正占多数的辍学原因,是学生失去学习兴趣。毫无疑问,这与我们的教育有很大关系,与教师有直接关系。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缺乏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怎能培养出优秀人才呢?特级教师段泰宇认为,学生的学是关键。但如果没有教师的引导和激发,学生又怎会有学习兴趣。所谓教学,原本就是教与学的统一。社会是渴望优秀教师的,一个教师要教若干学生,终会遇到好的学生,而学生又能有几人遇到一位好老师?近年来,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争论不休,其实,空谈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是没有意义的,且不说在农村中小学,很多教师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素质教育,即便知道,也没有意义。关键还是教师,一位品德高尚、知识渊博、教学艺术高超的教师,他所教学生无论是文化还是思想素质都普遍较高,又何惧考试呢?

三、教师的意识

很多教师,特别是农村中小学教师,学习意识较差,很少主动学习。原本知识水平就不高,又不善于学习,仅凭几本教师用书去教学生,那是教不出好学生的。西方白领阶层流行这样一条知识折旧定律:“一年不学习,你所拥有的全部知识就会折旧80%”。作为教师,用原有的还不健全的知识,去教现代的学生适应未来的社会,这是不可能的。一些从事其他职业的人,如有的驾驶员会有书在驾驶室,有的店员会有书在店铺,而教师却没有书在办公室书桌上。记得一次与一位干警交谈,谈起《红楼梦》,他谈得兴致甚浓;谈起现代社会上的一些流行语,他亦能娓娓道来。可在学校里,与教师交谈,说到这些,很多教师莫名其妙,根本无法交谈。
教师围墙意识较重。参加工作以后,基本上就居于校园之内,很少外出,至少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与社会接触甚少,基本不懂社会发展,不懂人情世故,因此就会形成一种特殊的性格:在背后专门挑社会的毛病,骂当权者的不是。很难形成对社会的正确认识,很难做到“与村夫交谈而不变恭谦之态,与王侯散步而不露诌媚之色”。与社会的隔绝,致使很多教师思想狭隘偏激,社会知识也十分匮乏,办事缺乏时代感,教书育人更是缺少鲜活的东西。
那么,如何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呢?

一、解决教师待遇,从根本上促使教师提高自身素质

待遇的高低,对行业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现在若干行业都在高薪招聘高素质人才,若干高素质人才也纷纷竞聘,以此,不难看到待遇对人才的吸引。行业待遇好,很多人从学生时代就会心生向往,众多的人参与竞争,无疑就可以好中选优。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教师的待遇实在太低,工资待遇排世界第170位,而社会地位则排在了世界倒数第二位。发达国家如美国,一位普通初级中学教师的年工资一九九七年时为四万零一百美元,是其他行业平均工资的2.2倍。而且美国的教师并没有太多的考核,如果要辞退就一个条件:工龄最短的。然而,教师们在没有太多考核下却能十分敬业,就说明一点,教师个人素质过关。足以说明,优厚的待遇确能吸引优秀的人才。 就发展中国家而言,如孟加拉国,教师的工资是国家公务员的四倍。一个新教师,在你初当教师的时候,你就会得到一辆高档轿车及一幢别墅。没有高素质的教师,无论教育如何改革,课改也好,教改也罢,考改更是隔靴搔痒,教育都很难有起色,因为这些形式的变化无法解决根本问题。我校建校之初仅十五位教师,学历基本是专科及以上,大多数是昆明师范院校毕业,还有两位云大毕业,一位是中法大学毕业。这些老师后来个人发展突出,当时在没有多少考核制度约束的情况下,他们的教育教学成绩显著。可见,高素质的教师决定着高质量的教育。高质量的教育就可能促进社会的协调发展。因此,说教师身系国家未来,一点不过。在现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仅凭几句口号是苍白乏力的,要想教育行业吸纳并留住更多优秀人才,提高教师待遇,可谓势在必行。所谓校点撤并,是为整合优势教育资源。真正优势资源是什么,是值得思考的。

二、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学水平

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应建立规范的培训制度,改革培训模式,让培训真正提高教师素质。现在的培训方式通常为两种:一是院校式培训;二是校本培训。院校式培训即“继续教育”,教师主要目的是拿到学分,以求过关。培训老师在讲台上只顾讲,而且更多的是书本知识,过于笼统化、抽象化,缺乏个性化、实践化。校本培训则更多的是走过场和形式,为了应付上级检查而虚做材料,很少落于实处,没有收到应有的培训效果。
教师培训追求的是“有效”。根据经验,院校式培训应该作为主要的培训模式。而且要体现长期性、个性化、针对性。同时也可分为两个部分,一是针对知识更新的培训,一是针对教学方法改进的培训。有的老师认为知识没有问题,主要是教学方法与教学艺术,其实不然。特别是知识的更新。没有知识作支撑的教学,那是无米之炊,教学起来必然力不从心,捉襟见肘。

三、合理流动,动中求稳

教师队伍的稳定不能靠(下转第10页)(上接第9页)
单一的行政手段,况且一味求稳也会造成负面效应,教师工作积极性就会下降。“问渠那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美国的教师也强调稳定,如果你要求到新的学校任教,你的工资就得从头开始算起。有的愿意、有的不愿意。愿意者是感到在原学校工作不愉快,往往不会太多考虑工资待遇。而我们采用的是行政手段,无论乐意不乐意,必须原地待命。致使校际之间发展极不平衡,好学校与欠佳的学校形成巨大贫富差距。教师对好学校趋之若鹜,无疑造成教师队伍的不稳定。形成既要求稳定,又从实际上创造了不稳定的局面,这种表象化的稳定,对学校的发展,势必会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各级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应改变当前不合理的教师流动方式,制定出相对合理的教师流动方案,这样才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积极性,也有利于教师队伍的稳定,从而有利教育的发展。
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这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重道远的工程,它需要各级政府部门、各级教育部门更多思考和努力及社会各界共同关注、参与才能逐步得以解决。
(作者单位:655813云南省罗平县马街镇第一中学)摘自:毕业论文格式下载www.618jyw.com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