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课堂教学试谈新课程背景下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观念和行为改变生

更新时间:2024-02-22 点赞:19165 浏览:7695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当前,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在新课标和新课程背景下,思想政治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面临很多新的问题,如何转变课堂教学的观念和行为,帮助学生增强学生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和自强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达到知识、能力和情感和价值观相统一的“三维”目标,是政治教师面临的新课题。本文旨在探索思想政治课教师如何实现课堂教学观念和行为的转变,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师生共同发展。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教学理念;行为;转变;目标

一、明确思想政治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和要求

新的高中政治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中提出:“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摘自:本科生毕业论文范文www.618jyw.com
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和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块。”新的教学观认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它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过程中学习,使学生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它把教学本质定位为交往,是对教学过程的正本清源。认为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师生之间通过交往、沟通、合作、互动的方式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二、政治教学面临的新形势

由于当今社会变化来得巨大而又迅猛,结果社会的影响作用迅速增长,而大众传播媒介的作用又良莠混杂,使一些不谙世事的学生容易受到诸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消极性影响。学生们已经形成或正在形成许多“先入为主”的观念。他们不是在被动地接受教育,尽管年轻学生的可塑性很大,但他们的自主意识也在不断增强。正因为如此,在教学过程中,他们会对所学知识作出自己的理解和反应,结果出现了一些片面的、似是而非的甚至是错误的认识,乃至表现出对教学的“逆反心理”。而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唱“主角”,使教学与生活脱节、与学生实际脱节,忽视了学生学习潜能的开发,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忽视了真理形成的过程教学。导致学生学不深、学不透、学不懂,甚至不会运用学到的原理去解决实际问题。所以在当前改革开放的社会大环境下,政治课教学如何适应社会变化的新形势,是我们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必须认真探索,着力解决的新课题。

三、转变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观念和行为

1.更新教学理念

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多年的应试教育,使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都受到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传统的课堂是封闭式的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不仅与当前世界教育改革的潮流脱节,而且与学生的身心特点、成长规律及生活实际相违背,严重地制约了教育的发展,影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素养的提高。新课程下,作为一个政治教师,要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思想表现,以加强政治课教学的针对性;要研究当前学生的主体意识、自我意识增强而更加务实的特点,改变传统教学以本为本、以纲为纲、从概念到概念的注入式教学方式,变成一种促进学生成为教学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唱“主角”,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探索性学习的开放式教学方式。

2.转变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传统的教学活动中,老师的“教”是中心。教代替了学,学生是被教会,而不是自己学会。这样的教学,要想培养学生的素养和能力,要想使他们成为具有独特个性和创新意识的人才是不可想象的。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沟通,是互动,是交往,是合作。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积极、大胆地投入到课堂教学氛围中来,成为课堂教学中真正的主体,而教师只需扮演参与者、引导者的角色,在生动活泼、富有情趣的课堂教学氛围中,激发学生强烈的探求知识的。在学习方式上,我尝试过让学生参与课文的板书设计、单元试题的命题、辩论主题的设计、组织辩论赛、课堂小结、时政热点的点评等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地投身到教学过程中来,达到自主学习、掌握知识、发展能力、促进自身主体性发展的目的,更有利于培养出有独立思考能力,有创新精神,有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人才,符合新课标的要求。

3.树立“人本意识”的教育态度,定位教师角色

长期以来,教师更多地把自己定位在管理者和控制者,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主体地位难以得到保证,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关系难以建立。为此,教师要成为师生良好互动环境的创造者,交流机会的提供者,积极互动的组织者,学生发展的支持者、帮助者、指导者、促进者。只有在课堂上让师生之间保持平等的互动交往,建立起师生之间沟通的绿色通道,才会有教与学之间的宽松、、和谐的氛围。政治课教学在素质教育中有着特殊的地位,衡量它的效果最终的尺度是培养德才兼备的新人。高中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多变性、可塑性强是这个时期学生的显著特点。我们学生在接受教师正面教育的同时,会受一些消极因素的干扰,产生一些抵触的情绪。当出现这些情况时,我们教师一定要耐心,切忌动辄训人,对学生一时模糊认识要分析、宽容、关心并谅解,当然也不可以迁就,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要在“知、情、行、意”上下工夫,设法引导学生分清是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参考文献】
胡泽洪主编《思想政治》(广东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学科教师培训系列教材)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
广东教育厅教研室编《高中新课程思想政治优秀教学设计与案例》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龚春燕,林允舒,杨勇变编著《魏书生教育教学艺术》第一卷,漓江出版社,2005年第三次印刷
[4]刘捷著《专业化:挑战21世纪的教师》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5]高中新课程通识性培训丛书编写组编写《高中新课程教学改革》内蒙古出版社,2004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